节点文献
强化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加强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的教学的重要追求。身为一线老师,我们应该从浓厚兴趣的培养开始,强化操作,创建高效快乐课堂,让学生实践操作得到更多有效机会。
关键字:小学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互联网+”战略,而信息技术已成为时代的象征。当然,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当今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个人信息技术的能力非常重要,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限制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此要求的应有水平。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处理、筛选和应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却在我们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有些忽略。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接下来,我将结合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谈谈农村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教学状况
农村学校的微机室中的计算机数量非常有限,较大的学校有两个计算机室,而一般就只有大约30到50台计算机。很多时候,学生上课,计算机供不应求。在某些学校中,设备相对较旧,后期维护无法跟上,导致可以正常使用的设备甚至更少。另外,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不多,许多学校和教师使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周课时安排不多,每周只有一个课时。再加上,父母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认识有限,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照顾他们的大多的是公公婆婆或外公外婆,而这些老年人对信息技术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培养其技能了。可以说,现在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是从使用手机在访问Internet,对信息技术了解甚少。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农村学校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有利于我们加强培养。
二、强化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必要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身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更加新颖、生动、活跃性更强。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对计算机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教师的给出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自己的探索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灵活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可抓住小学生好动好竞争和好奇的特征,寓教于乐,融于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室中使用经典故事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喜欢听感人的故事,他们很容易被直观、生动,形式新颖和丰富多彩的事物所吸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教学兴趣。例如,示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例展示法和活动竞赛法都更加有效。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针对这一特征,我们可指导学生手动进行操作,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中的实践技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制定学习和休息时间表”的知识时,很难保证仅依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教学示范,来确保学生能学会“学习和休息时间表”的制定。有的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可以彻底掌握制定休息时间表的方法和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达到了操作效果,却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才能植根于学生的思想并形成长期记忆,进而促成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有效地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三)打造快乐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课堂是保证学生良好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沃土。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打造快乐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时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创新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互动,与教师共同打造快乐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1.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必要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了解课本,认真分析学业状况,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2.高效的课堂学习需要使学生“动”起来,并要使他们的手和脑时时保持高效率的参与,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经验和知识,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
3.加强激励评价。通过评价和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创造性的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果有不足之处,还应给一些学生以鼓励的评价,以便进行更多的交流。
总之,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那么我们就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方式,努力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逐步缩小差距,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升的策略[J].基础教育,2015年。
[2]郑梅,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19年。
关键字:小学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互联网+”战略,而信息技术已成为时代的象征。当然,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当今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个人信息技术的能力非常重要,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限制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此要求的应有水平。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处理、筛选和应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却在我们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有些忽略。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接下来,我将结合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谈谈农村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教学状况
农村学校的微机室中的计算机数量非常有限,较大的学校有两个计算机室,而一般就只有大约30到50台计算机。很多时候,学生上课,计算机供不应求。在某些学校中,设备相对较旧,后期维护无法跟上,导致可以正常使用的设备甚至更少。另外,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不多,许多学校和教师使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周课时安排不多,每周只有一个课时。再加上,父母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认识有限,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照顾他们的大多的是公公婆婆或外公外婆,而这些老年人对信息技术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培养其技能了。可以说,现在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是从使用手机在访问Internet,对信息技术了解甚少。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农村学校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有利于我们加强培养。
二、强化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必要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身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更加新颖、生动、活跃性更强。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对计算机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教师的给出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自己的探索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灵活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可抓住小学生好动好竞争和好奇的特征,寓教于乐,融于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室中使用经典故事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喜欢听感人的故事,他们很容易被直观、生动,形式新颖和丰富多彩的事物所吸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教学兴趣。例如,示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例展示法和活动竞赛法都更加有效。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针对这一特征,我们可指导学生手动进行操作,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中的实践技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制定学习和休息时间表”的知识时,很难保证仅依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教学示范,来确保学生能学会“学习和休息时间表”的制定。有的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可以彻底掌握制定休息时间表的方法和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达到了操作效果,却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才能植根于学生的思想并形成长期记忆,进而促成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有效地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三)打造快乐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课堂是保证学生良好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沃土。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打造快乐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时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创新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互动,与教师共同打造快乐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1.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必要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了解课本,认真分析学业状况,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2.高效的课堂学习需要使学生“动”起来,并要使他们的手和脑时时保持高效率的参与,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经验和知识,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
3.加强激励评价。通过评价和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创造性的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果有不足之处,还应给一些学生以鼓励的评价,以便进行更多的交流。
总之,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那么我们就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方式,努力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逐步缩小差距,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升的策略[J].基础教育,2015年。
[2]郑梅,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19年。
- 【发布时间】2020/8/12 18:29:06
- 【点击频次】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