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 刘小涵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3-6岁的幼儿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期间他们的语言功能也迅速发展,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幼儿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培养他们发音的学习和口语表的表达。那么我们,我们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口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幼儿口语能力的提高。由于幼儿还没有掌握较为全面的表达语言,他们认识周围环境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时他们与成人、同伴的交流都离不开口语表达,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幼儿的活动与发展,甚至决定着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可见口语表达能力对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想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冬天,下雪了,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看雪景,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巧用“讨论法”,促进幼儿表达能力
  真理是在争辩中发现的,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某一问题开展讨论,发表观点,这种讨论法教学,更符合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更能激发幼儿抢着发言、准确表述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在讨论中不断增加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敞开心扉,产生共鸣。这样,在讨论的教学氛围中,既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幼儿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幼儿受益终身。
  三、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家庭是他们从小生长的生活环境,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等都深受家庭的影响。国外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用“白板说”形容儿童时期的教育,他认为幼儿单纯的就像一张白板,成人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儿童就会变成什么样。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儿童语言行为的习得主要靠父母的教授和示范;即使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后,也有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有些父母可能由于自身学历的限制,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理念。甚至有的父母普通话不够标准,因而教得孩子一口的方言。因此,家长要注意,在工作之余,尽量多充电,让自己跟随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家长可以通过购买童话故事书和孩子一起阅读,或者为孩子进行睡前讲故事的活动,达到和孩子语言交流的目的。孩子在听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本身就是语言信息获取的过程,通过聚精会神地听故事一方面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一方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刺激孩子的想象,引起孩子的参与或者发问。因此,家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这不是家长单独讲述的活动,而是由孩子参与的一种互动活动,家长要积极促进孩子的参与,鼓励孩子参与故事的讲述或者提问,从而培养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由于幼儿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情景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作出应答,解决矛盾。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我们要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
  1.利用跨年龄段进行交往活动
  当幼儿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时,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游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模仿社会活动的需要了。我们就开展了大带小活动,让大班孩子带小班弟弟妹妹在幼儿园内自由活动,带着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介绍自己的班级和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由于是不同年龄孩子在一起交往,大班孩子感到责任重大,通过交往中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小班孩子与大孩子交往相处中感受到了哥哥姐姐关心的温暖,相互间都觉得特别有趣和有新鲜感。这样活动既体验了交往的乐趣,又提高了语言交往的能力。
  2.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
  谈话是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活动。开展谈话活动能较好地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自由交谈让幼儿讲话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晨间谈话向幼儿提出话题,让幼儿自由交谈。如有什么感兴趣的动画片;周末遇到哪些有趣的事等;组织幼儿散步,引导他们自由交谈,春天花草树木有哪些变化,说说草丛的小昆虫动态等。此外,我们重视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参观“费俊龙叔叔展览馆”后,便围绕“英雄展览馆”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把所看到的、听到的相互讲给同伴听……在自由交谈中,幼儿的语言一次次得到了锻炼,在原有水平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在积极评价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储存于大脑的语言,故事展示出来,是幼儿无意识的行为,几乎每一个幼儿都有这种表现欲望,而且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赢得老师、父母首肯和同龄人的赞许。成就感永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最大支持力,教师经常提供一些方式,让幼儿体验成功,如引导幼儿把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故事讲给朋友听,或者讲熟悉的故事时,故意把故事的情节讲错,让幼儿进行纠正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成功,加深记忆,加强理解,促进很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老师在评价幼儿的时候应讲究语言艺术,不要由于一句话而扼杀了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应该以鼓励为主,哪怕是取得了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以便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调动其内因,让幼儿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去进步。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抓住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幼儿的口语表达,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才能让孩子体会到语言表达的快乐。
  • 【发布时间】2020/8/12 18:30:08
  • 【点击频次】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