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班主任在信息时代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作者】 覃秀翻

【机构】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家访工作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好方式之一,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方法,是学校教师与家长联系与沟通的桥梁。虽然现在的通讯手段先进了,老师与家长联系便利了,但这仍代替不了家访工作。通过班主任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把问题谈的更清楚,更明白。在教育过程中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家访工作情有独钟,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重要性;方法策略;注意的问题
  一、家访工作的重要性
  1、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各不相同。只有通过家访,老师才能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
  2、目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家庭教溺爱、袒护,有的家庭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对孩子要求过高,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3、由于实行双休日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课余时间大大增多。而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而出现了部分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
  4、现在正处于信息时代,有的学生在电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上网聊天、上网打游戏等,甚至有的学生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二、家访工作的方法策略
  1、真心沟通。
  近年来,受社会影响,教师家访逐渐减少了。有些教师热衷于电话、短信和家长联系,更有一些教师对家长也用教育学生的口气。家长十分反感这种做法。进行家访,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长愿意把心里话、真心话跟教师说,教育产生了一致性。只要你是真心为孩子的成长进步着想,和家长真心交流。你的家访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欢迎。
  2、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
  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又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要以表扬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学生某个方面的的缺点,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师和家长交流要会幽默,在交流时说话要有分寸。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3、注意信息反馈。
  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把家长对学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4、持续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家访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注意家访的持续性。同时,对单亲家庭或留守家庭孩子的家访作为重点。当今时代,单亲家庭给许多的孩子带来了无尽的伤害。这些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或多或少的留有遗憾、痛苦和无奈。能给学生一点关爱,从而减轻学生那残缺家庭带给他的伤害,这是我们老师的愿望。
  三、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全面了解学生和学生家庭。
  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都了如指掌。在家访时信手拈来,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很关心学生,从而拉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便于更好的交谈。
  教师在初次家访前,要事先了解该生家庭主要成员、家庭详细地址等情况。对特殊家庭的家访更要留心,比如走访单亲家庭,如果教师没弄清楚,冷不丁冒出一句“您爱人还没下班”之类的话,会令家长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家访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要提前预约,并选择适当的时间。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时间。如盲目家访,家长不在家,会白白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家访时,最好选择在放学后和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不仅能聆听到老师与家长谈话的内容,消除过去那家访就是告状的观念,又能让学生当着老师与家长的面说说心里话,从而增强家访效果。
  3、家访应形成制度,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4、不要对后进生的家长流露出厌烦情绪,要有耐心。
  5、教师家访时要注重仪表、谈吐,不要接受家长的礼物。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人们对教师予以极大的尊重与信任,社会要求教师做人之模范。因此,教师在家访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有损人民教师的形象
  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可能会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否则,不仅会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下次家访,同时会给学生留下教师不廉洁从教的坏印象,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6、正视家访中的尴尬。
  家访中有时不受欢迎,家长态度冷漠,会让你感到尴尬。但情绪激动的家长当着老师的面打骂犯错误的学生。太热情的家长,他硬要拉你坐下来边喝边谈。要是你拒绝了人家,不免也会有失礼的嫌疑。这时候,你会感到留也不是,去也不是。热情归热情,但这酒还是不喝的好。
  7、家访后,注意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班主任老师可采用学生监督和老师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定时采取谈心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防止学生错误行为的反弹。
  实践证明,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和家庭三者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国忠.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5)
  [2]洪琦.浅谈班级管理[J].速读(上旬),2019(2)
  [3]乔孝辉.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J].读写算(教研版),2016(3)
  [4]丁永祥.家访是班级管理的润化剂[J].读与写,2019(4)
  • 【发布时间】2020/8/12 18:32:50
  • 【点击频次】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