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家长不仅仅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还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孩子成长,因此,家长就需要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孩子,孩子在园的家长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途径找一些比较针对性的方法。因此家长要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需要做出改变,在此,我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理解;陪伴;鼓励;赞扬
一、对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回到家没有同龄的玩伴,而父母也没有耐心去陪伴孩子,所以,在家里陪伴他们的就只有玩具、手机、电视等。绝大多数的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太闹腾,希望他们能安安静静的玩,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玩,他们现在对于游戏、玩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家长每次在他们活蹦乱跳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安静的坐下,这个时候孩子们只有看电视玩手机,慢慢的他们就会被网络上面精彩的动画片和好玩的手机游戏吸引。这个时候家长就又会说:“不要玩手机了,每天都只知道玩手机,玩多了手机对眼睛不好”。这个时候家长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们那么依赖电子产品,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是拿来陪孩子玩耍的,既然你们没有时间陪伴他们,那他们肯定会寻找替代你们陪伴他们的替代品啊,你们一次次的拒绝孩子想要和你们一起玩的需求,那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再需要你们的陪伴。
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小孩,平时在幼儿园是比较积极和聪明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是开KTV的,每天晚上都是工作很晚,白天就睡觉,那个孩子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只有周末的时候他才去KTV和爸爸妈妈一起,有好几次他都跟我说他好久没见过爸爸妈妈了。有一次,我在街上碰到了那个孩子的妈妈,他妈妈跟我诉苦,说孩子在家一点都不听他奶奶的话,每天晚上玩电脑玩到十一二点都不睡觉,早上又很晚都起不来,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就问了问那个妈妈,他们好久没见过孩子了。那个妈妈说已经好几天没见到过了,一般他们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早上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还在睡觉。我就对家长说,孩子那么晚不睡觉是不是在等你们,你都说了好几天没见过孩子了,那他肯定是想你们了,他那么晚睡就是想在睡前看看你们。我讲完以后看到孩子的妈妈也是一脸的无奈,其实也是,谁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久没见过孩子,父母也想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父母不得不去挣钱,可是家长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再不陪陪孩子,孩子就长大了。
二、 对孩子多一分理解,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父母想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去看看幼儿卫生学和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只要孩子听自己的话就是一个好孩子,只要自己觉得对的事孩子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要不然就是不听话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家长们不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搞破坏,殊不知,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也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去做,也许他们会给你们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成长的经验。如果家长们一味的束缚孩子,只会让他们变成孩子奴,也会让孩子错失真正的自我。
三、 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遇到的小问题
在小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人帮助解决的,久而久之,孩子就缺乏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要依赖别人帮助自己解决。其实,很多人会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也是从小养成的,一般家长都觉得孩子还小,他们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就让孩子们觉得很多事情的对错都是以父母的定义来判断。往往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
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他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每次他都喜欢去“惹”别人,“惹”了别人又玩不赢他们,然后他就会哭,就会来告诉老师,有小朋友打了他,因为每次我都注意观察了他们玩,我就知道他和小朋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知道别的小朋友不是打了他,只是在和他一起玩,所以,每次他来告诉我有小朋友打他,我都会反问他:别人是打了你还是和你一起玩,自己去“惹”别人没有。每次问了他以后他都会不说话就自己坐到座位上去了。可是第二天的时候,孩子的奶奶就来找到我,说他的孙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打到胸口很疼。当时我很吃惊,我就告诉那个奶奶,昨天他们发生的事我看到了的,并不是别人打了他,而是他自己在哪里玩,玩不过别人而已。那个奶奶明显是不相信我说的话,她就走过去骂他孙子旁边的几个孩子,还警告他们不准谁再打她孙子了。那个小男孩看到自己的奶奶骂小朋友自己就吓哭了,他奶奶看到他哭了以后马上就去抱着他,让他不要再哭了,然后他也跟着孙子一起哭。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时,顿时我就生气了,我过去让家长不要这样,注意一下场合,可家长根本不听我的,我只有请家长出教室了,让她自己回去冷静冷静。后来我给那个孩子换了座位,家长就没有说什么了。奶奶对孙子的爱我理解,但这个奶奶这样我实在接受不了,这样对待孩子是害了孩子,就那孩子,做什么事都是我奶奶说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就连天气很热,他穿的很厚,汗水一直流,我叫他脱一件衣服,他却说我奶奶不准我脱衣服,说脱衣服会感冒的,直到最后他的衣服都没有脱掉。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爱都太沉重了,所谓的“爱”就是束缚孩子的自由,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你要相信他,放开手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孩的世界很多单纯,没有什么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所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遇到的问题也要自己去解决,家长们不要一味的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去参与他们的事情。
结语
当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引导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孩子们的自由,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不要以挣钱为借口不陪孩子,如果你们现在没时间陪孩子,那等你老了,还有理由让孩子多陪陪你们吗?要学会耐心对待幼儿,他们跟你们说话时一定要耐心的听完,并作出反应,不要轻易的去打断他们的谈话。也要多理解孩子,多鼓励赞扬他们。家长们,请正确的爱你们的孩子,爱但不要溺爱。
关键词:理解;陪伴;鼓励;赞扬
一、对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回到家没有同龄的玩伴,而父母也没有耐心去陪伴孩子,所以,在家里陪伴他们的就只有玩具、手机、电视等。绝大多数的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太闹腾,希望他们能安安静静的玩,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玩,他们现在对于游戏、玩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家长每次在他们活蹦乱跳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安静的坐下,这个时候孩子们只有看电视玩手机,慢慢的他们就会被网络上面精彩的动画片和好玩的手机游戏吸引。这个时候家长就又会说:“不要玩手机了,每天都只知道玩手机,玩多了手机对眼睛不好”。这个时候家长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们那么依赖电子产品,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是拿来陪孩子玩耍的,既然你们没有时间陪伴他们,那他们肯定会寻找替代你们陪伴他们的替代品啊,你们一次次的拒绝孩子想要和你们一起玩的需求,那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再需要你们的陪伴。
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小孩,平时在幼儿园是比较积极和聪明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是开KTV的,每天晚上都是工作很晚,白天就睡觉,那个孩子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只有周末的时候他才去KTV和爸爸妈妈一起,有好几次他都跟我说他好久没见过爸爸妈妈了。有一次,我在街上碰到了那个孩子的妈妈,他妈妈跟我诉苦,说孩子在家一点都不听他奶奶的话,每天晚上玩电脑玩到十一二点都不睡觉,早上又很晚都起不来,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就问了问那个妈妈,他们好久没见过孩子了。那个妈妈说已经好几天没见到过了,一般他们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早上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还在睡觉。我就对家长说,孩子那么晚不睡觉是不是在等你们,你都说了好几天没见过孩子了,那他肯定是想你们了,他那么晚睡就是想在睡前看看你们。我讲完以后看到孩子的妈妈也是一脸的无奈,其实也是,谁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久没见过孩子,父母也想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父母不得不去挣钱,可是家长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再不陪陪孩子,孩子就长大了。
二、 对孩子多一分理解,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父母想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去看看幼儿卫生学和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只要孩子听自己的话就是一个好孩子,只要自己觉得对的事孩子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要不然就是不听话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家长们不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搞破坏,殊不知,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也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去做,也许他们会给你们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成长的经验。如果家长们一味的束缚孩子,只会让他们变成孩子奴,也会让孩子错失真正的自我。
三、 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遇到的小问题
在小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人帮助解决的,久而久之,孩子就缺乏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要依赖别人帮助自己解决。其实,很多人会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也是从小养成的,一般家长都觉得孩子还小,他们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就让孩子们觉得很多事情的对错都是以父母的定义来判断。往往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
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他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每次他都喜欢去“惹”别人,“惹”了别人又玩不赢他们,然后他就会哭,就会来告诉老师,有小朋友打了他,因为每次我都注意观察了他们玩,我就知道他和小朋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知道别的小朋友不是打了他,只是在和他一起玩,所以,每次他来告诉我有小朋友打他,我都会反问他:别人是打了你还是和你一起玩,自己去“惹”别人没有。每次问了他以后他都会不说话就自己坐到座位上去了。可是第二天的时候,孩子的奶奶就来找到我,说他的孙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打到胸口很疼。当时我很吃惊,我就告诉那个奶奶,昨天他们发生的事我看到了的,并不是别人打了他,而是他自己在哪里玩,玩不过别人而已。那个奶奶明显是不相信我说的话,她就走过去骂他孙子旁边的几个孩子,还警告他们不准谁再打她孙子了。那个小男孩看到自己的奶奶骂小朋友自己就吓哭了,他奶奶看到他哭了以后马上就去抱着他,让他不要再哭了,然后他也跟着孙子一起哭。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时,顿时我就生气了,我过去让家长不要这样,注意一下场合,可家长根本不听我的,我只有请家长出教室了,让她自己回去冷静冷静。后来我给那个孩子换了座位,家长就没有说什么了。奶奶对孙子的爱我理解,但这个奶奶这样我实在接受不了,这样对待孩子是害了孩子,就那孩子,做什么事都是我奶奶说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就连天气很热,他穿的很厚,汗水一直流,我叫他脱一件衣服,他却说我奶奶不准我脱衣服,说脱衣服会感冒的,直到最后他的衣服都没有脱掉。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爱都太沉重了,所谓的“爱”就是束缚孩子的自由,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你要相信他,放开手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孩的世界很多单纯,没有什么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所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遇到的问题也要自己去解决,家长们不要一味的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去参与他们的事情。
结语
当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引导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孩子们的自由,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不要以挣钱为借口不陪孩子,如果你们现在没时间陪孩子,那等你老了,还有理由让孩子多陪陪你们吗?要学会耐心对待幼儿,他们跟你们说话时一定要耐心的听完,并作出反应,不要轻易的去打断他们的谈话。也要多理解孩子,多鼓励赞扬他们。家长们,请正确的爱你们的孩子,爱但不要溺爱。
- 【发布时间】2020/8/12 18:33:19
- 【点击频次】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