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标下的学生乐中作文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动力,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较为活跃的思维和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其在课堂中的大多数时间容易出现不认真听课等现象,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授课过程,还会对学生自身产生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文中固定的知识点以较为枯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反复、机械性地进行训练和记忆,从而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创造和发挥,使作文教学课堂环境变得压抑、无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第一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增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对于事物的观察力
兴趣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专注和认真听讲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写作的重要推动力。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不但对学生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写作的素材来源大部分是来自于作者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而在此过程中观察力的重要性是决定素材质量的关键元素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兴趣和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身边生活中去发现美好的事物:山川小溪、花草树木、蝴蝶鸟语、花开花落等,只有积极引导的学生去积极观察,善于发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能够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遇等记录下来,完成作文的创作。
2、保证教学方法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使得课堂以及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得到保障,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老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转变,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在轻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将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快乐。在保证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中,可以科学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写作“我的学校“作文内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现在学校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希望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呢?“针对老师提问的问题,学生将会积极主动思考。因为小学生年龄本身较小,所以,思想更是天马行空。接着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说出自身的想法。这样其他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拓展,同时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回答之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能做到有话可说。
3、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就好比做饭的材料,如果连最基本的素材都没有又怎能做出满汉全席?学生掌握再多的写作技巧,但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也难以进行创作。只有做到心中有料才能够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素材才能够在进行创作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学生能够在自己所积累的资料库中挑选适当的内容服务于自己的写作主题,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中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在每节语文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抽出3~5分钟的时间,让某一小组为单位分享搜集到素材,素材的内容可以是社会发生的热点新闻,优秀的作文片段摘选,或者是为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等等,如果教师能够坚持严格执行这一素材分享活动,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也能够发挥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其次,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与把关作用。为学生筛选有意义、有价值的写作素材,避免学生对素材滥用而导致作文假、大、空情况的出现。最后,教师要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的习惯。生活与学习中所接触的素材是多种多样的,毫无根据的死记硬背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学生在收到某一素材之后,教师应引导他们对材料的意义进行思考与总结。自己积累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将其进行类别的整理与划分。
4、循循善诱,批改有趣
学生的作文难免会有些许问题的,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刻板批注的话,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后诸类问题还是不能很好地避免。这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有趣的批注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的纠正学生,或者有效地激励学生。一般我会采用以下几个批注的方法。如当面纠正,首先阅读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写作问题,然后与学生当面交流,给出合理建议。其次还可以用图画法,写的精彩的部分给予标注并给予鼓励,写的有问题的地方,同样作出标注给予建议。就这样,合理有趣的给予学生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作品更优秀。
在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写作任务,同样以《一个这样的老师》为题目,描写一个他们喜欢的老师。学生交上他们的写作内容后,在课堂有时间的时候,给与一些学生当面的指导,当面评价让学生受益匪浅,认真修改了写作内容。在课上没有及时批改的作文,我都做了细致的标注写得好的部分用红色曲线标注好,“你这段写得很好,使老师身临其境”,学生看到我的鼓励批注,兴高采烈,加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结语
兴趣引导视角下的语文写作教学的新模式,应注重方法的创新、能力的点拨和培养、训练的趣味和多样化,归根结底,应抓住兴趣这个基点、注重方法这个基础、关注训练这个关键,逐渐培养想写、会写、爱写的欲望,让学生对写作不再畏惧,并产生欲罢不能之效,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提升语文写作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庆文.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2]王仁桢.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建构自主高效课堂[J].科学大众,2012(1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第一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增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对于事物的观察力
兴趣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专注和认真听讲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写作的重要推动力。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不但对学生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写作的素材来源大部分是来自于作者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而在此过程中观察力的重要性是决定素材质量的关键元素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兴趣和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身边生活中去发现美好的事物:山川小溪、花草树木、蝴蝶鸟语、花开花落等,只有积极引导的学生去积极观察,善于发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能够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遇等记录下来,完成作文的创作。
2、保证教学方法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使得课堂以及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得到保障,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老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转变,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在轻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将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快乐。在保证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中,可以科学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写作“我的学校“作文内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现在学校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希望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呢?“针对老师提问的问题,学生将会积极主动思考。因为小学生年龄本身较小,所以,思想更是天马行空。接着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说出自身的想法。这样其他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拓展,同时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回答之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能做到有话可说。
3、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就好比做饭的材料,如果连最基本的素材都没有又怎能做出满汉全席?学生掌握再多的写作技巧,但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也难以进行创作。只有做到心中有料才能够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素材才能够在进行创作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学生能够在自己所积累的资料库中挑选适当的内容服务于自己的写作主题,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中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在每节语文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抽出3~5分钟的时间,让某一小组为单位分享搜集到素材,素材的内容可以是社会发生的热点新闻,优秀的作文片段摘选,或者是为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等等,如果教师能够坚持严格执行这一素材分享活动,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也能够发挥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其次,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与把关作用。为学生筛选有意义、有价值的写作素材,避免学生对素材滥用而导致作文假、大、空情况的出现。最后,教师要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的习惯。生活与学习中所接触的素材是多种多样的,毫无根据的死记硬背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学生在收到某一素材之后,教师应引导他们对材料的意义进行思考与总结。自己积累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将其进行类别的整理与划分。
4、循循善诱,批改有趣
学生的作文难免会有些许问题的,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刻板批注的话,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后诸类问题还是不能很好地避免。这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有趣的批注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的纠正学生,或者有效地激励学生。一般我会采用以下几个批注的方法。如当面纠正,首先阅读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写作问题,然后与学生当面交流,给出合理建议。其次还可以用图画法,写的精彩的部分给予标注并给予鼓励,写的有问题的地方,同样作出标注给予建议。就这样,合理有趣的给予学生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作品更优秀。
在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写作任务,同样以《一个这样的老师》为题目,描写一个他们喜欢的老师。学生交上他们的写作内容后,在课堂有时间的时候,给与一些学生当面的指导,当面评价让学生受益匪浅,认真修改了写作内容。在课上没有及时批改的作文,我都做了细致的标注写得好的部分用红色曲线标注好,“你这段写得很好,使老师身临其境”,学生看到我的鼓励批注,兴高采烈,加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结语
兴趣引导视角下的语文写作教学的新模式,应注重方法的创新、能力的点拨和培养、训练的趣味和多样化,归根结底,应抓住兴趣这个基点、注重方法这个基础、关注训练这个关键,逐渐培养想写、会写、爱写的欲望,让学生对写作不再畏惧,并产生欲罢不能之效,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提升语文写作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庆文.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2]王仁桢.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建构自主高效课堂[J].科学大众,2012(12)
- 【发布时间】2020/12/5 22:21:49
- 【点击频次】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