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做到综合理论知识教学和应用实践的结合,在小学阶段的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并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展开探究实践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粗浅认识;探究实践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同时还要做好课堂练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如何更加高效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课堂练习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希望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所启发。
1.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趣味性。
当前形势下的小学教育,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设置习题练习,尤其是在数学知识的练习方面,应该要做好具体的习题设置,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练习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但是在习题内容设置上较为固化,多数是采用练习——批改——讲评等方式,这种方式更多的注重对某一习题的细致重复讲解,并未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展开研究和挖掘,导致学生的数学习题练习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影响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
1.2缺乏层次性和目的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来展开习题练习,但是在教师的课堂练习基础上,并未体现出教师的自主习题设计,部分教师甚至会大量的练习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
2.改进课堂练习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2.1注重练习的基础性,夯实学生基础
数学作为一门概念性、抽象性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疏漏,将会对后续的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基础引起高度重视。如此一来,就需要在练习设计当中,注重基础性设计,通过系统的练习促使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诸如在课堂教学公因数与公倍数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如下练习的设计:(1)快速说出公因数与公倍数的概念。(2)快速说出以下数的公因数与公倍数,12与16,18与24,17与34。(3)有两根木材,其中一根木材长度为49分米,另一根木材长度为70分米。现在需要进行裁剪工作,将其分成相等长度的木材,并且需要确保木材尽可能的长,同时需要确保不存在浪费情况。每段钢管长多少分米?一共能锯成几段?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公因数与公倍数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系统的练习熟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从而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2.2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
课堂的巩固练习一般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基本题+变化题。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先让学生练习求两队合做一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的习题,然后让学生去做甲(乙)队独做n天后,再两队合做剩下的工程还需要多少天或先两队合做n天,再由甲(乙)队独做剩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的题型。
2.3落实教学目标,体现针对性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着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难度和重要与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牛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教学目标,并集中性地练习重点内容。对于难点的教学部分,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关键练习和分散练习。在备课时,教师首先应该仔细分析和归类教材中的全部习题:第一类是用于课前复习或者是新课程引入;第二类是向学生讲解新知识时所需要练习的内容;第三类适用于新课内巩同基本知识;第四类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所使用的。教师在归类时,还应该注意他们的顺序和内在联系,而且,所有的练习题都必须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并且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样一来,练习题才可以体现出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2.4激发学习动机,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带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所熟知和感兴趣的事物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先掌握好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情况,并以此来为他们设计出有趣味性和与生活实际相连接的作业。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这也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减少学习压力。
就小学生来讲,他们很容易分散课堂注意力,而且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就应该将知识形象化,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数学竞赛和游戏等,以这些练习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说,教师在为学生巩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时,便可以利用“漫游知识宫”的游戏练习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知识宫。知识宫里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说红旗宫侧重的是竞赛题型,而红花宫侧重的则是基础知识点。学牛在看到这些内容时,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效激发,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知识宫中去。这样一来,便可以使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5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课堂练习设计的重要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注意到数学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设计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确保练习题的精简,并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说,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负数》的知识时,便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学习这一知识,然后再由自己去指导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此,教师需要让学生练习一些代表性强,而且他们容易混乱的题日,如分类0、负数、正数之类的问题,这样一来,便可以确保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正负数的相关概念。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需要谨记一点,那就是题目的内容不在多而在于精。在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之后,教师必须要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点评,使学生在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促使他们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晓燕.取舍·整合·挖掘——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J].名师在线,2018(31):8-9.
[2]陈维萍.优化课堂练习 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9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粗浅认识;探究实践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同时还要做好课堂练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如何更加高效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课堂练习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希望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所启发。
1.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趣味性。
当前形势下的小学教育,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设置习题练习,尤其是在数学知识的练习方面,应该要做好具体的习题设置,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练习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但是在习题内容设置上较为固化,多数是采用练习——批改——讲评等方式,这种方式更多的注重对某一习题的细致重复讲解,并未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展开研究和挖掘,导致学生的数学习题练习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影响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
1.2缺乏层次性和目的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来展开习题练习,但是在教师的课堂练习基础上,并未体现出教师的自主习题设计,部分教师甚至会大量的练习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
2.改进课堂练习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2.1注重练习的基础性,夯实学生基础
数学作为一门概念性、抽象性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疏漏,将会对后续的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基础引起高度重视。如此一来,就需要在练习设计当中,注重基础性设计,通过系统的练习促使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诸如在课堂教学公因数与公倍数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如下练习的设计:(1)快速说出公因数与公倍数的概念。(2)快速说出以下数的公因数与公倍数,12与16,18与24,17与34。(3)有两根木材,其中一根木材长度为49分米,另一根木材长度为70分米。现在需要进行裁剪工作,将其分成相等长度的木材,并且需要确保木材尽可能的长,同时需要确保不存在浪费情况。每段钢管长多少分米?一共能锯成几段?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公因数与公倍数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系统的练习熟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从而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2.2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
课堂的巩固练习一般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基本题+变化题。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先让学生练习求两队合做一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的习题,然后让学生去做甲(乙)队独做n天后,再两队合做剩下的工程还需要多少天或先两队合做n天,再由甲(乙)队独做剩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的题型。
2.3落实教学目标,体现针对性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着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难度和重要与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牛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教学目标,并集中性地练习重点内容。对于难点的教学部分,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关键练习和分散练习。在备课时,教师首先应该仔细分析和归类教材中的全部习题:第一类是用于课前复习或者是新课程引入;第二类是向学生讲解新知识时所需要练习的内容;第三类适用于新课内巩同基本知识;第四类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所使用的。教师在归类时,还应该注意他们的顺序和内在联系,而且,所有的练习题都必须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并且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样一来,练习题才可以体现出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2.4激发学习动机,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带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所熟知和感兴趣的事物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先掌握好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情况,并以此来为他们设计出有趣味性和与生活实际相连接的作业。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这也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减少学习压力。
就小学生来讲,他们很容易分散课堂注意力,而且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就应该将知识形象化,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数学竞赛和游戏等,以这些练习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说,教师在为学生巩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时,便可以利用“漫游知识宫”的游戏练习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知识宫。知识宫里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说红旗宫侧重的是竞赛题型,而红花宫侧重的则是基础知识点。学牛在看到这些内容时,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效激发,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知识宫中去。这样一来,便可以使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5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课堂练习设计的重要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注意到数学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设计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确保练习题的精简,并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说,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负数》的知识时,便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学习这一知识,然后再由自己去指导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此,教师需要让学生练习一些代表性强,而且他们容易混乱的题日,如分类0、负数、正数之类的问题,这样一来,便可以确保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正负数的相关概念。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需要谨记一点,那就是题目的内容不在多而在于精。在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之后,教师必须要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点评,使学生在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促使他们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晓燕.取舍·整合·挖掘——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J].名师在线,2018(31):8-9.
[2]陈维萍.优化课堂练习 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97.
- 【发布时间】2020/12/5 22:25:34
- 【点击频次】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