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尹小刚

【机构】 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既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又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数学知识,这是高中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锐意革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对数学就有了新的认识。对此,围绕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高中数学
  就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重点环节之一。且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保证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颖性,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教学即研究,而不是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哪怕所传递的知识是很好的,教学的核心就是催生学生新观念的产生,学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也不是“填装人”,更新了教育观念,教师才会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施以引导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各种观念、思想、规律、方法的发生成长过程,(简接的)体验数学家是怎样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新问题、归纳总结成一般规律,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影响、引导学生,而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二、通过强化思想,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俗话说得好, “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 是因为他们有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其实也是这样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之后, 才能够顺利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由此,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以“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 (小) 值”这个小节的教学内容为例, 在教学这个小节的时候,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严谨的灌输。例如, “先要带领学生理解增 (减) 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等概念,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增 (减) 函数的证明和判别方式, 最后再让学生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通过一步步严谨的教学, 使得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强化。又如, 在教学“异面直线”这个小节的内容时, 异面直线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抽象的, 为了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强化, 教师不仅要使用语言来对异面直线的概念进行描述, 还需要利用图像之类的方式来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这样的诠释使得学生可以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 从而体会其中的严谨性。一旦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严谨与抽象之后, 他们便深入理解了数学, 在此基础上便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教学之中。这样一种强化数学思想的方式, 既可以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强化, 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枯燥无味。
  三、 设计再创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本就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课本中的公式和定理对于学生而言大都是陌生的。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点的学习创造过程之中来,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观察能否通过这种形式,获得此前没有的新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讲,这又是一个对于已有知识的设计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在对“三角函数”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之中画出一个三角形,以原点O作为其中一个锐角所对应的那个点的位置坐标,将x轴作为其中的一条直角边,通过借助于直角坐标系,对于更好的理解正弦,余弦等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在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到新的知识点,更有助于理解。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在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主要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解决技巧与方法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也要明确的是,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例题来说,在进行求解的过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避免以强硬的态度来要求学生,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快速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就可以真正的将整个数学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学生在学习已知cotα=m(m≠0),求cos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的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题目的层面上来出发,根据不同的依据与途径来解决好数学题目,只有让学生敢于想象,提高自信,养成自主学习的理念,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来实现自学,这样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是知识的拥有者,一节课中教师不停地讲解,生怕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深,对知识记得不牢固。殊不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求知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思进取,在课堂上不思考也不回答,课堂效果自然也无法提高。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聪明才智,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求知能力。
  总之,本人认为,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21/1/6 10:09:17
  • 【点击频次】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