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

 

【作者】 胡红梅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隆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中国,绘本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绘本教育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绘本,并在小学阶段延续绘本教学是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为“picturebooks”,在日本被译为“绘本”,直译为“图画书”。顾名思义,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优秀的绘本是一流的图画与一流文字的结合,这一类书籍特别强调视觉传达效果,所以版面大而精美,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的功能,而且能增强主题内容的表现。
  二、绘本的历史
  作为儿童文学一部分的儿童绘本,学者们公推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编写的《世界图解》为第一本儿童绘本。夸美纽斯主张感官教学,认为“告诉孩子什么,不如让孩子亲眼看见什么”,而这也是绘本阅读理论的重要基础。近两年,我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对绘本的推荐与对绘本阅读的推广。
  三、绘本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日本绘本研究者松居直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形象表示插图读物与绘本的不同的图文关系:图+文=插图读物,图×文=绘本。优秀的绘本是一流的图画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一种优秀的教育资源,对儿童的心灵成长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仅仅把绘本作为阅读资源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在绘本中,图占据了更主要的位置。
  绘本艺术风格多样,表现技巧丰富。在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作家和画家创作的绘本中,场面设计、角色造型、绘画语言的运用,及其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着许多美术知识以及技能。从这些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风格。绘本中的绘画技巧丰富,除铅笔画、蘸水笔画、版画、水彩画、油画、亚克力颜料画之外,还有拼贴画以及电脑绘画等。在绘本教学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绘本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话”与“画”的转换。通过绘本教学让学生学会读“画”,同时也将心理的情感和故事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有效地实现儿童画的个性表达。
  绘本能够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培养教材中,美术的定义过于狭窄,只简单地被定义为构图、色彩、手工等方面内容,与儿童审美、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割裂开来,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无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好的绘本有其不可取代的教育意义,它可以展示出宽广的世界,进行淋漓尽致的细节刻画,既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有意味深长的寓意,会让儿童不自觉地完全融入故事叙述的进程去体验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生,这样的儿童绘本是现在的小学教育十分需要的一种新的教育资源。
  四、绘本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的可行性训练方法
  绘本走进美术课堂,开辟了美术教学的新途径,教师也找到了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新方法。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行的训练方法。
  (一)绘本临摹
  在绘本教学中,临摹大师的优秀绘本是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临摹绘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原有的艺术形式,并设法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读画”的习惯,“读画”就是对绘本作品进行全面的解析。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不能急于让学生临摹,而是要围绕绘本的主题以及如何表现这个主题、画面的结构关系、画面的气氛、为达到气氛所运用的各种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便乐在其中,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还能降低绘画的难度,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
  (二)绘本添画
  这种方法就是对同一主题进行不同材料的创作,把所提供的素材进一步加工,可以添加想象,也可以精简删除。如在实验班上完《黄雨伞》一课后,笔者展示了一些学生作业,有的用水粉颜料与油画棒相结合表现;还有位学生突发奇想,先用铅笔平涂底色,然后用橡皮擦出雨点的效果;还有学生用彩色铅笔涂好具有渐变效果的颜色后,用剪刀将作业纸剪出花边,这样的作业常常让学生感到别样的快乐。
  (三)绘本补充
  绘本中的图画是跳跃、延展、活动的图画,能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蕴含着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这就是绘本图画的留白。这种“留白”给学生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留白是设计的手段,是绘画的技巧,也是儿童绘本常用的表现方式,具有“无中生有”的特殊价值。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充内容,就会取得别样的效果。学生可以充分挖掘图画中蕴藏的故事,想象故事的背景并且将画面补充完整。学生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生动的画面就从他们笔下奔涌而出,他们为画面补白的能力令笔者十分赞叹。
  (四)绘本猜测
  绘本故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儿童的好奇心很强,总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时,有时可以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如起因、经过、关键处、高潮、结局等,引导学生猜想各种可能性。对此学生常表现得兴致高涨,因此他们的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丰富多彩。
  五、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日本绘本研究者松居直先生在他所著的《幸福的种子》中说道:“图画书不是只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绘本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要选择简单易懂、内容有趣、主题正面向上、画面美感较强的绘本,因为不符合孩子的兴趣或水平的高难度绘本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欲望。
  第二,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阅读,指导学生观看图画中的细节,这是绘本教学最好的方法。
  第三,绘本往往篇幅比较短,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当故事结束之后,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并用他们最擅长的绘画方式来表达。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参与故事创作的喜悦,而这种喜悦会让他们更加喜爱阅读。
  儿童绘本进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中促进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学习并巩固美术知识和技巧,提高美术综合素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善用儿童绘本,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够培养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造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情景中综合处理信息,学会创造性地表达。
  六、结语
  儿童绘本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不仅使学生领略到了世界各国的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如剪贴画、水彩画、丙烯画、油画等,而且使其情感受到美的熏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美术素养。绘本是艺术,绘本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
  • 【发布时间】2021/1/6 10:11:51
  • 【点击频次】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