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作者】 陆佩瑶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风气,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基本、最起码的素质。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必须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幼儿长大后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现代不少家长对幼儿健康成长的观念有失偏颇,重智轻德。家长们只重视知识传授、智力开发、特长训练等,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忽视,我们幼儿园这种现象也有不少,不少幼儿在回答各类智益问题时,头头是道,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需要,幼儿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是导致许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其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有较大的差异,如何指导家庭、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工作。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理解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涵及特征。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种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不容易改变的活动倾向,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幼儿生活习惯是指在幼儿生活方面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1)卫生习惯包括: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乱掉饭粒、不随便坐地上、养成游戏后勤收拾的习惯,保持桌面的整洁等等。
  (2)饮食习惯包括: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的习惯等等。 
  (3)睡眠习惯包括: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等等。
  (4)自理能力包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并学会自己整理床铺、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其次要知道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只要我们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如孩子学洗手弄湿了衣袖,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把米粒掉到了地上等。此时,大人不能因噎废食而去中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干,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吃饭不要把饭粒撒一地等。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养成,对孩子要有耐心。如说些:“如果吃饭不讲话,我会更喜欢你。”“你的销售越来越能干了。”等来激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的韦传领小朋友在家从来都不吃蔬菜的,他奶奶既担心孩子的身体又无可奈何,于是找到我们两位老师,让我们无论如何让他在幼儿园多吃点蔬菜。开始的确很难,无论我们怎么说,他就是吃不下去,经常会恶心,有时刚吃下就吐了出来,但我们却不急不躁。今天先让他吃一小口,如果他吃下去了,就马上奖励他,并鼓励他下次再吃得多一点,对于这样的鼓励方式韦传领小朋友还是非常开心的。就这样日积月累,每天坚持多吃一点,慢慢地韦传领小朋友吃的蔬菜越来越多了。不管幼儿园里吃什么他都能吃个光光碗,对于韦传领小朋友的进步他奶奶也非常的开心,直说:“还是老师有办法。”   再有就是要清楚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
  陶行知说过“唤兴味起”。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排队时不能拥挤,不能大声喧哗,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不损坏玩具,而且玩完之后会把玩具摆放整齐,看书时不能撕书,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生活习惯。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去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教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拿我们班的韦传领小朋友来说吧:他做事总是我行我素,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玩具不会收,玩过之后还会满地乱扔,于是,我们就开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用塑料筐布置成玩具的家,让孩子根据筐上的提示把玩具送回它自己的家,在活动中,孩子学会把玩具分类,并放在指定的地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时时提醒孩子以“送玩具回家”的形式,提醒孩子把玩具收好。还有一次,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了。可见,对于小班孩子,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作用的。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
  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裤是最重要的三项。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在情急之中我想:为何不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了儿歌《洗手歌》和歌曲《漱口》《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拧开龙头冲冲手。擦擦肥皂搓一搓,搓搓手心和手背。换只小手再搓搓,冲冲冲,冲手心。冲冲冲,冲手背。关上龙头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小手洗得真干净。
  《漱口》:手拿小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看一下贴在墙壁上的示意图,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得很干净。特别是学了《漱口》之后,孩子们都喜欢刷牙、漱口了,每天来园,孩子们总会主动地和老师说:“老师,你闻闻,我今天刷牙了。”每当吃完午餐后,老师不去提醒他们,也会有孩子提出要漱口,还会与好朋友互相看看“我的牙齿白不白?”慢慢地,孩子们都爱上了刷牙、漱口,变得越来越讲卫生了。
  最后就是要家园配合巩固教育成效。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琐事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老师要和家长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们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始,强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我们留给孩子最为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 【发布时间】2021/1/6 10:12:03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