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整个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不仅承担着教育教学的任务,还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一个引领作用。为此,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就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出发,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学;途径分析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且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德育工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德育形式单一、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不高、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目的功利化且缺乏明确目标。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德育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德育形式非常的单一,一点都不全面。小学生得到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来自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有其他方面的德育进行补充,比如课外拓展等。这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德育教育上的理论知识,从而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不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尤其是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关注度不高,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想法的关注。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认为小学生的心理较为简单,但越是简单越容易忽略。同时,有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并不高,不懂得如何和学生相处。
(三)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小学德育教学中。但是目前,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心理特征的表达。
(四)德育目的功利化且缺乏明确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功利的追求,从而导致教育目的变得也越来越功利化,这也反映在了小学德育工作上。其具体表现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过分追求考分,忽略培养学生的道德。同时,小学德育还缺乏明确的目标,有些定的目标甚至“假”“大”“空”,不切实际,从而使德育工作进展不下去。比如,设立“我的十年”这样的目标,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由上文可知,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改进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有效措施来提高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在新时期,要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首先要不断创新德育形式。除了向小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创新不同的德育形式,并通过日常生活实际来实践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比如,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定期以办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等。这样做,能帮助小学生增加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
在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下,小学班主任引导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因为小学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不一样,除了教学外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要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先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要做好这一点,小学班主任需要不定期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小学班主任还要多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小学班主任还应耐心地处理各种问题,做到奖惩有序。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榜样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因此,要提高德育效果,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这一点,小学班主任可以采取树立学生榜样的形式。在小学阶段,树立学生榜样实质就是树立班干部榜样。班干部是班主任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的帮手,是班级管理的助手,在德育工作中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要达到这个作用,班主任不仅要提高班干部的整体能力,还应制定简单可行的班干部执行手册。
(四)建设校园文化,明确每个阶段的德育目标
由于校园文化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避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功利性应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比如,可以在校园中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名言警句或校训,以此来起到警示学生的作用。;还可以在班级的黑板上面设置班训,以此来起到鞭策学生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应明确每个阶段的德育目标,并切忌急于求成,造成相反的效果。比如,在小学阶段应侧重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就必须不断研究改进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年09期
[2]陈大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08期
[3]朱琳晶;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年02期
[4]蒲秀萍;刍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23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学;途径分析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且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德育工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德育形式单一、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不高、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目的功利化且缺乏明确目标。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德育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德育形式非常的单一,一点都不全面。小学生得到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来自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有其他方面的德育进行补充,比如课外拓展等。这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德育教育上的理论知识,从而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不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尤其是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关注度不高,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想法的关注。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认为小学生的心理较为简单,但越是简单越容易忽略。同时,有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并不高,不懂得如何和学生相处。
(三)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小学德育教学中。但是目前,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心理特征的表达。
(四)德育目的功利化且缺乏明确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功利的追求,从而导致教育目的变得也越来越功利化,这也反映在了小学德育工作上。其具体表现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过分追求考分,忽略培养学生的道德。同时,小学德育还缺乏明确的目标,有些定的目标甚至“假”“大”“空”,不切实际,从而使德育工作进展不下去。比如,设立“我的十年”这样的目标,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由上文可知,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改进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有效措施来提高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在新时期,要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首先要不断创新德育形式。除了向小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创新不同的德育形式,并通过日常生活实际来实践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比如,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定期以办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等。这样做,能帮助小学生增加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
在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下,小学班主任引导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因为小学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不一样,除了教学外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要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先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要做好这一点,小学班主任需要不定期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小学班主任还要多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小学班主任还应耐心地处理各种问题,做到奖惩有序。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榜样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因此,要提高德育效果,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这一点,小学班主任可以采取树立学生榜样的形式。在小学阶段,树立学生榜样实质就是树立班干部榜样。班干部是班主任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的帮手,是班级管理的助手,在德育工作中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要达到这个作用,班主任不仅要提高班干部的整体能力,还应制定简单可行的班干部执行手册。
(四)建设校园文化,明确每个阶段的德育目标
由于校园文化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避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功利性应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比如,可以在校园中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名言警句或校训,以此来起到警示学生的作用。;还可以在班级的黑板上面设置班训,以此来起到鞭策学生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应明确每个阶段的德育目标,并切忌急于求成,造成相反的效果。比如,在小学阶段应侧重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就必须不断研究改进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年09期
[2]陈大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08期
[3]朱琳晶;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年02期
[4]蒲秀萍;刍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23期
- 【发布时间】2021/1/6 10:12:48
- 【点击频次】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