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气息运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主要通过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中的气息运用进行分析。将乐曲分为散板部分、抒情部分、华彩部分、快板部分、尾声五个部分,进行分析。如何控制好气息,能够让演奏者在演奏时正确的运用气息,使气息和音色融合到一起,把音乐表现的更具有感染力。让演奏者知道气息在演奏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气息在乐曲演奏时,对乐曲的节奏影响和演奏时的动作协调性影响。让演奏者能够熟练的运用气息,通过《天山诗画》这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音乐盛宴。
关键词:扬琴;气息;运用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是一首主要描绘天山的柔和美好景色的乐曲,旋律优美动听。整首歌曲给人一种旋律起伏很大的感觉,速度对比强,力度反差大,它是一首抒发内在情感的歌曲。但是现在部分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会忽视气息这个很重要元素。“从生理的角度讲,呼吸是人们维持生命的运动过程,由于它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人们往往不会去注意它,这种呼吸成为‘自然呼吸’,它是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一种消极的运动过程,不需要夸张的呼吸表现,而在音乐中呼吸往往是有意识的,积极地。当然,说到气息我们首先会想到歌曲演唱,在声乐歌曲的演唱中,如果气息控制不到位,会影响整首歌曲。其实在器乐的演奏中,我们也要运用到气息,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扬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运用气息或者没有控制好气息,会影响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我以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为例,分别对这首乐曲中的散板部分、抒情部分、华彩部分、快板部分、尾声部分在演奏中的气息运用分别举例说明,并阐述气息对演奏者的影响。
一、黄河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创作背景
1、作曲家黄河人物介绍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 是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黄河教授的作品之一。他有着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扬琴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等称誉。他的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项祖华教授。1986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师从郑宝恒教授。他曾受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邀请,去往美国参加坦戈屋德艺术节,获得很大成功,被小泽征尔誉为“天才的扬琴演奏家”。他曾出访英国、爱尔兰、伊拉克、意大利、西德、瑞士、荷兰等国参加艺术节。他创作了《华彩性快速双音练习》、《正反向琶音练习》、《快速装饰音练习》等99首练习曲,也就是后来他出版的《黄河练习曲九十九首》著作。他还创作了《黄土情》、《古道情》、《天山诗画》、《离骚》、《川江韵》、等扬琴独奏曲。他先后曾在北京音乐厅、日本东京、德国汉堡等地举办过个人独奏会。中央音乐学院也将他的《扬琴每日必练》和《扬琴经典曲目库》被列为211工程教材建设的重点出版项目。
2、扬琴曲《天山诗画》的创作背景
这首扬琴独奏曲主要描绘的是天山的优美景色:看那高矗的雪峰,延绵不断,慢慢融化变成了雪水,从悬崖峭壁上飞泻下来,流入湖中,湖水的颜色由远处向近处看从银白色到天蓝再到深青最后变成墨绿色,颜色的变化非常明显。从很远处也能看见那雪水留下来形成的白色光芒,很是耀眼成为一道特殊而美丽的风景。再看那千万朵盛开的雪莲,吸取着雪水,承着雪光的颜色,显得温柔怡静,洁白无瑕。翠绿的森林,茂盛的塔松,让人心旷神怡。美丽的繁花遍布在天山的每一个角落,五颜六色的野花,使整个人浸在花的海洋。这些雄伟、壮丽、秀气的景色也使天山充满灵性。
二、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气息分析
1、引子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扬琴曲《天山诗画》引子部分是以一个散板的形式开始,随着个人感觉理解进行演奏,乐曲给人一种遥远自由的感觉。这首曲子的开头部分用了七个八度音程引出来的
演奏前演奏者要提前迅速的吸气,在奏响琴弦的同时随呼气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弹出,气息一定是通畅的,不能憋气。随后是一个由慢起渐渐变快的旋律音阶,主要是把握好音与音之间的松紧度和气息之间的换气连接。气息要随着旋律先平缓均匀的呼出,随着速度的变快气息要快速小气流的呼出。不要急于把气息太快或者太强的呼出,如果气息太快或太强的呼出,演奏出来很有可能会影响音阶的清晰度和双手的平衡性。接下来是带有倚音的十六分音符,倚音是不占有节奏时值的,在演奏倚音时,也要通过气息带动把倚音演奏清晰清楚。这一段主要描述的是从远处眺望天山的美丽景色,连续的小调音阶,和优美的旋律充分的体现了新疆音乐的风格。
2、抒情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抒情部分是一个慢板,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一个4/5的节拍,主要是运用了连续的轮音来演奏。轮音是扬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在练习轮音之前首先要掌握和控制好气息,最放松的呼吸也就是最适合演奏的。气息是可以控制手臂手腕的动作,在演奏时手腕一定是在最放松的状态。比如第一段在演奏前首先是要吸气,然后控制好气息,平缓的送出气息和手臂手腕相结合,包括re mi两个倚音,也要用气息演奏清楚。
“轮音要做到密集,音色有颗粒感不呆板,轮音不应有明显的重音换音,要平缓。更多的注重力量的积聚和向前的延伸。也要做到松弛均匀,线条的起伏,这也就需要演奏中手腕的放松,在运用手腕,指结合的原理,控制好力度。”如果气息没有控制好,会使音与音之间衔接不好发生断音,演奏不出轮音的效果。在轮音演奏时强音和弱音的对比,对音乐的感觉也很重要。第二个部分是一个散板,它和第一部分是完全不相同的。第二部分演奏要求的是双手的协调能力,主旋律在左手上,右手起辅助的作用,演奏时也要控制好双手的力度。因为第二部分对节奏的要求没有特定的限制,所以它是比较自由随意、无拘无束的。这一部分要求演奏者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个人理解。第二部分的演奏所表现的是流水与小船。湖面潺潺流水、川流不息,小船在湖面上时快时慢滑行的美景。所以在演奏时,双手一定要配合默契,呼吸也要随着音乐的感觉进行交替,不能过去频繁交换呼吸,在演奏时随着吸气身体可以向前移动,呼吸后移,左右缓慢移动,随着呼吸小幅度的摆动身体,也能保证旋律线条流畅,更富于表现力的进行演奏。
3、华彩插部演奏气息分析
华彩插部是展现的是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连续三连音的运用也是别致一格。这一部分段落不长,但是连续三连音的演奏,又是对演奏者基本功的一个考验。这部分的三连音演奏速度比较快,每一组的三连音都是由弱渐强,整体由慢渐快, 到最高潮的时候突然停止,形成对比,对演奏者的要求十分的高。演奏者要具备极好的击弦要领,身体的协调度与气息都是制约着击弦的要领。如果气息、手臂、手腕控制不好,会使这一段的三连音听起来很乱而且吵。这要求手演奏者手臂与腕部结合的同时,也要控制好气息。气息运用的好坏,会影响演奏出来的声音。深吸气然后连续六个三连音由弱渐强由慢渐快演奏出,中间不需要换气,一口气演奏出来,不要停顿。然后戛然而止,随着手臂抬起深吸一口气,继续演奏下面的旋律音阶。一个小乐段结束后,第二个的起始音比第一个演奏时力度要更强,气息的运用是一样的。两个乐段结束后,是由三个八连音和一个六连音组成的乐句,他的演奏方法和前面是一样,中间不要断开 慢慢呼气,气息不要太强。随后是一个轮音,后面力度逐渐变弱,速度也要变慢,那么气息也就要随着变平缓。
4、快板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快板部分和主题部分是一样的,也是分为两个部分。快板部分的气息运用是极为重要的。第一部分的开头音是由强音开始演奏,随后从中弱变强,速度是急速的。 第一部分的节奏感很强,好像模仿新疆人打手鼓的声音,它是需要用右手来带动左手演奏的,双手弹奏的力度要均衡,演奏出来的声音要有弹性,十六分音符弹出来的音要清晰,不要模糊,有颗粒感。但是想要弹出有颗粒感的音符,手腕的动作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要减少手腕的动作,放松手臂的肌肉紧张,重点要调节内在的气息,这样才能演奏出轻巧、明快自然地音色。在我们理解第一部分所表达的是什么场景之后,对这部分的气息也就有了自己理解和运用。在第一部分里面,有的乐句它会力度很强之后然后突然变弱,这部分的气息运用,在力度很强速度也很快的时候气息一定要给足,突弱的时候气息也不要全部放松,要运用小呼吸送出去,千万不能憋气。快板部分速度是很快的,气息对乐曲的速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吸气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乐曲的演奏速度。所以在演奏者理解乐曲之后,他可以有计划的控制好呼吸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旋律。第二部分它是一个可以左手支轮演奏也可以双手交替演奏的旋律。在每个乐句的地方他都会有一个吸气口,因为快板部分速度是非常快的,呼吸要有控制不能乱,呼吸速度的快慢对乐曲的速度有一定影响的。双手交替演奏时一定要均衡,手腕和手臂不要僵硬,随着呼吸流畅的演奏。这部分主要是运用模进的形式,乐句是一句比一句力度更强。随后又是双手齐竹演奏,齐竹演奏时要平稳、弹下去音均衡、对称,双手是平行的,声音要统一。它演奏的力度都是很强的,在每个重音的时侯,气息要稍稍的送一些,力度和气息都要控制好,一直到高潮部分持续的加强演奏,达到一定极限为止,突然停止演奏。快板这一部分,主要要求演奏者左右手的力度控制与配合,重音的部分一定要与强音有对比突出重音,演奏的速度很快,十六分音符要演奏清晰干净,不要有杂音,整个部分对力度的对比,速度的要求,气息的控制都非常高。演奏者在练习这部分时,要慢慢的练习,逐渐加快演奏速度。
5、尾声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尾声部分是一个主题的再现,它和主题部分是一样,运用轮音的连续演奏。描绘的是人们和天山的美丽景色融合在一起,形成安静祥和的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轮音演奏时,两只手的力度和音色要求一致。在演奏前调整好气息,将呼吸全部放松下来,在开始进行演奏轮音。轮音首先慢起然后轻弹的进入第一个轮音,不要琴竹缠绕在一起,尽量弹出密集、均匀的轮音。手臂放松,手腕与手指密切结合,以手腕力度为主,感受琴竹的重量感,与琴弦之间的弹性。气息平稳,深呼气、浅呼气要运用得当。演奏时旋律线条要要连贯,有一定的高低起伏,速度的快慢,音的强弱要有明显的对比。在演奏时,我们要达到演奏强音时不要听起来很聒噪,弱音起的时候能也要能听出旋律音。尾声部分最后一句,是由一个p到最后两个pp
在这段我们演奏的时候气息不能断。“演奏慢段时,很容易造成音虚而不实的现象,音色给人漂浮不定的感觉,如同油珠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而造成这种音色的重要一点,就是忽略的气息的控制,要想弱而不虚,气息就要求吸的深,呼气时缓,呼气缓,就必须要求腹部对气的支撑,方可达到。而保持这种气的方法,就是适度收缩小腹和扩展前胸,并且加强中腰、腹部的支持力。”
三、气息对扬琴演奏的影响
1、气息影响动作的协调性
在演奏者演奏扬琴的过程当中,气息运用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乐曲音色。气息是扬琴演奏心理状态的基础,也是获得高超演奏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准确和积极的运用,可以直接影响对演奏技能的掌握。我们要真正的做到气息和乐曲的情感能够完全融合到一起。在演奏前,首先我们要自然放松,手臂手腕不要僵硬,身体在最放松的状态。在演奏开始时,我们手握的琴竹不要用力握的太紧,要感受到琴竹的重量感。这时,手指、手腕、大臂以及我们的腰部配合小臂动作,产生协调感。然后随着气息一呼一吸,释放出力量,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配合。气息的控制在演奏的过程中是有明确的呼吸规律,抬起手臂告诉我们要吸气,放下手臂敲击琴弦表示要呼气、吐气,同时也是力量的放出。随着气的呼吸身体做出重心的前后移动。我们坐在椅子上时,只能做椅子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如果身体全部坐在椅子上面会影响气息对身体的控制,从而也会影响演奏者弹奏乐曲的速度音色问题。
2、气息影响节奏的表达
在我们扬琴演奏乐曲的过程中,节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节奏可以表达出乐曲的不同风格。如果是一个平缓安静的曲子,那么我们的气息自然也就是均匀平和的。在演奏激烈欢快的曲子时,我们的气息也就要快速转化。“例如琵琶这个演奏乐器,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琵琶演奏者的气息运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演奏风格。当运用的气息沉稳悠长时,其自然就会呈现出优美而典雅的乐曲;当演奏时的气息是急促且开阔的,其演奏风格自然也是激情和奔放的。”我们在演奏欢快的曲子时,如果气息还是平稳不紧不慢的话,我们就会影响乐曲的节奏,改变了乐曲本身的风格。我们在演奏过程中运用气息的同时,也要调节控制手臂、手腕,使乐曲在每个音符与音符之间衔接起来,形成流畅跌宕起伏的旋律。
3、气息与句逗之间的关系
在扬琴的演奏中,我们首先要把乐曲的乐句进行划分,如果乐句划分的不得当或者不正确,气息就不能正确的运用,那么整首乐曲的情感也会受到改变。所以我们在演奏乐曲之前,必须将乐句划分清楚,使演奏者完全理解乐曲的情感,领悟乐曲所想表达的东西。在演奏者练习过程中,要感悟理解每一个乐句的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感,自己也要能够准确的调整每个乐句之间气息的如何运用与变化。乐句的划分和气息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乐句划分不当那么演奏时的气息就会受到影响,气息受到影响导致没有运用气息,那么乐曲中乐句的划分就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它们是机密相连的,必须将乐句与气息搭配好才能呈现出富有感情和生命的乐曲。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没有呼吸就没有血液循环,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与继续,同样没有呼吸的音乐就是没有生命的音乐。不论哪一个时代的哪一首音乐,都是建筑在一个又一个呼吸连环的基础上。”(赵小生钢琴演奏知道)经过对扬琴曲独奏曲《天山诗画》的气息运用以及分析,在扬琴演奏过程中,扬琴演奏虽然不是运用气息来发出声音的,但是在演奏过程中气息非常重要不可分离的。气息在扬琴曲《天山诗画》演奏时,关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对乐曲的节奏,和乐句划分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在注重气息运用的同时还要表达出乐曲的情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悟,才能演奏出富有生命力、感染和震撼人心的音乐。
参考文献:
[1]张静. 气息与扬琴演奏关系探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04):137.
[2]徐美玲.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咸阳师范学院,2010.05
[3]胡百玲.扬琴传统曲目中气息的运用.首都师范大学,20014.04
[4]卓雅静. 浅谈琵琶演奏中的气息与气韵[J]. 戏剧之家,2014,(09):82.
[5]赵小生.钢琴演奏知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关键词:扬琴;气息;运用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是一首主要描绘天山的柔和美好景色的乐曲,旋律优美动听。整首歌曲给人一种旋律起伏很大的感觉,速度对比强,力度反差大,它是一首抒发内在情感的歌曲。但是现在部分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会忽视气息这个很重要元素。“从生理的角度讲,呼吸是人们维持生命的运动过程,由于它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人们往往不会去注意它,这种呼吸成为‘自然呼吸’,它是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一种消极的运动过程,不需要夸张的呼吸表现,而在音乐中呼吸往往是有意识的,积极地。当然,说到气息我们首先会想到歌曲演唱,在声乐歌曲的演唱中,如果气息控制不到位,会影响整首歌曲。其实在器乐的演奏中,我们也要运用到气息,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扬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运用气息或者没有控制好气息,会影响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我以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为例,分别对这首乐曲中的散板部分、抒情部分、华彩部分、快板部分、尾声部分在演奏中的气息运用分别举例说明,并阐述气息对演奏者的影响。
一、黄河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创作背景
1、作曲家黄河人物介绍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 是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黄河教授的作品之一。他有着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扬琴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等称誉。他的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项祖华教授。1986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师从郑宝恒教授。他曾受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邀请,去往美国参加坦戈屋德艺术节,获得很大成功,被小泽征尔誉为“天才的扬琴演奏家”。他曾出访英国、爱尔兰、伊拉克、意大利、西德、瑞士、荷兰等国参加艺术节。他创作了《华彩性快速双音练习》、《正反向琶音练习》、《快速装饰音练习》等99首练习曲,也就是后来他出版的《黄河练习曲九十九首》著作。他还创作了《黄土情》、《古道情》、《天山诗画》、《离骚》、《川江韵》、等扬琴独奏曲。他先后曾在北京音乐厅、日本东京、德国汉堡等地举办过个人独奏会。中央音乐学院也将他的《扬琴每日必练》和《扬琴经典曲目库》被列为211工程教材建设的重点出版项目。
2、扬琴曲《天山诗画》的创作背景
这首扬琴独奏曲主要描绘的是天山的优美景色:看那高矗的雪峰,延绵不断,慢慢融化变成了雪水,从悬崖峭壁上飞泻下来,流入湖中,湖水的颜色由远处向近处看从银白色到天蓝再到深青最后变成墨绿色,颜色的变化非常明显。从很远处也能看见那雪水留下来形成的白色光芒,很是耀眼成为一道特殊而美丽的风景。再看那千万朵盛开的雪莲,吸取着雪水,承着雪光的颜色,显得温柔怡静,洁白无瑕。翠绿的森林,茂盛的塔松,让人心旷神怡。美丽的繁花遍布在天山的每一个角落,五颜六色的野花,使整个人浸在花的海洋。这些雄伟、壮丽、秀气的景色也使天山充满灵性。
二、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气息分析
1、引子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扬琴曲《天山诗画》引子部分是以一个散板的形式开始,随着个人感觉理解进行演奏,乐曲给人一种遥远自由的感觉。这首曲子的开头部分用了七个八度音程引出来的
演奏前演奏者要提前迅速的吸气,在奏响琴弦的同时随呼气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弹出,气息一定是通畅的,不能憋气。随后是一个由慢起渐渐变快的旋律音阶,主要是把握好音与音之间的松紧度和气息之间的换气连接。气息要随着旋律先平缓均匀的呼出,随着速度的变快气息要快速小气流的呼出。不要急于把气息太快或者太强的呼出,如果气息太快或太强的呼出,演奏出来很有可能会影响音阶的清晰度和双手的平衡性。接下来是带有倚音的十六分音符,倚音是不占有节奏时值的,在演奏倚音时,也要通过气息带动把倚音演奏清晰清楚。这一段主要描述的是从远处眺望天山的美丽景色,连续的小调音阶,和优美的旋律充分的体现了新疆音乐的风格。
2、抒情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抒情部分是一个慢板,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一个4/5的节拍,主要是运用了连续的轮音来演奏。轮音是扬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在练习轮音之前首先要掌握和控制好气息,最放松的呼吸也就是最适合演奏的。气息是可以控制手臂手腕的动作,在演奏时手腕一定是在最放松的状态。比如第一段在演奏前首先是要吸气,然后控制好气息,平缓的送出气息和手臂手腕相结合,包括re mi两个倚音,也要用气息演奏清楚。
“轮音要做到密集,音色有颗粒感不呆板,轮音不应有明显的重音换音,要平缓。更多的注重力量的积聚和向前的延伸。也要做到松弛均匀,线条的起伏,这也就需要演奏中手腕的放松,在运用手腕,指结合的原理,控制好力度。”如果气息没有控制好,会使音与音之间衔接不好发生断音,演奏不出轮音的效果。在轮音演奏时强音和弱音的对比,对音乐的感觉也很重要。第二个部分是一个散板,它和第一部分是完全不相同的。第二部分演奏要求的是双手的协调能力,主旋律在左手上,右手起辅助的作用,演奏时也要控制好双手的力度。因为第二部分对节奏的要求没有特定的限制,所以它是比较自由随意、无拘无束的。这一部分要求演奏者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个人理解。第二部分的演奏所表现的是流水与小船。湖面潺潺流水、川流不息,小船在湖面上时快时慢滑行的美景。所以在演奏时,双手一定要配合默契,呼吸也要随着音乐的感觉进行交替,不能过去频繁交换呼吸,在演奏时随着吸气身体可以向前移动,呼吸后移,左右缓慢移动,随着呼吸小幅度的摆动身体,也能保证旋律线条流畅,更富于表现力的进行演奏。
3、华彩插部演奏气息分析
华彩插部是展现的是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连续三连音的运用也是别致一格。这一部分段落不长,但是连续三连音的演奏,又是对演奏者基本功的一个考验。这部分的三连音演奏速度比较快,每一组的三连音都是由弱渐强,整体由慢渐快, 到最高潮的时候突然停止,形成对比,对演奏者的要求十分的高。演奏者要具备极好的击弦要领,身体的协调度与气息都是制约着击弦的要领。如果气息、手臂、手腕控制不好,会使这一段的三连音听起来很乱而且吵。这要求手演奏者手臂与腕部结合的同时,也要控制好气息。气息运用的好坏,会影响演奏出来的声音。深吸气然后连续六个三连音由弱渐强由慢渐快演奏出,中间不需要换气,一口气演奏出来,不要停顿。然后戛然而止,随着手臂抬起深吸一口气,继续演奏下面的旋律音阶。一个小乐段结束后,第二个的起始音比第一个演奏时力度要更强,气息的运用是一样的。两个乐段结束后,是由三个八连音和一个六连音组成的乐句,他的演奏方法和前面是一样,中间不要断开 慢慢呼气,气息不要太强。随后是一个轮音,后面力度逐渐变弱,速度也要变慢,那么气息也就要随着变平缓。
4、快板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快板部分和主题部分是一样的,也是分为两个部分。快板部分的气息运用是极为重要的。第一部分的开头音是由强音开始演奏,随后从中弱变强,速度是急速的。 第一部分的节奏感很强,好像模仿新疆人打手鼓的声音,它是需要用右手来带动左手演奏的,双手弹奏的力度要均衡,演奏出来的声音要有弹性,十六分音符弹出来的音要清晰,不要模糊,有颗粒感。但是想要弹出有颗粒感的音符,手腕的动作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要减少手腕的动作,放松手臂的肌肉紧张,重点要调节内在的气息,这样才能演奏出轻巧、明快自然地音色。在我们理解第一部分所表达的是什么场景之后,对这部分的气息也就有了自己理解和运用。在第一部分里面,有的乐句它会力度很强之后然后突然变弱,这部分的气息运用,在力度很强速度也很快的时候气息一定要给足,突弱的时候气息也不要全部放松,要运用小呼吸送出去,千万不能憋气。快板部分速度是很快的,气息对乐曲的速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吸气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乐曲的演奏速度。所以在演奏者理解乐曲之后,他可以有计划的控制好呼吸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旋律。第二部分它是一个可以左手支轮演奏也可以双手交替演奏的旋律。在每个乐句的地方他都会有一个吸气口,因为快板部分速度是非常快的,呼吸要有控制不能乱,呼吸速度的快慢对乐曲的速度有一定影响的。双手交替演奏时一定要均衡,手腕和手臂不要僵硬,随着呼吸流畅的演奏。这部分主要是运用模进的形式,乐句是一句比一句力度更强。随后又是双手齐竹演奏,齐竹演奏时要平稳、弹下去音均衡、对称,双手是平行的,声音要统一。它演奏的力度都是很强的,在每个重音的时侯,气息要稍稍的送一些,力度和气息都要控制好,一直到高潮部分持续的加强演奏,达到一定极限为止,突然停止演奏。快板这一部分,主要要求演奏者左右手的力度控制与配合,重音的部分一定要与强音有对比突出重音,演奏的速度很快,十六分音符要演奏清晰干净,不要有杂音,整个部分对力度的对比,速度的要求,气息的控制都非常高。演奏者在练习这部分时,要慢慢的练习,逐渐加快演奏速度。
5、尾声部分演奏气息分析
尾声部分是一个主题的再现,它和主题部分是一样,运用轮音的连续演奏。描绘的是人们和天山的美丽景色融合在一起,形成安静祥和的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轮音演奏时,两只手的力度和音色要求一致。在演奏前调整好气息,将呼吸全部放松下来,在开始进行演奏轮音。轮音首先慢起然后轻弹的进入第一个轮音,不要琴竹缠绕在一起,尽量弹出密集、均匀的轮音。手臂放松,手腕与手指密切结合,以手腕力度为主,感受琴竹的重量感,与琴弦之间的弹性。气息平稳,深呼气、浅呼气要运用得当。演奏时旋律线条要要连贯,有一定的高低起伏,速度的快慢,音的强弱要有明显的对比。在演奏时,我们要达到演奏强音时不要听起来很聒噪,弱音起的时候能也要能听出旋律音。尾声部分最后一句,是由一个p到最后两个pp
在这段我们演奏的时候气息不能断。“演奏慢段时,很容易造成音虚而不实的现象,音色给人漂浮不定的感觉,如同油珠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而造成这种音色的重要一点,就是忽略的气息的控制,要想弱而不虚,气息就要求吸的深,呼气时缓,呼气缓,就必须要求腹部对气的支撑,方可达到。而保持这种气的方法,就是适度收缩小腹和扩展前胸,并且加强中腰、腹部的支持力。”
三、气息对扬琴演奏的影响
1、气息影响动作的协调性
在演奏者演奏扬琴的过程当中,气息运用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乐曲音色。气息是扬琴演奏心理状态的基础,也是获得高超演奏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准确和积极的运用,可以直接影响对演奏技能的掌握。我们要真正的做到气息和乐曲的情感能够完全融合到一起。在演奏前,首先我们要自然放松,手臂手腕不要僵硬,身体在最放松的状态。在演奏开始时,我们手握的琴竹不要用力握的太紧,要感受到琴竹的重量感。这时,手指、手腕、大臂以及我们的腰部配合小臂动作,产生协调感。然后随着气息一呼一吸,释放出力量,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配合。气息的控制在演奏的过程中是有明确的呼吸规律,抬起手臂告诉我们要吸气,放下手臂敲击琴弦表示要呼气、吐气,同时也是力量的放出。随着气的呼吸身体做出重心的前后移动。我们坐在椅子上时,只能做椅子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如果身体全部坐在椅子上面会影响气息对身体的控制,从而也会影响演奏者弹奏乐曲的速度音色问题。
2、气息影响节奏的表达
在我们扬琴演奏乐曲的过程中,节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节奏可以表达出乐曲的不同风格。如果是一个平缓安静的曲子,那么我们的气息自然也就是均匀平和的。在演奏激烈欢快的曲子时,我们的气息也就要快速转化。“例如琵琶这个演奏乐器,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琵琶演奏者的气息运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演奏风格。当运用的气息沉稳悠长时,其自然就会呈现出优美而典雅的乐曲;当演奏时的气息是急促且开阔的,其演奏风格自然也是激情和奔放的。”我们在演奏欢快的曲子时,如果气息还是平稳不紧不慢的话,我们就会影响乐曲的节奏,改变了乐曲本身的风格。我们在演奏过程中运用气息的同时,也要调节控制手臂、手腕,使乐曲在每个音符与音符之间衔接起来,形成流畅跌宕起伏的旋律。
3、气息与句逗之间的关系
在扬琴的演奏中,我们首先要把乐曲的乐句进行划分,如果乐句划分的不得当或者不正确,气息就不能正确的运用,那么整首乐曲的情感也会受到改变。所以我们在演奏乐曲之前,必须将乐句划分清楚,使演奏者完全理解乐曲的情感,领悟乐曲所想表达的东西。在演奏者练习过程中,要感悟理解每一个乐句的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感,自己也要能够准确的调整每个乐句之间气息的如何运用与变化。乐句的划分和气息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乐句划分不当那么演奏时的气息就会受到影响,气息受到影响导致没有运用气息,那么乐曲中乐句的划分就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它们是机密相连的,必须将乐句与气息搭配好才能呈现出富有感情和生命的乐曲。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没有呼吸就没有血液循环,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与继续,同样没有呼吸的音乐就是没有生命的音乐。不论哪一个时代的哪一首音乐,都是建筑在一个又一个呼吸连环的基础上。”(赵小生钢琴演奏知道)经过对扬琴曲独奏曲《天山诗画》的气息运用以及分析,在扬琴演奏过程中,扬琴演奏虽然不是运用气息来发出声音的,但是在演奏过程中气息非常重要不可分离的。气息在扬琴曲《天山诗画》演奏时,关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对乐曲的节奏,和乐句划分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在注重气息运用的同时还要表达出乐曲的情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悟,才能演奏出富有生命力、感染和震撼人心的音乐。
参考文献:
[1]张静. 气息与扬琴演奏关系探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04):137.
[2]徐美玲.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咸阳师范学院,2010.05
[3]胡百玲.扬琴传统曲目中气息的运用.首都师范大学,20014.04
[4]卓雅静. 浅谈琵琶演奏中的气息与气韵[J]. 戏剧之家,2014,(09):82.
[5]赵小生.钢琴演奏知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 【发布时间】2021/1/6 10:18:07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