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探讨

 

【作者】 陈俊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安边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注重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体育属于学校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其他的一切也才有可能。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学校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内容,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面对新课标要求的进一步推行,以及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学校也需要注意积极推进目前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如何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呢?
  一、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分析体育教学特点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读教学大纲是每位教师的必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领会教学的具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从而探索出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读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在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在衔接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以及锻炼情况,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特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体育的教材,还要知晓中学体育的教材,从而实现良好衔接。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符合自身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教学目的。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计,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三、全面发挥学校的主体教学功能
  各个小学要站立在新时期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去审视小学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教学。首先,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要将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作为自身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指南。要及时摒弃“体育是副科”“体育不重要”的错误教学理念,相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体育与健康提升到与语文、数学、科学等主干课程同等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来。其次,从教学安排来看,要优化原有的课时分配比例,延长体育课的教学学时,要按照“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合理分配体育教学课时。再者,从教学设施来看,要加大对体育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财力支持,提升体育教学硬实力;从师资团队建设的角度来看,从选聘、考核到教学表现都要高度重视,不断优化提升体育教师整体水平。
  四、体育教师要保持教学的热情。
  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没有精神,不想说话,处处表现得懒洋洋的,学生的精神肯定也不会足,他们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口号宏亮、运动敏捷、表情丰富,他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传染给学生。这种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后,学生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喜欢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练习时也表现的格外卖力。当然,体育课堂需要高涨的热情,在体育学科的研究中也需要高涨的热情。表现出对自己的体育工作热爱,喜欢去探索与研究体育,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有较高的热情去研究体育教学改革。
  五、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学生会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总而言之,中小学体育衔接就是在帮助学生实现一个过渡,可以从小学快速适应中学的教学进程。因此,做好部分衔接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之后,给出了具体的衔接实践策略,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展开了阐述,从而加强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适应阶段,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育教师所遇到的教学问题,提高了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为学生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了基础。
  • 【发布时间】2021/1/6 10:19:09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