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三活课堂”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王煜玥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三活课堂”思想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改实践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不仅能使教师主动去探索资源、教法的创新应用,还会使课堂活力展现,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三活课堂”思想;实践应用
  “三活课堂”是我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堂教学理念,是以增智为重点,促进学生“五育”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小学音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正探索着提效增质的实践策略,以使课堂在新教改推进中获得方法惠及和理论支撑。在这样背景下,身为小学音乐教学人,我们如何用“三活课堂”思想来指导教学,就是把理念变成提效实践的重要做法。在这几年实践中,我力促在“活力”“资源”“教法”上下功夫,尽力使之为“活”,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加强氛围营造,使“活力展现”于课堂
  成功教学,离不开外因的支持。而氛围是学生身处其中的环境,是学生思维放开进行智慧碰撞的心理自由场,是学生从习惯的被动学习中敢于走向“我要学”的条件支撑,更是课堂活力展开的必要前提。因此,作为一线音乐教师,不要忙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为直奔主题,而应在开课之际注重氛围营造,让学生从课外中“收心”,进入到师生互动的双边对话来,并表现出积极的“我要学”态势。而要实现此效果,我认为可通过这几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由喜欢“我”转向过渡到“我”教的学科——音乐学习上来,这种爱屋及乌的方式,是充分利用小学生向师性强的特点而使然的。二是实施趣味教学法。趣是动力产生的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尽快投入到音乐学习探索中来。三是采取情感激励。情感在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起到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没有情感激励,就难以使学生学习更投入,效果更深入。四是教学语言亲切又生动,偶尔不失幽默。音乐功能的陶冶性本身就是给学生身心的愉悦点燃火焰。而传道的音乐教学语言,在不失亲和力的前提下简洁生动,富有幽默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愉悦轻松。故而,更乐意参与,与教师对话“畅歌”。这几种途径虽然不要求“齐上阵”,但在同一课时,能用上“或二或三”,便可以使学生信心满满,课堂活力无限,甚至是一个人人争着“我要学”的参与现实呈现在我们目下。这样的活力展现,自然就给我们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二、重视资源整合,使“活化资源”成现实
  随着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深入,“资源”二字的外延再一次被拓展,不仅有传统意义的资源,也有被赋予其中的“新成员”,如多媒体等硬件设备、如课件、微课、课例等数字资源,当然还有各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资源等。更大意义上的资源,还包括教师在内的教学教研资源,都是可以助力课堂提效增质的有效资源。“三活课堂”倡导的“活化资源”,实际上就是充分整合,使之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或用之于课前,或用之于新授或练习,甚至课后拓展也是其重要实践平台。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强调资源的“活化”,就是择其善而用之的整合,其路径需要教师采取“拿来”态度,“去粗取精”,选择适合自班学情的资源来推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拓展音乐视野的同时,也得到有好的惠及培养。实践证明,“活化资源”助力音乐教学,不仅能优化教,更能优化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更好的音乐教育进课堂。
  三、灵活实施路径,使“活用教法”提实效
  课堂新颖且富有成效,活用教法是关键。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策略的长期久施,都会让人生腻,而且不能维持学生仅有兴趣而发挥主体作用。因此,作为一线音乐教师,要使课堂“活”而有效,就必须做到教法的灵活实施,通过不同路径使课堂提实效成为现实。
  (一)情境表演法。这种方法是情境创设与音乐创作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天性好动的特征而实施的。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激趣,使课堂活力呈现,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常将音乐融入情境,再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例如,在教学《保护小羊》这首歌曲时,我们就创设了小羊和妈妈到森林去玩耍而遇到大灰狼的情境。这情境的出现就是随着音乐声起,扮演这三者角色的学生带着头饰入场。情境中,羊妈妈带着小羊与大灰狼周旋斗智斗勇,结果战胜了大灰狼,成功保护了小羊。这样的表演,学生入境快,扮演真实,而且受到了情境激励而获得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观看的学生也是被表演吸引,课堂富有活力。
  (二)媒体直观法。随着媒体进课堂的教改理念的实践应用普及,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已由融合实现了创新实践。例如,在《小红帽》教学课堂中,为了把课堂创设成为声、色、光、图有机一体的氛围,能有效吸引学生,教学时我们就可运用智能电视辅助教学,的教学课件,并配以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一边欣赏一边学习。在有图有景的综合刺激下,学生多种感官被卷入,歌词内容随着旋律直观呈现在学生视野中。这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加深了新歌内容的记忆,而且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激发,收到了教学音乐育人效果。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可助力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作为音乐教学实践者,一定要有“活用教法”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把课堂打造得栩栩如生,富有成效。
  在这几年的音乐教学中,“三活课堂”思想在促进我们推进新教改探索中起到了重要思想引领。我校音乐教学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不仅是我,还有更多教师都得到了其思想理论的惠及。所以,在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三活课堂”思想的应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助力音乐教育提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19年。
  • 【发布时间】2021/1/6 10:19:38
  • 【点击频次】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