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者】 隆 燕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在音乐教育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条件差、师资缺乏、教师专业素质欠缺、教学手段落后和意识观念淡漠等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农村;问题;存在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主要人口都聚居在乡村,但随着二零一二年九月《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加快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实现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平稳健康发展,就需要着力加快提高乡村小学和城市高等教育薄弱院校的教育办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普及义务教育质量,并力求实现全体乡村适龄儿童少年的“上好学”,作为乡村教师的一员,就农村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农村的条件差,他们接触音乐艺术的条件不太好
  在义务教育工作均衡的背景之下,对农村的教育办学要求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音乐课之类的教育仪器和教学也进行了极大的改进和补充,为学生们装备了多媒体,音乐仪器等,但可是会出现经常见不到钢琴,电子琴等教育仪器的使用,很多的老师不会使用导致常年的闲置,教学设备不会使用或者没有完全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农村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因此音乐教学只能占用文化课的教室,教室的面积也相对狭窄,文化课教学比较集中,有时器乐课程也会严重影响其他班级的常规教学。还也会影响音乐教学应有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师资队伍紧缺
  现在的中国农村的老师虽说不象前几年那样缺,但基本上学校里都有专职或兼职的老师。但由于乡村和县城的条件不同,就必然选择了农村教师受到继续教育的机遇也就小很多,而联络、消息的闭塞也使农村教师和县城老师相距就越拉越大。使得乡村音乐老师也没有再创造教学、交流的机遇。音乐专业教师本来就很稀缺,但有时学校由于教学需求的原因,会将专业的音乐教师安排去教语文、数学或者是其他的学科,使其工作重心发生偏移甚至有时候兼任多个学科,分身乏术。需要学习的孩子太多,但是老师太少。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这是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一种普遍问题,在中国某些贫困山区,原先不说能有多少电视、录音器、管风琴等,就连像样一点的课桌椅都成问题,都是社会普遍存在的。
  三、教师专业素质欠缺
  当前,大多数乡村音乐教师综合技能较差。年轻教师虽然其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其教学经验还有待充实。年长的一些教师教学思想观念陈旧,专业面狭隘,教学方法固话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很多的音乐课是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这些老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理论学习。对音乐理论,音乐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都是知之甚少,而且因为老师水平的限制,有的学校将音乐课上成唱歌课程,对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完全不做规定,严重抑制着学校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四、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乡村教学条件的落后和教学资源的紧缺,很多的老师基本没有外出参加学习的机会,培训途径少,学校平台搭建不够,开展交流不足,加上平时日常的工作量比较大,很多老师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致使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养成。音乐课资源常常被人挤占、挪用;而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绩效评估也从来都不会触及到音乐这种常人眼里的“副课”,使得乡村小学校的音乐教育经常陷入了一个无人管、无人学、无人教的窘迫局势。也就是说,从外部环境来说,音乐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学生对常规课程的“调味剂”,并没有应有的时效性、实用性与真实性。从内容上来看,很多的乡村音乐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仅仅使用了一本教材或是一个喉哝,而这样的课堂表现形式比较单调,不但很难实现老师理想的教学目标,更无法培养的音乐学习兴趣。很多中小学生都没有按教材完成音乐课程,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边远贫穷的地区。一些地区声乐课是“口传心授”,声乐课成了流行的“演唱课”,对歌唱的教学内容也不加甄别。乡村音乐教育的这个流行的"演唱课",确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致使中小学生、老师无休止地寻找流行乐曲里的普通曲目,致使学习者中形成一大批“追星族”。他们唱着普通曲目,心理上感受到了某种满足感,声乐老师因为中小学生的这些“满足感”而忽略了对中小学生开展声乐基础知识和技能、音乐欣赏能力的教育,使乡村中许多学习者不懂得歌谣的基础知识,不识谱,不懂得《国歌》的词、曲作家究竟是谁。这也就是声乐教学中的悲哀之处。而乡村学子所缺乏的并不是对音乐的兴趣,缺失的是正规的教育引领。
  五、意识观念淡漠,重视程度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普遍对音乐教育的关注水平程度还不够,所以很多中小学校表层上都主张实行综合性素质教育,但实际把要求成绩和升学率作为了中小学校里唯一考核教师的目标,有的学校领导甚至觉得声乐班可有可无,教师也觉得可上可不上,而乡村小学的教师与父母却对音乐教育,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缺乏一种深入的了解,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使音乐教师也逐渐变成了不被人重视的对象。
  学校老师对音乐教学的关注程度也很欠缺。有些老师是想要放松一些被很多作业弄得很紧绷的神经,也有些老师是要用音乐课宣泄一些情感。这样,若音乐老师常常为课堂纪律而发愁;若课堂气氛过于"活",有的学生趁机"捣乱"从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若音乐老师过于严厉又使氛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不参与或配合,音乐老师就演出了独角戏,并直接危害着教学。
  可想而知,有了这许多问题,乡村学校音乐教学的成效就可想而知了。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有不少问题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例如课本难度较大,并不适应乡村学生,以及关于课本我们怎么取舍;新课程对老师和学校都是一个挑战,对教师和学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学校与地方政府的限制,以及消息的闭塞都是学校进行新课程实践中的主要障碍所在;同时进行音乐教育还必须需要相应的费用,尤其是对乐器、音响仪器等的配备所需要的费用也相当可观。这对教育经费原本就不足的乡村中学也是一项巨大的经济困难。
  我们国家的农村音乐教育以上的这些看法。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身为其中的一个人,我更要切身为之而奋斗,并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力争做为一个更好的音乐老师,我相信,通过我们和社会的努力,乡村音乐的教育面貌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尚晓丹,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18年。
  • 【发布时间】2021/11/28 19:57:12
  • 【点击频次】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