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作者】 赵晓东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七宝寺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教育做好中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十分重要,可以说只有紧抓中学青少年的道德法治教育,才能保障初中教育在树立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有效性,才能为国家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输送具有正确价值观与判断力的合格人才。以下本文就从具体方面对该课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初中法治教育的背景
  学校是承担着青少年教育责任重要场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步入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殊阶段,其认知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都已经由了很大提高,而且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中,这一阶段属于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思维判断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这就使得初中时期的青少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同时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话也存在质疑和反叛思想,不会全盘接受,如果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非常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初中教育当中将针对青少年的法律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去抓,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与道德水平,大力开展普法知识宣传与道德价值观宣传,是做好初中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键问题。
  二、初中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道德和法律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法律是外在的约束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防止人犯错误,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而道德属于内在的约束力,通过了解道德,掌握道德,拥有道德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和价值观,能够拥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自身的认识水平来控制自己不参与非法行为,不支持非法活动。因而道德和法治是一体两面,都是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途径。通过在青少年中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哪些行为属于错误的,危害他人与危害社会的,从而避免无意识地去触犯禁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或支持违法行为。而通过道德教育可以让青少年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积极的,从而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是非判断力,能够有效鉴别社会上的负面现象与违法行为,形成对此类行为的内在评价判断约束能力。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基础与行为准则。而初中法治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在于此。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一)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根本上讲属于一项思想教育,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牢记教材上的有关概念知识,而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何为法治,法治的精神和目的、意义在哪里?何为道德,道德的作用都有哪些。因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教材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采用填鸭式地教育去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概念知识,而应当从认知与理解入手,通过教材资源地合理利用使得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法治与什么是道德。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解释与阐述,可以使用浅显易懂地语言把教材资源的书面化语言转化为可以让学生直观理解的口语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中学生平时常常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现象进行法治与道德的概念讲解,让学生通过结合现实来对比法律道德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专业化内容。教师也可以脱离开教材结合一些法制教育方面的案例,通过对案例实施分析,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就案例的定性,意义进行深度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事务在道德和法律层面应当怎样去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法律,认知道德,认识道德和法律的意义。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道德法治
  学习方面的内在动力以往的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往往不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深入设计,照本宣科,把教材内容读给学生去听。这种模式的教学跟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并无本质上到区别。要提高初中法治与道德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因其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与学习兴趣,对于道德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动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初中法治与道德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大量应用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与现象研究来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与了解法律道德知识。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道德法治学习方面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先接触现象,再把现象放到法律和道德层面去思考判断,从而培养其法律意识与道德判断力。这样更容易起到提高学生法律认知水平的积极效果。
  (三)合理设计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
  法律与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地知识性教学,学生即便是把教材全文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所有的字面内容,如果不真正理解法律的精神与意义,道德的作用与原则,以让无法真正起到通过课堂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思想水平与道德水平的作用。因此对于初中法治与道德教育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不应采用一般的以作业完成情况或考试方式来进行学生法治与道德学习成绩优劣的评价方式,而应当建立一种更为合理,更能够反映学生法治认识能力与道德理解力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以学生在法治道德知识地课堂学习综合表现以及对有关法律案例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来评价其学习成绩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对法治与道德内容一点不感兴趣,不会从法律与道德角度去正确分析认知客观现象,其法律与道德水平也必然是低下的。所以通过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的法治与道德评价才能更好地观察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也才能更好地发现法治与道德教育工作在实际效果上存在哪些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重要的针对初中阶段青少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培育的教育工作,其对于构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一些教育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工作的一些实践内容就该课题进行了探讨,受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是概括性的,不够全面的,不过希望能抛砖引玉,通过对课题探讨为我国初中法治道德教育的理论发展与教学水平提高提供参考与帮助。
  • 【发布时间】2021/4/6 16:57:18
  • 【点击频次】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