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者】 王元平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火花计算机世界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寓德育于小学数学之中,这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仔细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就会发现,教材的许多地方都蕴涵着德育内容,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尊师爱生情感的培养,美的情操的陶冶等等。这些德育内容与具体的数据相结合,以优美的主题图呈现,对初谙世事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一领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实施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少教师已潜心研究此事,如寿春风的《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费伟平的《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李家宝的《试论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程礼辉的《初探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周林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生做人》、王之华的《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初探》等等。通过对上述研究论文的分析整理,我们发现一线教师对数学德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创设中渗透德育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和蔼的目光、慈爱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不断建立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教师不再是主观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一起游戏,一起交流,其乐融融。师生对话是十分平常的,但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却有着多层内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它追求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多元互动、对话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体验。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三)利用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德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四)在讲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中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我国的发明创造,如“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以及我国历史上祖冲之的辉煌成就,等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雄心壮志。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做法可以说是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部分数学老师身上仍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误区。误区一:部分数学教师仍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什么德育可以渗透。误区二: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这些教师不顾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生搬硬套一些德育名词进行说教、灌输,有的还外加许多教材之外的德育内容,滔滔不绝地进行分析、讲解,以致于本末倒置,严重降低数学课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性和思想性是相互统一的,寓德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能的。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坚持将德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结合教材内容——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重点
  我们应该明确,数学课中的德育是有机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教学,更不能喧宾夺主地外加许多德育素材,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因而,数学课中的德育内容因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来决定。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样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挖掘生活素材——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难点
  挖掘生活素材渗透,需要数学教师多观察生活,尤其要用数学的眼光、德育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德育问题。在多观察的同时要注重积累,随时记录观察所得,为数学教学准备素材。另外,要注意避免非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发生,要注意在选择生活化的数学素材时,不要选择一些“过去”的生活内容,不要选择一些远离学生实际的生活内容。在教学数学第一册几个与第几个时,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观察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说:“排着队买冰淇淋。”接下去我再让他们看情境图,问:“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齐声回答说:“小胖插到了队伍中间。”借此机会,我就问学生:“小胖这样做好不好?”学生都说不好。我接去又问:“为什么说他不好?”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不守纪律的表现。”有的说:“这是自私的表现。”还有的说:“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短短的几句话,让学生懂得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应该自觉遵守纪律,得到了很好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是对常规教学的一种补充,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将会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21/4/6 17:01:38
  • 【点击频次】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