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方法

 

【作者】 徐舒婷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李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就像学习语文一样,我们要从小打好底子,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健步如飞。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策略。
  一、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相关理论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基于自己的文字等印刷符号识别能力、阅读图式,从阅读材料中辨识作者预设的信息、建构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自我理解的语言与心理认知行为。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运用真实任务教学方法,整合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在课外充分精深阅读(即:精读),形成新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在课内进一步引导阅读能力的广度学习(即:泛读),强化深度学习获得的新的阅读能力;努力实现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泛读教学的目的包括语言知识学习目的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目的两个方面,而阅读能力教学又包括宏观阅读能力和微观阅读能力两个层面。可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语言知识学习+宏观能力培养+微观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我们应把小学英语泛读教学的真实目的,明确包含语言学习目的,这样才可能通过课外泛读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因此,除了语言知识学习外,以泛读为主阅读教学的宏观阅读能力培养就应该引导小学生建构理解英语材料的心理图式;而微观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把所学语言运用到真实语言生活中去。
  二、英语故事阅读策略及具体方法
  (一)课内外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通过故事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在课内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减少了大量时间用于生词的学习,提高故事阅读的效率。方法一:授之以渔,小学英语故事阅读策略及具体方法初探刚开始学习阅读材料时,学生的阅读经验与方法比较缺乏。如在《Cinderella》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利用开始上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阅读中将生词画出,告诉学生解决生词除了查字典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图片和故事情节上下文的推理,猜出生词的含义,实在猜不出来的或没有把握的才查字典。方法二:领悟语意随着学生阅读内容的增加,处理阅读材料中新的语言知识的能力也在不断改善和发展。如在《The Happy Prince》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尽量不查字典,采用以下6种方法方法来猜测生词的含义:1.Learnoutsideschool(校外学的);2.From the pictures(根据图片猜出来);3.From the context(根据上下文猜出来);4.From the words and the pictures(根据图文的结合);5.Two Three-skill word(生词是课文中出现过的二会或三会单词);6.Make a wild guess(瞎蒙)。
  (二)建立故事语法图式,培养宏观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故事语法的图式,让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核心内容有整体理解,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宏观阅读能力。方法一:逐步深入在《The Happy Prince》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Discuss whether the Princeis happy or sad and make the sequelsof the story.”的运用任务,围绕任务的展开,在任务的呈现阶段,教师可向学生提出“Are you happy when you get lucky money/when you can,t see anything/when you do some English reading/when youdie/when you play games?”等一系列问题,在师生交流间逐步加深学生对“happy”的理解程度,初步引导学生建构心理图式。方法二:由此及彼在《Pinocchio》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讲故事竞赛”运用任务,教师先请学生根据图片复述现行教材中《狼来了》的故事,点出主题:说谎话必将受到惩罚。由此引出本课另一个因说谎话而受到惩罚的孩子———Pinocchio(匹诺曹),这个环节不仅有效地检查了学生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有机联系,引出本课的阅读内容。接着,教师开始提问题:“What’s the boy’s name?Where is he from?What’s the story about?Where does Pinocchio decidetogointo?”等,这样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故事的核心内容,建构了用英语思维的语法故事。方法三:片段分解在《AliBabaand the fortythieves》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全篇故事划分为三大块:一、阿里巴巴如何变富?二、他的哥哥如何跟踪他并进入洞穴取宝?三、阿里巴巴的结局如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课外时间自己充分阅读,而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则根据故事的进程,用学生喜欢的影碟片导入,最后到阿里巴巴找到宝藏。教学开始展示了两个兄弟的图片,出现衣衫褴褛的阿里巴巴,提问“AliBabaispoor.Butthen he becomes rich.Why?”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尔后教师依据故事发展情节,提问“Ali Baba becomes rich.Hisbro the risvery strange.He decides to find the reason why his brother becomes rich.”导入哥哥进入洞穴不能出来的情节。哥哥被杀,阿里巴巴有没有被杀?进入第三环节教学,教师又问“The thieves kill Cassim.Does the story end?No.Who saves AliBaba?”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可问:“AliBaba and Cassimdo the same things.But the end is different.Why?And this is what the story tells us.这样可达到本课的运用任务;讨论“What does this story tell us?”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兴趣到理解故事情节,再到达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步构建该故事的语法图式。方法四:分享交流在《The Cricketon the Hearth》的学习中,教师将故事分成两个部分来教。前部分通过问题“Who is the strangeman?”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在最后一个问题巧妙设计悬念让学生有继续往下学的欲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学习,学会如何从文中捕捉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阅读。同时还培养孩子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分享学习乐趣,交流思想以达到构建心理图式的目的。
  (三)设计运用任务,培养微观阅读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设计综合性运用任务,培养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微观阅读能报告,又抽出时间开展充分的研讨。在这基础上,让教师们发言,以至上台作深化主题的报告,激发教师们自己的思考;让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爱好实践,展示自己的风格,提供教师们发挥特长的机会;在培训中,其他参与者一起促优去劣,实现了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互教互学,多向互动。尽管这样培训花费的时间长,但教师在参与过程中,深化了思考,展示了智慧,促进了自己的个性成长,也真正提高了效益。
  几年的探索实践,丰富了培训的模式,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培训者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但是我们这种实验还是粗浅的,如何科学有效地培训教师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更希望广大的专家和教师一起来研究、探索和实践。
  • 【发布时间】2021/4/6 17:02:55
  • 【点击频次】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