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 ;
【正文】 研究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其意义在于更深入地剖析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与特征,找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从理论上为二者的整合找出合理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从而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效果,同时更好地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进行。
一、研究成果与实践现状
教育部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相关规定出台之后,学术领域和各地教育一线都纷纷投入到了研究当中,而对这一课题的实践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也纷纷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元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之道。
二、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误区
(一)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有不少教师凡事都依靠网络解决,以至于养成了遇到问题就找“网老师”的习惯,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宝贵资源,从而导致学生也缺乏处理其他资源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
(二)课件使用不当
目前,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往往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于不顾,一味地在课件上下功夫,结果成了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
(三)课堂控制欠缺灵活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按照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预先制作出来的。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它的内容和演示过程就被定型,不便于更改。在课堂上,教师只能被动地按照固定的程序逐次演示教学内容,而不能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灵活控制演示内容和演示程序。
(四)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失衡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抱着“宁滥勿缺”的心理,不顾教学内容,滥用多媒体,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任学生自己学习,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虽然采用了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课程的教学,但是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一令一动”,过度约束学生的学习。这是以“新”的名义来从事“旧”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按部就班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应适度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信息表现形式多样、交互性活动和学习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这表明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课程所用,以其为教学服务。而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亦表明信息技术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必须尊重语文课程的品质,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注重信息的人文整合,关注语文自身的工具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二)信息技术是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
诚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有用,但是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辅助教学,而非教学的根本内容。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因而在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上,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内容和形式的位置颠倒,滥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更不能只重视教学的形式,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课堂上如果学生、老师都围着多媒体运转,那必定是失败的课堂。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提高课堂效果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为目标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情并茂,直观形象,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公开课、竞赛课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的重要依据。教学形式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应该从目标着眼,从内容着手,从教学需要出发,合理地选用多媒体。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与三维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往往有些教师把精力都投入到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使用精致的课件上,而忽视了新课改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
四、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受到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主要向着高效能的趋势发展,通信技术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方向发展,而5G时代的到来也将促成媒体的融合。
(二)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发展
1.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在于:一是可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如视觉和听觉;二是可以提供超越人的感官系统的信息,使信息的表达更加直观;三是具有强烈的通感性,可以即时实现人的不同感觉之间的交换与交流。
(1)电子阅读设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这种新型的电子阅读设备具有容量大、方便携带、节省纸张、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很受现代社会的推崇。
(2)手写板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都有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而且,小学语文作为中国学生母语文化教育的启蒙阶段,汉字的正确书写是很重要的部分。
2.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根据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促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是资源共享,二是自主学习,三是远程教学。
(1)资源共享。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在这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又往往需要涉猎大量的课外知识,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资源信息库作为语文学习的支撑。网络的信息量之丰富,无出其右。
(2)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的精髓之一便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更深一层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正确的指导下,将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宽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借助手机书城,基本可以实现个人书包、阅读搜索、图书连载、在线阅读和打包下载阅读、上传图书、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成果与实践现状
教育部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相关规定出台之后,学术领域和各地教育一线都纷纷投入到了研究当中,而对这一课题的实践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也纷纷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元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之道。
二、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误区
(一)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有不少教师凡事都依靠网络解决,以至于养成了遇到问题就找“网老师”的习惯,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宝贵资源,从而导致学生也缺乏处理其他资源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
(二)课件使用不当
目前,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往往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于不顾,一味地在课件上下功夫,结果成了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
(三)课堂控制欠缺灵活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按照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预先制作出来的。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它的内容和演示过程就被定型,不便于更改。在课堂上,教师只能被动地按照固定的程序逐次演示教学内容,而不能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灵活控制演示内容和演示程序。
(四)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失衡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抱着“宁滥勿缺”的心理,不顾教学内容,滥用多媒体,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任学生自己学习,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虽然采用了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课程的教学,但是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一令一动”,过度约束学生的学习。这是以“新”的名义来从事“旧”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按部就班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应适度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信息表现形式多样、交互性活动和学习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这表明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课程所用,以其为教学服务。而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亦表明信息技术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必须尊重语文课程的品质,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注重信息的人文整合,关注语文自身的工具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二)信息技术是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
诚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有用,但是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辅助教学,而非教学的根本内容。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因而在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上,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内容和形式的位置颠倒,滥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更不能只重视教学的形式,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课堂上如果学生、老师都围着多媒体运转,那必定是失败的课堂。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提高课堂效果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为目标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情并茂,直观形象,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公开课、竞赛课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的重要依据。教学形式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应该从目标着眼,从内容着手,从教学需要出发,合理地选用多媒体。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与三维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往往有些教师把精力都投入到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使用精致的课件上,而忽视了新课改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
四、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受到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主要向着高效能的趋势发展,通信技术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方向发展,而5G时代的到来也将促成媒体的融合。
(二)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发展
1.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在于:一是可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如视觉和听觉;二是可以提供超越人的感官系统的信息,使信息的表达更加直观;三是具有强烈的通感性,可以即时实现人的不同感觉之间的交换与交流。
(1)电子阅读设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这种新型的电子阅读设备具有容量大、方便携带、节省纸张、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很受现代社会的推崇。
(2)手写板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都有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而且,小学语文作为中国学生母语文化教育的启蒙阶段,汉字的正确书写是很重要的部分。
2.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根据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促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是资源共享,二是自主学习,三是远程教学。
(1)资源共享。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在这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又往往需要涉猎大量的课外知识,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资源信息库作为语文学习的支撑。网络的信息量之丰富,无出其右。
(2)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的精髓之一便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更深一层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正确的指导下,将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宽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借助手机书城,基本可以实现个人书包、阅读搜索、图书连载、在线阅读和打包下载阅读、上传图书、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 【发布时间】2021/4/6 17:11:22
- 【点击频次】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