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重视现代林业营林生产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植树造林能有效的保持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营林造林的意义,分析了营林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林造林;意义;管理;可持续发展
1、营林造林的意义
1.1植树造林对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树造林能有效的保持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我国的林业对生态功能的调节工作较弱,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树木利用其庞大的根系能有效的对土壤进行固定和地下水进行储存,这样就能将土壤中的水分进行固定,对水土进行有效的保持。风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田园和房屋具有重大的损害,通过防护林的营造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较弱风的速度,在防护林中种植适量的草皮能减少风的沙含量,对防风固沙起到良好的作用。
1.2植树造林对经济的作用
林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药材、水果,家具都是林业产品。例如长白山林区,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红松、柞树、水曲柳、黄菠萝等众多树种。长白山区有植物资源2300多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有900多种。能入药的植物870余种,能使用的200多种。可供酿酒使用的山葡萄、五味子、越桔、山楂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林业作为生态组成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2、营林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健全的营林造林的机构,营林造林是对技术有很高要求,对营林造林的工作者有很高的责任心的要求,由于工作和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营林人员多数已经调离了原岗位。现在营林造林工作者一般是比较年轻的新人,现场实践经验比较少,专业技术掌握的不够扎实。现有的工作人员,工区长,技术员,甚至主管厂长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营林队伍的严重断档,不能满足营林造林工作的需要。
(2)缺乏检查监督机制。营林造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短期可能看不到工作成效。这就需要营林造林者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进行工作,应该将营林造林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基础地位的不稳定。由于木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林场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林场采伐,而忽略了孕育,没有落实以营林造林为基础的建设方针。由于林场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在幼林抚育的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作业条件十分的艰苦,育林工作者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是育林工程的重要问题。
(4)随着我国对林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林业发展已取得很好效果。但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林业科技发展较慢,林业的科技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林业局推广的科技项目中,有关营林方面的很少。随着时代对育林要求的不断改变,我们要不断完善育林过程。不能一成不变的执行传统制度,要根据当地实际和育林水平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定,从而规范育林过程,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
3、如何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切实抓好种苗生产工作
树苗的培育工作是育林的基础,种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后期林木的生长质量的好坏,高质量的树苗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因此,树苗的管理是育林成败的关键所在。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培育高产、抗病的优质树苗,加快树苗的选育。同时还要加快优良树种的推广力度,必要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对优良的树种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加大优良树种的种植范围。要根据地域条件的限制对育苗工作进行详细划分,在东北地区要培育抗寒的树种,提高营林育林的成活率。
3.2优化营林造林经营方式
科学集约经营是提升营林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林业经营方式从传统粗放走向现代集约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也是提高营林造林质量的方法。首先要加大机械化利用程度,营林造林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机械化的营林造林能提高育林速度和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林木成活率。其次,育林完成后还要重视后期管理工作,若不及时对林木进行后期管理,林木的成活率会明显降低。营林造林后期管理包括引水喷灌、配方施肥、抚育间伐、修枝整形等工作。第三、通过科学的种植实现林下利用和复层林经营。比如长白山林区的林下利用工作做得就比较有成效,利用林下阴暗,潮湿的特点可以种植菌类植物。利用植物的高度差,种植复层林,增加了林场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第四、推行营造林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种苗培育、加强营林造林质量监管工作,促进营造林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3.3积极破解营林造林工作中的新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不断重视,人们对造林工程认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社会在植树造林的上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森林资源出现快速增长。在当前形势下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营林造林的管理工作。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不能将造林看做成为一种商品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在社会造林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林业的职能管理部门更应该重视林业管理,协调好造林、管理、发展三者间关系,实现造林面积的快速增加。
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环境意识的提高,造林已不只是林业部门的事,而是全民参与的工程,林业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机构,要加强造林服务质量。及时提供准确的动态林业信息和相关培训技术,使人们能更加准确的掌握林业知识和我国林业的现状。通过育林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树苗成活率,提高社会对造林的积极性、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营林育林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科技育林的运用,提高育林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在育林过程中能按照相关规划执行育林。营林造林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能促进林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环境的改善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一斌.在营林造林过程中的管理措施[J].农林论坛,2011.
[2]于炳芳.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探讨[J].农林科研,2013.
[3]吴鹏.东北地区营林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林业,2012
关键词:营林造林;意义;管理;可持续发展
1、营林造林的意义
1.1植树造林对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树造林能有效的保持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我国的林业对生态功能的调节工作较弱,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树木利用其庞大的根系能有效的对土壤进行固定和地下水进行储存,这样就能将土壤中的水分进行固定,对水土进行有效的保持。风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田园和房屋具有重大的损害,通过防护林的营造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较弱风的速度,在防护林中种植适量的草皮能减少风的沙含量,对防风固沙起到良好的作用。
1.2植树造林对经济的作用
林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药材、水果,家具都是林业产品。例如长白山林区,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红松、柞树、水曲柳、黄菠萝等众多树种。长白山区有植物资源2300多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有900多种。能入药的植物870余种,能使用的200多种。可供酿酒使用的山葡萄、五味子、越桔、山楂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林业作为生态组成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2、营林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健全的营林造林的机构,营林造林是对技术有很高要求,对营林造林的工作者有很高的责任心的要求,由于工作和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营林人员多数已经调离了原岗位。现在营林造林工作者一般是比较年轻的新人,现场实践经验比较少,专业技术掌握的不够扎实。现有的工作人员,工区长,技术员,甚至主管厂长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营林队伍的严重断档,不能满足营林造林工作的需要。
(2)缺乏检查监督机制。营林造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短期可能看不到工作成效。这就需要营林造林者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进行工作,应该将营林造林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基础地位的不稳定。由于木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林场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林场采伐,而忽略了孕育,没有落实以营林造林为基础的建设方针。由于林场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在幼林抚育的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作业条件十分的艰苦,育林工作者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是育林工程的重要问题。
(4)随着我国对林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林业发展已取得很好效果。但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林业科技发展较慢,林业的科技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林业局推广的科技项目中,有关营林方面的很少。随着时代对育林要求的不断改变,我们要不断完善育林过程。不能一成不变的执行传统制度,要根据当地实际和育林水平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定,从而规范育林过程,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
3、如何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切实抓好种苗生产工作
树苗的培育工作是育林的基础,种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后期林木的生长质量的好坏,高质量的树苗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因此,树苗的管理是育林成败的关键所在。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培育高产、抗病的优质树苗,加快树苗的选育。同时还要加快优良树种的推广力度,必要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对优良的树种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加大优良树种的种植范围。要根据地域条件的限制对育苗工作进行详细划分,在东北地区要培育抗寒的树种,提高营林育林的成活率。
3.2优化营林造林经营方式
科学集约经营是提升营林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林业经营方式从传统粗放走向现代集约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也是提高营林造林质量的方法。首先要加大机械化利用程度,营林造林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机械化的营林造林能提高育林速度和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林木成活率。其次,育林完成后还要重视后期管理工作,若不及时对林木进行后期管理,林木的成活率会明显降低。营林造林后期管理包括引水喷灌、配方施肥、抚育间伐、修枝整形等工作。第三、通过科学的种植实现林下利用和复层林经营。比如长白山林区的林下利用工作做得就比较有成效,利用林下阴暗,潮湿的特点可以种植菌类植物。利用植物的高度差,种植复层林,增加了林场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第四、推行营造林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种苗培育、加强营林造林质量监管工作,促进营造林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3.3积极破解营林造林工作中的新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不断重视,人们对造林工程认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社会在植树造林的上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森林资源出现快速增长。在当前形势下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营林造林的管理工作。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不能将造林看做成为一种商品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在社会造林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林业的职能管理部门更应该重视林业管理,协调好造林、管理、发展三者间关系,实现造林面积的快速增加。
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环境意识的提高,造林已不只是林业部门的事,而是全民参与的工程,林业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机构,要加强造林服务质量。及时提供准确的动态林业信息和相关培训技术,使人们能更加准确的掌握林业知识和我国林业的现状。通过育林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树苗成活率,提高社会对造林的积极性、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营林育林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科技育林的运用,提高育林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在育林过程中能按照相关规划执行育林。营林造林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能促进林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环境的改善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一斌.在营林造林过程中的管理措施[J].农林论坛,2011.
[2]于炳芳.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探讨[J].农林科研,2013.
[3]吴鹏.东北地区营林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林业,2012
- 【发布时间】2021/4/6 17:13:32
- 【点击频次】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