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浅谈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当前中小学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并且阅读在实践中逐渐走向课程化。相比于单篇文章,整本书阅读能带领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不能仅仅推荐阅读书目,放任学生自由阅读,而应持续关注学生阅读的整个过程,有机渗透阅读策略,营造阅读的氛围。拟从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推进、测评与延伸三方面入手,具体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一、改善阅读大环境.端正阅读态度
要改变当前阅读片段化和快餐化的现状,首先要从上而下营造良好的阅读大环境。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完善整本书阅读的制度,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仅是在课程标准上明确课时、学分,更应该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还应该落实到高考大纲里。这样,学校和老师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家长也才会真正和学校形成合力。有了良好的阅读大环境,还需要学生端正阅读的态度。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自己的阅读喜好和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也会影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态度。因此,我们还需要花些时间让学生充分认识整本书的阅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辅于一定的阅读兴趣激发和阅读习惯培养。
二、学会阅读方法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指导,不能只是机械地诠释文本的中心,摘抄等等。老师也有必要做更多的总结,理解书中细微之处的相关含义,体察书中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不放弃每一个句子的深入挖掘。真正的阅读方法不是用工具化、形式化的方式来解释文章,而是对文章意义进行具有个人色彩的归纳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抛开心理预设,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来进行,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方法。只有找到文章中的一些人物细微的动作、语言,并对其反映出的人物心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为文本更深入的学习提供帮助。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任务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比如要求各位同学做思维导图,梳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找出最喜欢的情节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通过这样一系列由浅入深、深浅皆宜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希望通过老师布置引导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探索中学习。每个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因此,他们在总结他们的阅读观点时,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感。我于是要求全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教师在整个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或相互回答,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精选角度,引发阅读期待
整本书阅读的导读应当避免枯燥、程式化的讲解,教师可以选择新颖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比如,可以从封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书名、作者、插图等,通过观察精美的封面来获取信息,预测故事内容;可以从书中的精美片段入手,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来进入阅读情境;也可以设置悬念,先概括前面的情节,在故事转折、矛盾冲突加剧处戛然而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情节走向以及人物的最终关系,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等。
四、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对于而不学则殆。对于阅读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阅读而不去思考,说明你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质疑。整本书的阅读要坚持原生态阅读,批判性理解和转化性写作三条基本策略。所谓原生态阅读,就是读者直接对文本进行解读,理清文章的关系脉络等;批判性理解是在读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提出疑问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阅读来解决疑惑的过程。
五、阅读过程评价,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问题
初中语文对整本书阅读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见解、态度、表现等,这些是靠考试难以测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展示型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但要谨记,评价不是简单地给个等级,判个分数,下个结论,而是要对学生的阅读质量做出判断,找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和指导。例如,《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就可以对学生采取“展示型评价”和“成果性评价”。“展示型评价”需要教师走进课堂检测学生对于《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的情况,笔者在《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是就采用了学生汇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整合能力以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成果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看学生《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名著赏析等资料来看学生的阅读成果,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更有意义,才更吸引人,更有生命力。
期待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我们能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创新的、恒久的路来,让我们跟孩子们一起阅读,让我们的“整本书阅读”的课堂生出更加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一、改善阅读大环境.端正阅读态度
要改变当前阅读片段化和快餐化的现状,首先要从上而下营造良好的阅读大环境。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完善整本书阅读的制度,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仅是在课程标准上明确课时、学分,更应该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还应该落实到高考大纲里。这样,学校和老师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家长也才会真正和学校形成合力。有了良好的阅读大环境,还需要学生端正阅读的态度。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自己的阅读喜好和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也会影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态度。因此,我们还需要花些时间让学生充分认识整本书的阅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辅于一定的阅读兴趣激发和阅读习惯培养。
二、学会阅读方法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指导,不能只是机械地诠释文本的中心,摘抄等等。老师也有必要做更多的总结,理解书中细微之处的相关含义,体察书中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不放弃每一个句子的深入挖掘。真正的阅读方法不是用工具化、形式化的方式来解释文章,而是对文章意义进行具有个人色彩的归纳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抛开心理预设,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来进行,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方法。只有找到文章中的一些人物细微的动作、语言,并对其反映出的人物心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为文本更深入的学习提供帮助。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任务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比如要求各位同学做思维导图,梳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找出最喜欢的情节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通过这样一系列由浅入深、深浅皆宜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希望通过老师布置引导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探索中学习。每个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因此,他们在总结他们的阅读观点时,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感。我于是要求全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教师在整个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或相互回答,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精选角度,引发阅读期待
整本书阅读的导读应当避免枯燥、程式化的讲解,教师可以选择新颖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比如,可以从封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书名、作者、插图等,通过观察精美的封面来获取信息,预测故事内容;可以从书中的精美片段入手,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来进入阅读情境;也可以设置悬念,先概括前面的情节,在故事转折、矛盾冲突加剧处戛然而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情节走向以及人物的最终关系,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等。
四、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对于而不学则殆。对于阅读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阅读而不去思考,说明你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质疑。整本书的阅读要坚持原生态阅读,批判性理解和转化性写作三条基本策略。所谓原生态阅读,就是读者直接对文本进行解读,理清文章的关系脉络等;批判性理解是在读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提出疑问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阅读来解决疑惑的过程。
五、阅读过程评价,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问题
初中语文对整本书阅读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见解、态度、表现等,这些是靠考试难以测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展示型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但要谨记,评价不是简单地给个等级,判个分数,下个结论,而是要对学生的阅读质量做出判断,找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和指导。例如,《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就可以对学生采取“展示型评价”和“成果性评价”。“展示型评价”需要教师走进课堂检测学生对于《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的情况,笔者在《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是就采用了学生汇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整合能力以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成果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看学生《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名著赏析等资料来看学生的阅读成果,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更有意义,才更吸引人,更有生命力。
期待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我们能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创新的、恒久的路来,让我们跟孩子们一起阅读,让我们的“整本书阅读”的课堂生出更加别样的精彩!
- 【发布时间】2021/4/6 17:23:40
- 【点击频次】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