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微信平台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作者】 周芳梅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之一,有效的作业设计在中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微信影响着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师生关系等,微信的出现对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数学教师如何在微信环境下进行作业设计与实施,不仅可以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环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当前学生数学作业质量严重下降,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研究如何布置多样化数学作业,让学生更加乐于去完成作业,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微信平台;多样化;探究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课业负担过重是指学生承受的课内外功课、作业及考试的压力过重,主要指教师违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要求,布置过多作业,导致学生学习的持续时间过长,投入精力过多,学习过程单调、沉闷、枯燥等。初中数学作业实施的过程包括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检查、作业评价和反馈四个阶段。以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将微信环境下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设计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改进,最终对微信环境下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应用方案提出建议,并得到微信环境下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实施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一、利用微信平台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在唯“应试教育”办学思想影响下,多数中小学校为求升学率,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之外,仍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还有些教师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给学生布置大量性质和类型上都相互重复的练习题,或者是一些惩罚性的作业,凡此种种将学生“淹没”在作业中的模式易让学生在精疲力竭之余产生抗拒学习,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心理健康和禀赋发展。教师应承认学生在才能上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特长利用微信平台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达到减“形”增“质”的目的,尽量避免课后作业一致的“形式”,减少重复训练,提高作业的“质量”。具体依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分层设计布置课后作业。对于课堂内容掌握较弱的同学则以书本呈现的内容为主;学而有余者,要求在理解基础上以运用为主。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作业量少了而收效更大了。
  二、利用微信平台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教育实践证明,及时适当的教学反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预见性,提升教师反应的灵敏度,调节教学进程,减少学生后继学习的障碍。传统的教学反馈形式多样,如上课问答、作业反馈、测验反馈等,但它们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如上课问答只能部分学生进行反馈缺乏全面性;作业反馈、测验反馈时间有滞后。
  (一)“一分钟试卷”法
  近年来,作者受微信的启发,利用“一分钟试卷”法设计了课尾信息反馈表进行教学反馈,并依据此表进行课后作业分层设计。
  “一分钟试卷”法是由美国学者(Partita Cross)帕卡·克罗斯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在形式上,即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用一分钟时间(几分钟也可,视情况而定),利用家长微信群要求学生写一篇概括性的短文,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反馈。在内容上,可以是对问题的回答,如当天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或者教师就某个特定的概念要求学生辨别所学过的最关键的信息;或者教师要求学生指明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中最不清晰的地方。
  如今,中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电脑、高速网络的普及率飞速增长。实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课堂中单向信息传播的低效教育模式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笔者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问卷星”发放问卷。如此的好处:一方面,通过随堂测试实时反馈学生对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分层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反馈信息及时弥补上课的不足,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因材施教,通过互联网手段也可减轻教师对问卷数据录入等繁琐工作。最后,在部署一定规模后,将采集到相当数量的教学过程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将为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科学的教学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可用于教学质量评估和最终达到改善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目标,实现科学的个性化教育。
  新的课后作业设计以来,学生和教师都在经历深刻的变化。较原有的课后作业模式,学生的作业负担得到有效的减轻。其意义并非单纯地减少学生课后作业的数量,其本质乃是从理念上改变传统以量取胜的惯性模式,是对初中数学教学整体水平的促进和提高。
  (二)在线教学法(下转第68页)
(上接第69页)
  在线教学法,就是利用在线教学的即时性,提升作业的设计针对性。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实现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实体教学中,老师布置作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布置的作业要有代表性概括性,一句话式的问答题、链接式的思考题、整张试卷的测试题、整本书的课外阅读等,形式活泼多样,类型五花八门。
  首先我们要承认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和轻松的事情,在线教学中教师通过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群表扬优秀、鼓励进步的方式把老师的肯定传递给学生;也可以把一些优秀作业在群里晒一晒,把某些偶然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名字或者作业的亮点,在群里进行表扬。但要注意,只表扬当下,就事论事,不要提过去的事情;其次,教师可在数学教学中布置知识阅读型作业。比如搭建一个网上阅读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阅读一些数学小故事、概念定律的验证过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实际操作中这类作业应当与传统的书面作业整合在一起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完成枯燥的书面作业同时能够短暂地放松身心,激发其更加持久的学习动力。同时,老师们反馈每天的作业,在线上按时布置,按时批改,批改语也力求有趣别致,个别的问题单独给学生个人指出;共性问题,钉钉直播解答。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群里及时公布作业收交情况,褒扬热情投入学习的学生,希冀起到模范引领功效。
  总之,课后作业设计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的努力。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坚持,也需不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郝圆圆;;互联网+时代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年19期.
  [2]吴丹;;互联网视域下改进初中中数学教学方法[J];中华辞赋;2019年03期.
  [3]万立荣;陈霞;;提高初中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策略[J];现代教学;2016年Z1期.
  [4]许晓芸;试论作业设计的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5]罗明东;;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J];今日教育;2005年12期.
  • 【发布时间】2021/4/6 17:27:40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