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作者】 毛 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充分发挥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优势,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下获得兴趣、思维培养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关键词:小学科学;智慧学习环境;实施;有效
  随着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创建的大力实施,智慧学习环境就成为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创新实践的一种新的教与学实践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学科教学显然运用信息技术方面比先前1.0时代更具有融合深度,典型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不仅是教的工具了,也是学生学的工具了。学生手中的平板成为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一种凭借。在这样的智慧学习环境下,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进行启蒙教育为目的的小学科学教学就迎来了创新实践的春天,学生可以运用平板开展科学探究,可以和教师展开实验对话。这样教与学的实施显然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更具有效性,而且方便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巧用智慧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颠覆性的革命,带给了学生视听方面不曾有过的愉悦体验,能把抽象的、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而直观的动态知识,有利于学生感官与知识深入接触。特别是教师应用智能一体机大屏的导入教学呈现,光影音色的综合刺激作用带给学生的视听冲击,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感官产生求知欲,从而实现学生兴趣的激发并促使他们主体性的形成与释放。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开课导入就激趣的目的。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生活跃,“爱憎分明”,喜欢就参与,不喜欢就不自觉。如果对引入的知识或方式不感兴趣,他们最多也只是佯装学习。这样的状态显然不能与教师达成有效互动。如何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并与教师、学生形成多维互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效,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智慧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的功能优势,大力创设能激趣诱思的教学情境,运用GIF图像、动态视频,加上震撼的音效和绚丽的光线流动,通过交互式的集成,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增加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执教《在星空中》这章节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充分信息技术手段激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进行预习以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对这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探究式教与学,虽然显得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在智慧学习环境帮助下,学生可以在三维软件帮助下近距离体验宇宙的神奇与美丽。实践中,为了使学生体验知识的魅力并向学生展示遥远、神秘和美丽的星空,我们教师就可以巧妙地使用PPT加Flash加C4D软件打造出宇宙并呈现出美丽的星空,以视频和图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感知宇宙,再结合教材上的文本就可以快速理解其内容了,这一过程不仅化抽象为直观,而且还激趣,学生学得快乐有活力。
  二、巧用智慧学习环境,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来源于生活的小学科学教学的许多内容都非常接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但仍不乏一些抽象的知识仍然很难让学生理解,尤其是理论知识。这种知识由于学习困难系数较高,难度较大,常常让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对于这样的难点知识,如果又是我们教的重点,那如果我们采用讲解法加机械记忆方法,效果会很小,而且还会出现一种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的现象,甚至会使他们由此厌倦学习而不乐于科学探究。因此,就小学科学而言,我认为知识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以及基础和拓展的这样几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就具有不同的教学难度,其对应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要体现不同。而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多种工具的使用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小学生通常不喜欢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师纯口头式的讲解,偶尔伴有挂图的直观等,尽管老师讲得很头头是道,甚至口干知燥,但仍不能激发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探究兴趣。如果使用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平板学习,则可以让他们在语音、文本、图形运动等三种形式中看到或听到知识的呈现过程,这样的综合刺激就有助于他们突破学习难点。
  三、巧用智慧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把教学这个结合了千年的词汇分了家——教是教,学是学。但二者分家又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形成一个新的教学系统。实际上,教学的质量不是老师教多少知识,而是学生会接收和理解多少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进步如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在强调教的效率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的效果,特别是知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培养,因为小学科学重在基础,重在科学启蒙,而不是他们要学到多少知识。这一点,我们就可充分发挥智慧学习环境的功能优势,让学生从中受到思维训练。例如,在《面包发霉了》的教学中,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面包的发霉原因以及食用这样的面包所带来的危害。这样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很难理解这是化学反应还是一般生活常识。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本节课知识的教与学,首先在屏幕上呈现一片面包,然后显示两组实验的详细过程,最后在本节的最后一部分进行文字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当时面包发生的变化的情况,这样的直观刺激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并迫使学生从平面到立体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在积极运转中得到了锻炼。
  总之,智慧学习环境给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平台支撑。作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实践者,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工具优势,深度融合学科教学,使其在创新实践的前提下,真正为学生科学启蒙服务,为他们具有良好的探究品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鑫,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
  • 【发布时间】2021/4/6 17:29:09
  • 【点击频次】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