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增强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路径探寻

 

【作者】 邓 瑜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教学设计,增强其有效性是我们为创建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必然准备。实践中,我们应在认真研读教材基础上,加强学情、资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使教学设计内容更丰富,引导策略更优化。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有效性;增强;路径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是高中学生必修的学习科目,是教师肩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任务完成的重要学科。传统教学由于分析讲解多,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实施“教师中心论”实践,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还是开课便讲,从教材始讲到教材末,讲完即授完。这种单一方法,无法创建出高效课堂来,已在实践中早已证明。在导致形成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教学设计未认真进行,而且对教材理解也不透。所以在教学中就采取了这种既简单易操作又经济的教学方法。至于效果,我们还有很多教师从不在自身方法中去反思,考究最初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际上,我们在教研中发现,很多教学设计存在问题,这种作为提效的基石就出现了问题,那后面教学展开,其效果自然也不高就很好理解了。故而,我们有必要探讨教学设计有效性提高增强的实践策略。
  一、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这是我们获得教学高效的必然前提,没有这一步的夯实,课堂上再多努力也提效不见长。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加强揭露式的分析,找出相近的知识点,合理组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传统做法就是一课一教,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一并授完。我认为,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应在单元或章节整体研读中,尽量把相近的知识点进行优化组合,以学生认知为基准,实现逻辑性递增构建,通过这种内容处理,既有利于教学设计的展开,也利于课堂提效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切乎实际需要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流程,这样就可把“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合理实践。在精心设计好了教学内容后,我们还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呈现内容,即多媒体展示时应出现哪些内容。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教师课件展示的内容就是照搬教学设计中的话语或教材上整段语句,这样的做法不仅使课堂呈现信息量过大,而且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特别是思想政治这类似的学科教学,过多呈现的都是文字,密密麻麻,造成学生看课件就成为读文字了,大段大段的文字使学生感受的是枯燥,这是不可取的。有效的做法应把该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件作展示,要么是难以理解的,要么是起补充作用的,做到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本堂课的知识呈现。这是我们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应做到的。
  二、适当补充学校本地资源,丰富教学设计内容
  思想政治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这一性质就说明了必须让生活融合到课堂中来。因此,利用学生身边或学校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传统在“教教材”思想指导下展开是的把教材当唯一的教学凭借的实践,所以很多教师就是据书而教,讲完即可。在新课改指引下,我们践行的是“用教材教”理念,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认为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同一个老师在不同班级上课也可根据实际作教学资源的补充,而且补充的资源可能不同。这样就形成了以班级为对象的教学设计的选择。对于学校的本地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实际来参与选择,使教材上的内容设计与本地资源进行无缝对接,共同起到优化教学内容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可将学校的工人与建筑工地上的工人进行对比,采取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展开。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能为课堂提效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采取案例教学法落实生活化思想,既可丰富课堂信息又可促进学生经验唤醒,提效又育人,能使学生产生对比,只是分工不同,但都在为祖国建设出力。
  三、注重课堂引导优化,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化教为导,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尽量选择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实践的教学方式,重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或探究学放在重要环节中,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占时比重。传统教学设计往往只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忽视学生才是课堂主角的创新实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我们应体现自我引导者角色,尽可能地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选择引导策略,注重其创新或优化,使引导策略更有效地为课堂提效服务。这样设计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自然就会主动创造学生学习的条件,并授予方法,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或合作学。而且,在学生有疑问,在思维困难时,也会主动去点拨,去释疑,让学生拔开思维迷雾而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感。这又是良性循环,促使学生更以主体地位积极学,更能动地发挥主体作用。
  四、增加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设计更符合社会需求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而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上没有具体载体,需要我们有效整合在其中,以达成新课标要求。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就应对教材作深入挖掘,找出负载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学载体,通过精心整合,我们就可在一堂课的范围内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目标了,而这样的设计也就更符合社会需求。例如在设计《满足消费》方案中,就将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整合其中。教学时学生就可获得理性消费的正确认知,这样也就实现了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的了。
  常言说得好,教无定法。其实,设计也没有固定模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作通盘考虑,用心研制教学流程,从激趣入手,创新过程,优化细节,从而设计出高品质的教学方案来。
  参考文献:
  [1]王行成,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路径探寻[J].时代教育,2012年。
  • 【发布时间】2021/5/12 14:57:04
  • 【点击频次】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