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改进美育教学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艺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艺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将就目前农村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究适合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推进农村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建国以来难得的机遇.学校艺术教育与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施途径上,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艺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5%以上的中小学校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若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农村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得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落空。因此,加快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既是学校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如何消除农村学校对艺术教育所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如何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缺乏认识的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校,很多人认为美术课音乐课可有可无,虽然课程表上都安排了艺术课课程,但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平常根本不上课,甚至连个专职的教师都没有。有的学校只重表面,不重内涵;只重视少数特长学生,而不面向全体;只重视比赛和获奖,而不重视日常教学,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诚然,造成人们对艺术教育不重视也是有原因的,升学考试中没有艺术考试要求(中等师范类学校和艺术院校除外),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农村目前对此类人才没有给与足够的的重视,认为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会靠我们这里来培养。总之,农村学校对艺术教育的作用缺乏本质的认识。
(二)资金设备问题。必要的场地设备和器材是开展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虽然近几年学校教育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用在艺术教育上的投资相对较少。目前,广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的需要,很多农村小学不能配齐国家规定的艺术教育设备与器材,配置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无法提供储藏教具、工具、器材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艺术作品的场所,更多的村小学是供教师备课参考的艺术书籍也没有,更别提艺术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资源、设备不足,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师资质量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有的学校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有的学校因为缺少其他学科(非艺术课)的教师,即使有几个专业教师,也被指派教别的学科,使艺术专业专业教师无用武之地。宏观上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的偏差使得艺术课教师自身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等方面造成阻碍了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艺术教师普遍存在上课不上课无所谓,上好课上不好课没关系的错误思想,在工作中也不思进取,因为实际上又是看不到曙光.某些中学的音乐课也只是一个扩音器手机里下一首流行歌,不讲乐理,不练简谱,有时倒也唱得声嘶力竭,红脸粗脖,皆大欢喜!
二、针对上述问题,为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愚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应对
(一)转变认识观念,重视艺术教育。
长期以来,认识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艺术教育尤其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那些“艺术无用论”的观点。
第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对于优化我国的人口素养,优化我们的民族素养,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第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主要内容和途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能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充分发展,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谈不上美育;没有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人的素质就是不全面的.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设备投入,丰富课程资源。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
首先,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艺术教育事业,如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向艺术教育要有所倾斜,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
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农村的情况,克服一些实际困难,应积极开发利用好当地资源进行艺术教育。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社会捐赠,如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
(三)提高教师素质,壮大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应的艺术师资队伍,是学校艺术教育良好发展的保证。
1、有关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对艺术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对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制定相关的激励性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教学,以发展和壮大农村学校的艺术师资队伍。
2、各地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教师师资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学校要为艺术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如进修、考察学习等方面的经费要有所倾斜。
4、学校领导要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上公开课、观摩课、点评课、示范课等以提高教师的素质。
5、学校要尊重艺术教师的劳动,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如在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优先为艺术教师提供机会等。
6、要把对艺术课成绩的考查放到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给艺术教师以压力和危机感,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
(四)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发展。
要想发展艺术教育,必须摈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多形式多渠道的引导学生树立艺术的意识,为学生搭建艺术发展的平台,使他们扩大视野,而这一点需要教育领导部门有计划的开展,方能形成大的气候,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在大环境的养艺舞台里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这一点体现在艺术教学上,尤为重要和突出。
1、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材,用一种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整体化教学手段,创设探索艺术规律,形成能力,发展个性才能。
2、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教师要改变课上“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3、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并创设多种形式,如春节为村民书写春联、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泳、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等,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使师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艺术的魅力并求得社会的认同。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水平、具有农村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充分开发艺术教育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建国以来难得的机遇.学校艺术教育与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施途径上,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艺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5%以上的中小学校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若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农村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得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落空。因此,加快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既是学校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如何消除农村学校对艺术教育所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如何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缺乏认识的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校,很多人认为美术课音乐课可有可无,虽然课程表上都安排了艺术课课程,但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平常根本不上课,甚至连个专职的教师都没有。有的学校只重表面,不重内涵;只重视少数特长学生,而不面向全体;只重视比赛和获奖,而不重视日常教学,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诚然,造成人们对艺术教育不重视也是有原因的,升学考试中没有艺术考试要求(中等师范类学校和艺术院校除外),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农村目前对此类人才没有给与足够的的重视,认为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会靠我们这里来培养。总之,农村学校对艺术教育的作用缺乏本质的认识。
(二)资金设备问题。必要的场地设备和器材是开展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虽然近几年学校教育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用在艺术教育上的投资相对较少。目前,广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的需要,很多农村小学不能配齐国家规定的艺术教育设备与器材,配置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无法提供储藏教具、工具、器材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艺术作品的场所,更多的村小学是供教师备课参考的艺术书籍也没有,更别提艺术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资源、设备不足,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师资质量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有的学校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有的学校因为缺少其他学科(非艺术课)的教师,即使有几个专业教师,也被指派教别的学科,使艺术专业专业教师无用武之地。宏观上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的偏差使得艺术课教师自身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等方面造成阻碍了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艺术教师普遍存在上课不上课无所谓,上好课上不好课没关系的错误思想,在工作中也不思进取,因为实际上又是看不到曙光.某些中学的音乐课也只是一个扩音器手机里下一首流行歌,不讲乐理,不练简谱,有时倒也唱得声嘶力竭,红脸粗脖,皆大欢喜!
二、针对上述问题,为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愚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应对
(一)转变认识观念,重视艺术教育。
长期以来,认识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艺术教育尤其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那些“艺术无用论”的观点。
第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对于优化我国的人口素养,优化我们的民族素养,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第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主要内容和途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能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充分发展,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谈不上美育;没有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人的素质就是不全面的.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设备投入,丰富课程资源。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
首先,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艺术教育事业,如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向艺术教育要有所倾斜,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
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农村的情况,克服一些实际困难,应积极开发利用好当地资源进行艺术教育。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社会捐赠,如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
(三)提高教师素质,壮大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应的艺术师资队伍,是学校艺术教育良好发展的保证。
1、有关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对艺术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对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制定相关的激励性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教学,以发展和壮大农村学校的艺术师资队伍。
2、各地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教师师资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学校要为艺术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如进修、考察学习等方面的经费要有所倾斜。
4、学校领导要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上公开课、观摩课、点评课、示范课等以提高教师的素质。
5、学校要尊重艺术教师的劳动,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如在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优先为艺术教师提供机会等。
6、要把对艺术课成绩的考查放到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给艺术教师以压力和危机感,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
(四)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发展。
要想发展艺术教育,必须摈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多形式多渠道的引导学生树立艺术的意识,为学生搭建艺术发展的平台,使他们扩大视野,而这一点需要教育领导部门有计划的开展,方能形成大的气候,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在大环境的养艺舞台里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这一点体现在艺术教学上,尤为重要和突出。
1、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材,用一种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整体化教学手段,创设探索艺术规律,形成能力,发展个性才能。
2、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教师要改变课上“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3、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并创设多种形式,如春节为村民书写春联、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泳、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等,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使师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艺术的魅力并求得社会的认同。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水平、具有农村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充分开发艺术教育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发布时间】2021/5/12 15:02:19
- 【点击频次】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