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

 

【作者】 张旭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算数能力的黄金时期,然而当前数学课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上面讲地滔滔不绝,下面有的学生却视而不见,注意力集中不起来,长此以往成绩下降,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形成了恶性循环。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探讨,并给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注意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在上课认真听讲,获取足够的知识来进行思考,认真回答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状况有清醒的认识。这都要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条件下进行,而小学生普遍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教师应当采取一些可行的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授课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这种相对较难的学科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注意力培养的顺利开展。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些数学知识相对枯燥,但是绝大多数的学习内容又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兴趣。具体来说,老师在讲解一个全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利用一个或者几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来引出将要讲解的内容,并且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比如老师在讲解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的例子,一支铅笔一元钱,给售货员十元,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样的例子可以使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另外,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体会数学学科的价值,也可以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
  二、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灵活调控教学节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有效导入,可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内心,提高教学效果。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新课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别出心裁。而教师对教学节奏的灵活调控有利于恢复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的情绪与课堂节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讲一个笑话、唱一首校园歌曲、表演一个游戏等,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从而带着求知欲去学习新课,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节时,我利用给三毛贴鼻子的课前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学生对位置的关注,并从给三毛鼻子位置的确定迁移到生活中一些物体位置的确定。从而很自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中来,这样的导入,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赋予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鼓励学生发言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思考空间的提供我们都能收获像案例中这样的惊喜,但是,弗赖登塔尔说,学生的发言和见解无论多么千奇百怪,对教师而言都应当是耳熟能详的,教师都要像第一次听见一样,善待他,尊重他,肯定他。这就構成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这样的尊重,能激发起不竭的探索欲望和探索激情。学生智力发展与能力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言传身教,也需要学生自主积极学习和锻炼,在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以理解和支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强化学生数学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四、课堂运用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提升,教师们在课堂当中,也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们能够我对自己的课堂更加充满兴趣,无形当中调动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们能够自己的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当中,他们的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更快的提升,而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让学生们通过课堂学到数学以外的知识,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数学方面得到学习,而且也能够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发展。第一,在数学的课堂当中运用多媒体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们紧跟教师的思路走,调动学生们在数学课堂到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数学的学习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提高;第二,在课堂当中,运用多媒体能够使教师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有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一些重点或者难点展示到多媒体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会是数学课堂变得杂乱无章,有条理的数学课堂能够使学生们的学习更加高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能够在数学的课堂当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发展。
  五、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思考空间
  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对于问题愿意思考,愿意探究,如果是单纯的说教,或者是进行无趣的提问,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都不会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其实是因为没有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没有思考知识的内涵,没有真正把握知识点。应该注意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问题,而不注意向学生提问。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这样不利于学生选择性注意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向学生进行追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一步一步启发自身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这样一引一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的拉回到课堂教学的正轨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性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教师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一段绳子折成四段比折成五段长4.5米,问原来的绳子有多长,教师在这道题目的讲解中可以向学生追问,绳子折成四段和折成五段有啥区别,并且折成四段和折成五段中间各有几个节点,通过这样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把握这道题目的基本思路,同时利用追问可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拓展,例如在这道题目中可以利用设方程解题,同时还能利用画图进行解题,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和实例相结合,通过追问的形式促进学习注意力的培养。
  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教师除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外,也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因为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的形成,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如果某位教师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往往更乐意上这个教师的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谈、眼神,用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感染学生,唤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热情。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引导而言,教师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上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表情和肢体语言,采用一些诙谐幽默的引导语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然,小学数学教学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我觉得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想将自己的观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是想通过这一形式,抛砖引玉,以尽快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我也会继续能力、不断探索、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 【发布时间】2021/5/12 15:04:28
  • 【点击频次】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