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信息化时代幼儿园教研略论
【关键词】 ;
【正文】 幼儿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既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大趋势之一,开展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幼儿园教研,对于建设高质量的幼教师资队伍和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意义重大。
一、教育信息化与新时代幼儿园教研的必然联系
幼儿教育事业是事关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实现幼有所育,我国先后制定了80余个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政策文件,尽管幼教师资在“量”与“质”上都取得了较大跨越,但对人民日益重视、日益扩大的幼教需求而言,仍处于总体数量相对不足、整体素养相对不高的基本格局。正如“研讨会”专家所指出的:幼教师资“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是当前教育领域民生工作的一个短板”。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幼儿园教育不应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空白之地,教研面向教育信息化以突破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多瓶颈已势成必然。
二、新时代幼儿园教研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建构
(一)教育信息化生态的系统性设计
中高等学校教研主要以教学研究为主,幼儿园教研除了教学研究之外,还需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以及基本的生活料理,注重幼儿的心性培养、智力提升以及潜能激发,突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素养养成。没有丰富的幼儿及学前教育知识作为支撑,教研的开展将无从着手,尤其是幼儿个性、天性、智力、潜力的开发,没有也不应有“统一模板”,更不能“一视同仁”,要视幼儿个体的不同,尤其是个体差异进行“一人一策”的培育,这无疑给幼儿园教研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构建系统性的幼儿园教研信息化生态是开展高质量教研活动的首要一步。幼儿园教研信息化生态,从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来说,涉及幼儿个体、幼儿家庭等基本信息;幼儿课程、幼儿活动等教育信息;幼儿教师、保育员等师资信息;教辅教具、设施场地等硬件信息。要分门别类加以细化,构建可快捷查询、点对点的系统性信息资源。从幼儿保教的专业性而言,涵盖生活料理、运动康健、智力开发、兴趣引导、素养培育等多个方面,身体与生活、心性与智力,虽彼此独立但又相互依存,构建针对性强、适切性高的专业性信息资源。
(二)教育信息化生态的制度性规范
要形成新时代幼儿园教研的信息化生态,必须要有信息化生态的制度性规范作为保障,让信息化生态建设制度先行。其制度规范因信息资源不同而应有不同的设置要求、使用权限和保密级别。首先是幼儿个体、幼儿家庭等基本信息,涉及幼儿及幼儿家庭隐私,必须加强其相关信息的管控,尤其要避免无行为能力、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的信息外泄,以防给幼儿成长带来隐忧。有关幼儿个体、幼儿家庭等基本信息,主要是要在幼儿园层面依循相关政府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做好使用权限、保密级别的设置,从制度上强化幼儿信息安全规范使用意识。其次是幼儿常规作息活动等保育信息,这些信息密级程度较低,其信息共享面可限定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人员的范围,对于幼儿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也应有限度供其查阅,以确保幼儿监护人权利和幼儿健康权益。最后是幼儿常规教学及集体活动等教育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划、安排、实施过程及完成情况等,这些信息作幼儿园教研的常规信息,既可用于教师开展持续性教育教学改进的资料,也可作为父母开展家庭式幼儿培育的指引。
三、新时代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实践
(一)作为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技术支撑
要建立幼儿园教研的信息化生态,并在教研活动中加以利用,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实现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化、高效化使用。就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而言,涉及计算机基础使用、信息资源的处理、基本图文软件应用等。例如,为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看各种动物的卡通图片、模仿各种动物的行为,让幼儿形成直观印象,并从多维度对一个事物形成认知,丰富幼儿的主客观世界,提高幼儿在教学中的行为反应,加大参与度提高积极性。
(二)作为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平台应用
新时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思维等与信息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在信息化的时代做好幼儿园教研工作,首先要与幼教信息化同向同行,用信息化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研,才能更加准确切中幼教发展的脉搏,幼儿园教研也才有更高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学前教育信息化,最为紧要的是幼儿园课程的信息化,做好幼教信息化平台架构和信息化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研面向课程信息化的基石。许多幼儿园没有引入信息化平台,单位领导不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课程数量不足,因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就认为没有进行有关幼教信息化教研的必要。殊不知幼教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课程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幼儿园的教研过程,教研不仅要做好各类信息平台的“调研”,落实好信息平台的试行试用,还要积极跟进好信息化平台课程建设“监理”,发挥好信息平台、学前教育在信息化课程建设中的双重特色。。
(三)作为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云协同
要实现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必须要做好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云协同。幼儿园对幼儿不仅要做好保育,还要做好教育。保育与教育密不可分,这也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特色,也决定了幼儿园教研工作协同的重要性。以幼儿园为主的园本教研,可以从单一领域、单一班级、特定幼儿以及整个幼儿园等范畴开展教研,而幼儿园教师往往限定于特定的组织部门,用信息平台的“会议室”“教研室”“教研园地”,开展在线教研无疑是一个较好的教研活动方式。
总之,新时代的学前教研,必然是信息化的学前教研;新时代的幼儿园教研,必须是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幼儿园教研。这既是新时代幼儿园教研工作的主要趋势,也是优质学前教研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教育信息化与新时代幼儿园教研的必然联系
幼儿教育事业是事关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实现幼有所育,我国先后制定了80余个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政策文件,尽管幼教师资在“量”与“质”上都取得了较大跨越,但对人民日益重视、日益扩大的幼教需求而言,仍处于总体数量相对不足、整体素养相对不高的基本格局。正如“研讨会”专家所指出的:幼教师资“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是当前教育领域民生工作的一个短板”。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幼儿园教育不应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空白之地,教研面向教育信息化以突破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多瓶颈已势成必然。
二、新时代幼儿园教研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建构
(一)教育信息化生态的系统性设计
中高等学校教研主要以教学研究为主,幼儿园教研除了教学研究之外,还需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以及基本的生活料理,注重幼儿的心性培养、智力提升以及潜能激发,突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素养养成。没有丰富的幼儿及学前教育知识作为支撑,教研的开展将无从着手,尤其是幼儿个性、天性、智力、潜力的开发,没有也不应有“统一模板”,更不能“一视同仁”,要视幼儿个体的不同,尤其是个体差异进行“一人一策”的培育,这无疑给幼儿园教研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构建系统性的幼儿园教研信息化生态是开展高质量教研活动的首要一步。幼儿园教研信息化生态,从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来说,涉及幼儿个体、幼儿家庭等基本信息;幼儿课程、幼儿活动等教育信息;幼儿教师、保育员等师资信息;教辅教具、设施场地等硬件信息。要分门别类加以细化,构建可快捷查询、点对点的系统性信息资源。从幼儿保教的专业性而言,涵盖生活料理、运动康健、智力开发、兴趣引导、素养培育等多个方面,身体与生活、心性与智力,虽彼此独立但又相互依存,构建针对性强、适切性高的专业性信息资源。
(二)教育信息化生态的制度性规范
要形成新时代幼儿园教研的信息化生态,必须要有信息化生态的制度性规范作为保障,让信息化生态建设制度先行。其制度规范因信息资源不同而应有不同的设置要求、使用权限和保密级别。首先是幼儿个体、幼儿家庭等基本信息,涉及幼儿及幼儿家庭隐私,必须加强其相关信息的管控,尤其要避免无行为能力、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的信息外泄,以防给幼儿成长带来隐忧。有关幼儿个体、幼儿家庭等基本信息,主要是要在幼儿园层面依循相关政府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做好使用权限、保密级别的设置,从制度上强化幼儿信息安全规范使用意识。其次是幼儿常规作息活动等保育信息,这些信息密级程度较低,其信息共享面可限定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人员的范围,对于幼儿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也应有限度供其查阅,以确保幼儿监护人权利和幼儿健康权益。最后是幼儿常规教学及集体活动等教育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划、安排、实施过程及完成情况等,这些信息作幼儿园教研的常规信息,既可用于教师开展持续性教育教学改进的资料,也可作为父母开展家庭式幼儿培育的指引。
三、新时代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实践
(一)作为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技术支撑
要建立幼儿园教研的信息化生态,并在教研活动中加以利用,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实现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化、高效化使用。就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而言,涉及计算机基础使用、信息资源的处理、基本图文软件应用等。例如,为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看各种动物的卡通图片、模仿各种动物的行为,让幼儿形成直观印象,并从多维度对一个事物形成认知,丰富幼儿的主客观世界,提高幼儿在教学中的行为反应,加大参与度提高积极性。
(二)作为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平台应用
新时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思维等与信息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在信息化的时代做好幼儿园教研工作,首先要与幼教信息化同向同行,用信息化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研,才能更加准确切中幼教发展的脉搏,幼儿园教研也才有更高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学前教育信息化,最为紧要的是幼儿园课程的信息化,做好幼教信息化平台架构和信息化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研面向课程信息化的基石。许多幼儿园没有引入信息化平台,单位领导不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课程数量不足,因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就认为没有进行有关幼教信息化教研的必要。殊不知幼教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课程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幼儿园的教研过程,教研不仅要做好各类信息平台的“调研”,落实好信息平台的试行试用,还要积极跟进好信息化平台课程建设“监理”,发挥好信息平台、学前教育在信息化课程建设中的双重特色。。
(三)作为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云协同
要实现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必须要做好幼儿园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云协同。幼儿园对幼儿不仅要做好保育,还要做好教育。保育与教育密不可分,这也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特色,也决定了幼儿园教研工作协同的重要性。以幼儿园为主的园本教研,可以从单一领域、单一班级、特定幼儿以及整个幼儿园等范畴开展教研,而幼儿园教师往往限定于特定的组织部门,用信息平台的“会议室”“教研室”“教研园地”,开展在线教研无疑是一个较好的教研活动方式。
总之,新时代的学前教研,必然是信息化的学前教研;新时代的幼儿园教研,必须是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幼儿园教研。这既是新时代幼儿园教研工作的主要趋势,也是优质学前教研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发布时间】2021/5/12 15:07:34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