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创劳动特色,育健康快乐儿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习总书记强调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突出地位与重要作用,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又一次被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当今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较为忽视劳动教育,幼儿园劳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那么幼儿园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哪些渠道实施和开展呢?
关键词:劳动;健康;本地资源;优质教育
为贯彻《纲要》精神、响应并落实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推动我县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我县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能力,努力践行“健康第一”的现代健康理念,我园以“我劳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阳光”为宗旨,以大力推进快乐劳动活动为重点,努力挖掘本地资源,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中进行劳动教育与游戏,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这一目标是长幼实践优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培养快乐健康儿童的新展望和新追求。
一、特色目标
创劳动特色,育快乐健康儿童,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一)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劳动活动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尽情享受劳动游戏乐趣的同时身心获得有益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组织开展劳动游戏活动的能力、水平;
(三)增强家长的劳动意识;
(四)逐渐形成我园的“劳动教育”游戏课程体系,努力打造我园浓厚的劳动氛围。
二、培养目标
(一)育劳动儿童
身体结实、热爱劳动、动作协调灵活、心理健康、不怕困难和挫折
(二)育快乐儿童
乐于运动,乐于探究、乐于合作、乐于分享
(三)育阳光儿童
活泼开朗、自主自信、富于创造
三、实施途径
(一)加强师资培养,增强劳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作为幼儿劳动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还要有自觉培养幼儿身体健康、热爱劳动、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学习,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参观考察、设计活动方案等形式,提高了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园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1.游戏的开发
传承、创新、创编乡土劳动游戏,研究一物多玩,一物各年龄班玩、一物单人玩和多人玩的的玩法与规则的设计构建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的乡土劳动游戏内容。
2.器械的开发
开发、设计一系列简易实用的劳动教育的材料、器械、器材、玩具。当今市面上的成品玩具的器材动作发展的指向性明确,一种器材通常只能发展一种动作,因此具有高结构性,运动功能比较狭窄,并且存在小型器械种类、功能、数量远远不足、价格不菲等问题,难以满足孩子劳动活动的需要。教师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和所需所想,利用简易的材料、多样的组合、百变的玩法,支持孩子有兴致地玩。不仅使一种材料在多个动作发展中使用、多种材料在同一动作发展中使用,而且多种材料的组合还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可灵活按需求、兴趣开发,起到低投入、高效率的作用。
(三)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1.合理利用场地,就地开辟劳动游戏活动场地。把闲置的后院打造成孩子的劳动活动的小乐园,设置种植区、攀爬墙、玩水区、玩沙区、平衡区,并添置一些攀爬、吊、平衡、跳跃类器械。在幼儿园设置劳动教育墙饰、标语、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劳动教育专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2.幼儿园要营造一个和谐、融洽、温馨的校园环境,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并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幼儿,让幼儿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有益地行为习惯,养成乐观、自信、诚实、勇敢的良好品质,获得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方面健康发展。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指导,努力使家长明确并做到: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善于倾听和观察,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劳动教育各种活动中来,创设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劳动教育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安全的家庭生活空间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推动劳动教育更好的落实与实施。
(四)把劳动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蕴涵着各种劳动教育的因素,因此,我们根据劳动教育要求、内容,把劳动教育与早操活动、午间操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区角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互相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善于观察,把握幼儿的认知、情感发展水平,深挖各种教育因素,寻找劳动教育的契机,采取不同方式、因地制宜融合和体现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有效地渗透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与感知获得身心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五)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劳动教育”这条主线,结合幼儿特点、办园特色、地区文化设计多领域、全方位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蜀南竹海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一年四季带领孩子们去幽幽竹林里去挖竹笋、拾落叶、寻找竹荪蛋、划竹筏、亲手做竹筒饭、听自然界的虫鸣鸟叫,感受独特的竹林风情。在每一个有关劳动的主题活动中,将五大领域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内容上体现连续性、递进性。
(六)实施幼儿园、家庭、社区同步教育
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吸纳利用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我们依托蜀南竹海丰富的竹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根据一年四季的特色进行有关竹子的劳动教育,春季到山林里面挖竹笋、夏季在山林里除杂草、秋季在家里剥竹笋、冬季在山里挖冬笋;家园社区携手构建“劳动教育的共同体”,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和社区环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幼儿外出参观、劳动实践活动,并请警察、交警、军人、消防员等家长义工到幼儿园执教或共同举办一些户外的亲子劳动等,平时,家长可与幼儿一起做家务,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在做家务时感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幼儿环保劳动知识。不断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形成合力,实现同步教育。
四、一日生活中,根据各年龄段制定劳动教育活动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爱生活、懂生活、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需要给幼儿创造大胆的、丰富的、积极向上的环境,锻炼幼儿独立性。
小班着重以“为己”为主,着重让孩子们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
小班幼儿(3—4岁)
(一)整理书包:幼儿在家长或者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分层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尽可能记住每一层适合放什么学习用品。
(二)如厕盥洗:指导幼儿学习正确洗手、自取毛巾、如厕时不拥挤和不推搡的好习惯。
(三)进餐时:指导幼儿自取餐食餐具、用餐后将餐具归位。
(四)午休时:引导并鼓励幼儿整理床铺,叠被子、理床铺等。
(五)户外游戏时:锻炼幼儿自行拿取玩具、器械,游戏结束后整理收纳摆放。
例如幼儿手拿一只小桶,桶里放着幼儿的水壶、跳绳等户外运动配套小物品,幼儿户外活动时各自携带小桶。当户外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时。幼儿听到音乐后可以自动开始玩耍,音乐结束后,幼儿自己把水壶、跳绳。小物品放回收纳柜,按照物品的位置进行分类摆放。
中班和大班(5—6岁)
着重以“为他”为主,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园所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合作意识。
(一)环保活动: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幼儿园教师可给幼儿科普垃圾分类详细知识。
(二)种植活动:幼儿可自带小铁铲和木制花盆,用花土种植小花朵,学习定期给花朵浇水。
(三)自由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活动看书、玩玩具后自行整理归位。
(四)烹饪活动: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区域中简单开设“小厨房”。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简单的食物,可先从清洗食物开始吸引孩子们烹饪兴趣。如:洗苹果、洗葡萄、洗洗菜。逐渐引导制定不同烹饪计划,如:动手捏果蔬卡通馒头、做披萨、做汉堡、搓饺子等。
(五)劳动社团活动:幼儿园可提供实践体验场所,让幼儿亲自种植蔬菜和花草,回归真实的农耕生活体验,感受到农民伯伯的劳作辛苦,一粒种子成长的艰辛过程,培养幼儿珍惜粮食和爱护花草的品德。
五、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遵循原则
(一)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内容要“挑挑拣拣”。
也就是说,提供给幼儿的劳动教育内容,包括劳动的方法、技能,以及劳动的强度、难度,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超出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劳动教育,幼儿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是依然不得要领,这样就会有挫败感,从而丧失劳动的兴趣,事倍功半。同样的,如果内容都是幼儿早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劳动,也难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当然,幼儿劳动教育内容之间,也要做到相互衔接,循序渐进,有目标有系统有规划。
(二)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方式方法要科学多元。
幼儿劳动教育的方法也要做到科学多元。
比如,要多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比如,要将劳动教育渗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间;比如,要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比如,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赛出班级里面各类劳动小能手;比如,劳动过程中,更多自然主动的交流沟通;等等。
家长也好,教师也好,要尽量让劳动变成幼儿快乐的游戏。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才是更放松愉悦的,也才能够唤起他们对于劳动的更多兴趣。其中,经常用到的就是“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拉近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极大调动了他们的感官参与,也加速消除了劳动过程中的陌生感、情绪化。
(三)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正常看待“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幼儿愿意主动参与劳动,但是往往因为动手能力差,耐心不足,常常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正常看待,给予充分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不要指责或批评,要比幼儿更多耐心,激励幼儿进一步找出原因。再坚持一会儿,再尝试一次。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三分钟”就变成了“四分钟”、“五分钟”、“六分钟”……幼儿对劳动保持多一份的热情,就会在劳动中做得更好更成功。
(四)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正确处理“又错了”。
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差错在所难免。扫地,地越扫越脏;洗碗,把碗摔了……
家长及教师在幼儿劳动前及劳动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且提示幼儿如何做才是安全的。面对意外差错,家长及教师首先要确保幼儿没有受伤害,然后结合出现的差错,有的放矢给予解决。人都是在错误、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勇于面对差错,直面问题本身,对差错幼儿给予及时安抚和有针对性帮扶,会让幼儿的劳动课记忆深刻,受益终身。
(五)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有原则。
老师及教师在针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时候,要有一定的准则和要求,不妥协,不讲条件。比如,幼儿力所能及,已经可以自己做到的自理劳动,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绝不包办的原则。否则的话,一味的包办、代替,就会滋长幼儿的依赖性。
(六)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加油”“点赞”不可少。
幼儿参与劳动,可以有口头的表扬,或者小红花、小红旗的荣誉激励,也可以有一些小物品的奖励。只要幼儿能够参与到劳动中来,作为老师或家长,就要努力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第一时间恰当的肯定。
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拿金钱作为奖赏,也不宜以过度的物质条件来做交换。否则的话,不利于幼儿劳动态度的培养,也不容易产生劳动的责任感。
(七)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慎用惩罚。
幼儿参与劳动,中间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或教师可以巧妙提示,帮助纠正。某些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给予批评教育,但要慎用惩罚,或者说,要巧用惩罚。
比如,幼儿劳动过程中出现了争吵、破坏、撕打情况,教师给予批评教育之后,依然不知错误的,可以给予暂时不要参与劳动、给大家唱一首歌的惩罚措施。惩罚的背后,依然是爱的教育。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出现怎样的问题,也不能讽刺挖苦幼儿,更不能以错误的劳动挂念去“教育”幼儿。比如,“你连这都做不好,长大只能扫大街去。”诸如此类。错误的劳动观念,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还需要指出的是,不应以增加劳动作为惩罚措施;否则的话,容易导致幼儿对劳动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不利于端正幼儿劳动态度。
(八)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有制度化的措施。
幼儿劳动制度化,是有效教育的保障措施。
家庭里面,可以规定每月有一次大扫除活动。幼儿园里面,值日生制度的安排:晨间入园时候,开门窗、扫地,擦椅子等;吃饭时,分发碗筷、分餐等;午睡后,穿衣服、整理床铺等……制定相应的劳动制度,给予有力落实,持续促进幼儿劳动教育的养成。
(九)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家园共育要“联手”。
围绕幼儿劳动教育的家园共育,也就是共同培养,不仅包括家园相互的了解、沟通交流,还包括共同开展一些亲子劳动活动。比如,给妈妈梳头,为妈妈穿衣服,家长和幼儿配合共同洗袜子,等等。
(十)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融入“大社会”“大舞台”。
幼儿劳动教育和一些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走出去”,也很有必要。比如,植树节时候,组织幼儿参与植树劳动;重阳节时候,组织幼儿前往养老院开展汇报演出;学雷锋活动中,捡拾垃圾;在长宁县创建文明城市时,组织孩子们走上街头,争当文明小卫士等等。在这些社会公益劳动中,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劳动意识,增强了幼儿更加强烈的劳动愿望。
关键词:劳动;健康;本地资源;优质教育
为贯彻《纲要》精神、响应并落实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推动我县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我县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能力,努力践行“健康第一”的现代健康理念,我园以“我劳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阳光”为宗旨,以大力推进快乐劳动活动为重点,努力挖掘本地资源,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中进行劳动教育与游戏,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这一目标是长幼实践优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培养快乐健康儿童的新展望和新追求。
一、特色目标
创劳动特色,育快乐健康儿童,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一)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劳动活动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尽情享受劳动游戏乐趣的同时身心获得有益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组织开展劳动游戏活动的能力、水平;
(三)增强家长的劳动意识;
(四)逐渐形成我园的“劳动教育”游戏课程体系,努力打造我园浓厚的劳动氛围。
二、培养目标
(一)育劳动儿童
身体结实、热爱劳动、动作协调灵活、心理健康、不怕困难和挫折
(二)育快乐儿童
乐于运动,乐于探究、乐于合作、乐于分享
(三)育阳光儿童
活泼开朗、自主自信、富于创造
三、实施途径
(一)加强师资培养,增强劳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作为幼儿劳动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还要有自觉培养幼儿身体健康、热爱劳动、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学习,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参观考察、设计活动方案等形式,提高了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园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1.游戏的开发
传承、创新、创编乡土劳动游戏,研究一物多玩,一物各年龄班玩、一物单人玩和多人玩的的玩法与规则的设计构建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的乡土劳动游戏内容。
2.器械的开发
开发、设计一系列简易实用的劳动教育的材料、器械、器材、玩具。当今市面上的成品玩具的器材动作发展的指向性明确,一种器材通常只能发展一种动作,因此具有高结构性,运动功能比较狭窄,并且存在小型器械种类、功能、数量远远不足、价格不菲等问题,难以满足孩子劳动活动的需要。教师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和所需所想,利用简易的材料、多样的组合、百变的玩法,支持孩子有兴致地玩。不仅使一种材料在多个动作发展中使用、多种材料在同一动作发展中使用,而且多种材料的组合还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可灵活按需求、兴趣开发,起到低投入、高效率的作用。
(三)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1.合理利用场地,就地开辟劳动游戏活动场地。把闲置的后院打造成孩子的劳动活动的小乐园,设置种植区、攀爬墙、玩水区、玩沙区、平衡区,并添置一些攀爬、吊、平衡、跳跃类器械。在幼儿园设置劳动教育墙饰、标语、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劳动教育专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2.幼儿园要营造一个和谐、融洽、温馨的校园环境,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并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幼儿,让幼儿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有益地行为习惯,养成乐观、自信、诚实、勇敢的良好品质,获得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方面健康发展。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指导,努力使家长明确并做到: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善于倾听和观察,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劳动教育各种活动中来,创设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劳动教育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安全的家庭生活空间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推动劳动教育更好的落实与实施。
(四)把劳动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蕴涵着各种劳动教育的因素,因此,我们根据劳动教育要求、内容,把劳动教育与早操活动、午间操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区角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互相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善于观察,把握幼儿的认知、情感发展水平,深挖各种教育因素,寻找劳动教育的契机,采取不同方式、因地制宜融合和体现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有效地渗透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与感知获得身心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五)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劳动教育”这条主线,结合幼儿特点、办园特色、地区文化设计多领域、全方位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蜀南竹海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一年四季带领孩子们去幽幽竹林里去挖竹笋、拾落叶、寻找竹荪蛋、划竹筏、亲手做竹筒饭、听自然界的虫鸣鸟叫,感受独特的竹林风情。在每一个有关劳动的主题活动中,将五大领域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内容上体现连续性、递进性。
(六)实施幼儿园、家庭、社区同步教育
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吸纳利用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我们依托蜀南竹海丰富的竹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根据一年四季的特色进行有关竹子的劳动教育,春季到山林里面挖竹笋、夏季在山林里除杂草、秋季在家里剥竹笋、冬季在山里挖冬笋;家园社区携手构建“劳动教育的共同体”,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和社区环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幼儿外出参观、劳动实践活动,并请警察、交警、军人、消防员等家长义工到幼儿园执教或共同举办一些户外的亲子劳动等,平时,家长可与幼儿一起做家务,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在做家务时感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幼儿环保劳动知识。不断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形成合力,实现同步教育。
四、一日生活中,根据各年龄段制定劳动教育活动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爱生活、懂生活、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需要给幼儿创造大胆的、丰富的、积极向上的环境,锻炼幼儿独立性。
小班着重以“为己”为主,着重让孩子们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
小班幼儿(3—4岁)
(一)整理书包:幼儿在家长或者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分层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尽可能记住每一层适合放什么学习用品。
(二)如厕盥洗:指导幼儿学习正确洗手、自取毛巾、如厕时不拥挤和不推搡的好习惯。
(三)进餐时:指导幼儿自取餐食餐具、用餐后将餐具归位。
(四)午休时:引导并鼓励幼儿整理床铺,叠被子、理床铺等。
(五)户外游戏时:锻炼幼儿自行拿取玩具、器械,游戏结束后整理收纳摆放。
例如幼儿手拿一只小桶,桶里放着幼儿的水壶、跳绳等户外运动配套小物品,幼儿户外活动时各自携带小桶。当户外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时。幼儿听到音乐后可以自动开始玩耍,音乐结束后,幼儿自己把水壶、跳绳。小物品放回收纳柜,按照物品的位置进行分类摆放。
中班和大班(5—6岁)
着重以“为他”为主,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园所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合作意识。
(一)环保活动: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幼儿园教师可给幼儿科普垃圾分类详细知识。
(二)种植活动:幼儿可自带小铁铲和木制花盆,用花土种植小花朵,学习定期给花朵浇水。
(三)自由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活动看书、玩玩具后自行整理归位。
(四)烹饪活动: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区域中简单开设“小厨房”。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简单的食物,可先从清洗食物开始吸引孩子们烹饪兴趣。如:洗苹果、洗葡萄、洗洗菜。逐渐引导制定不同烹饪计划,如:动手捏果蔬卡通馒头、做披萨、做汉堡、搓饺子等。
(五)劳动社团活动:幼儿园可提供实践体验场所,让幼儿亲自种植蔬菜和花草,回归真实的农耕生活体验,感受到农民伯伯的劳作辛苦,一粒种子成长的艰辛过程,培养幼儿珍惜粮食和爱护花草的品德。
五、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遵循原则
(一)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内容要“挑挑拣拣”。
也就是说,提供给幼儿的劳动教育内容,包括劳动的方法、技能,以及劳动的强度、难度,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超出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劳动教育,幼儿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是依然不得要领,这样就会有挫败感,从而丧失劳动的兴趣,事倍功半。同样的,如果内容都是幼儿早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劳动,也难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当然,幼儿劳动教育内容之间,也要做到相互衔接,循序渐进,有目标有系统有规划。
(二)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方式方法要科学多元。
幼儿劳动教育的方法也要做到科学多元。
比如,要多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比如,要将劳动教育渗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间;比如,要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比如,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赛出班级里面各类劳动小能手;比如,劳动过程中,更多自然主动的交流沟通;等等。
家长也好,教师也好,要尽量让劳动变成幼儿快乐的游戏。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才是更放松愉悦的,也才能够唤起他们对于劳动的更多兴趣。其中,经常用到的就是“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拉近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极大调动了他们的感官参与,也加速消除了劳动过程中的陌生感、情绪化。
(三)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正常看待“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幼儿愿意主动参与劳动,但是往往因为动手能力差,耐心不足,常常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正常看待,给予充分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不要指责或批评,要比幼儿更多耐心,激励幼儿进一步找出原因。再坚持一会儿,再尝试一次。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三分钟”就变成了“四分钟”、“五分钟”、“六分钟”……幼儿对劳动保持多一份的热情,就会在劳动中做得更好更成功。
(四)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正确处理“又错了”。
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差错在所难免。扫地,地越扫越脏;洗碗,把碗摔了……
家长及教师在幼儿劳动前及劳动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且提示幼儿如何做才是安全的。面对意外差错,家长及教师首先要确保幼儿没有受伤害,然后结合出现的差错,有的放矢给予解决。人都是在错误、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勇于面对差错,直面问题本身,对差错幼儿给予及时安抚和有针对性帮扶,会让幼儿的劳动课记忆深刻,受益终身。
(五)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有原则。
老师及教师在针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时候,要有一定的准则和要求,不妥协,不讲条件。比如,幼儿力所能及,已经可以自己做到的自理劳动,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绝不包办的原则。否则的话,一味的包办、代替,就会滋长幼儿的依赖性。
(六)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加油”“点赞”不可少。
幼儿参与劳动,可以有口头的表扬,或者小红花、小红旗的荣誉激励,也可以有一些小物品的奖励。只要幼儿能够参与到劳动中来,作为老师或家长,就要努力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第一时间恰当的肯定。
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拿金钱作为奖赏,也不宜以过度的物质条件来做交换。否则的话,不利于幼儿劳动态度的培养,也不容易产生劳动的责任感。
(七)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慎用惩罚。
幼儿参与劳动,中间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或教师可以巧妙提示,帮助纠正。某些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给予批评教育,但要慎用惩罚,或者说,要巧用惩罚。
比如,幼儿劳动过程中出现了争吵、破坏、撕打情况,教师给予批评教育之后,依然不知错误的,可以给予暂时不要参与劳动、给大家唱一首歌的惩罚措施。惩罚的背后,依然是爱的教育。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出现怎样的问题,也不能讽刺挖苦幼儿,更不能以错误的劳动挂念去“教育”幼儿。比如,“你连这都做不好,长大只能扫大街去。”诸如此类。错误的劳动观念,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还需要指出的是,不应以增加劳动作为惩罚措施;否则的话,容易导致幼儿对劳动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不利于端正幼儿劳动态度。
(八)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有制度化的措施。
幼儿劳动制度化,是有效教育的保障措施。
家庭里面,可以规定每月有一次大扫除活动。幼儿园里面,值日生制度的安排:晨间入园时候,开门窗、扫地,擦椅子等;吃饭时,分发碗筷、分餐等;午睡后,穿衣服、整理床铺等……制定相应的劳动制度,给予有力落实,持续促进幼儿劳动教育的养成。
(九)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家园共育要“联手”。
围绕幼儿劳动教育的家园共育,也就是共同培养,不仅包括家园相互的了解、沟通交流,还包括共同开展一些亲子劳动活动。比如,给妈妈梳头,为妈妈穿衣服,家长和幼儿配合共同洗袜子,等等。
(十)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融入“大社会”“大舞台”。
幼儿劳动教育和一些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走出去”,也很有必要。比如,植树节时候,组织幼儿参与植树劳动;重阳节时候,组织幼儿前往养老院开展汇报演出;学雷锋活动中,捡拾垃圾;在长宁县创建文明城市时,组织孩子们走上街头,争当文明小卫士等等。在这些社会公益劳动中,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劳动意识,增强了幼儿更加强烈的劳动愿望。
- 【发布时间】2021/5/12 15:10:38
- 【点击频次】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