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林锦奇

【机构】 广西梧州苍梧县旺甫镇红山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依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研究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望能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效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机,在新课程的熏陶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学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欣慰。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对枯燥无味,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为了体现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兴趣,使他们跃跃欲试。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教师这样问: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通过操作后,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空间形式,这样他们要说的话就很多,就有参与的兴趣,完全有可能进行加工、整理、进而推导出公式,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效。
  二、合理使用教具和学具,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54÷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两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5?捆(5?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2?捆表示2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4?根合并成24?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8?根(8?个1),个位商8。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两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又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通过教具演示,把圆的面积转换为长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使用教具和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营造生动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问题情境设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教学情境应与实际情况相似;(2)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3)?情境教学内容要尽量真实。
  数学教学应该立足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创设的情境应该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不关己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源动力。情境教学不可以简单化,要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教师应该列举一些日常生活实例加以引导,通过学生总结等方式来提炼、验证,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们学校有的学生都要乘公交车上学。我就利用这一事例来给小朋友练习五以内的加减法:妈妈早上给了小朋友五块钱,晚上乘车回家你用了两块钱,小朋友想一想,回到家你还剩几块钱?或者说让小朋友去买酱油,一共给了五块,一瓶酱油一块钱,售货员阿姨找了你三块钱,小朋友想想对不对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而且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抓住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是以生为本,教学因生命而精彩,教师的一个举动、一个闪念、一句话,都可能导致非预设生成事件的发生,引出无限的精彩。学生的精彩回答也是课堂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这此事件的发生,虽无法预约,但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可以造福于全体学生。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需要练就一双天才一般的眼睛,树立强烈的资源共享源意识,珍惜课堂中非预设生成的资源,及时捕捉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做到了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具,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后进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就会好起来。当然,在教学中还要敢于改革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优化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 【发布时间】2021/5/12 15:13:09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