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搞好体育课中的师生关系

 

【作者】 鲜 林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御史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体育教学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因此,处理好这种关系,不仅能直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应该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小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 
  二、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 
  情感是生活的主旋律,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的“调节器”,师生之间通过教学交往所建立的是一种人际之间感情相互传递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表明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表明师生关系的亲密度和融洽度,它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师生关系的表征所在。 
  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之间要互相理解与合作,那么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笑容可掬的生动讲解,富有情感的优美示范会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乐意学习,而且能使学生从心理上克服对教师的畏惧。教师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以情动情,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三、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学生觉得老师好伟大,对老师有好感,才愿意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教师要想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以自己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学生自然会看出来“老师多么认真地工作,这都是为了我们好。”从而才能爱戴老师。 
  四、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不同,往往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戒心,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主动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做到口出和言。“言”在此指口头语言。实践证明,用亲切的语言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戒备,拉近二者间的距离。如在布置学习任务或总结学习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学生会感觉到教师与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的原因、目的时说“根据、考虑”,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安全,不像听到“针对”那样紧张、充满“火药味”;教师叫学生时,只叫其名,他会觉得教师与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在请学生帮忙前说“请、能否”,干完活后说“谢谢、辛苦了”,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或没有完成好动作,说声“你一定行“、“没关系,再来一次”,学生会倍感亲切。例如我在蹲距式跳远教学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个学生,因为胆小不敢跳,就更不用谈动作了。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就主动的将她叫到我身边,让她一边观察同学的动作一边和她讲解动作要领,鼓励她大胆完成。在她练习的时候不断的用“没有关系,再来一次”、“加油”、“不错继续努力”等语言鼓励她,并号召全班同学一起为她鼓劲。在这个温暖的氛围中她很快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且顺利的完成了动作。 
  其次,做到积极反思。做为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应热心的关怀每一个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冷静、公正、合理地处理,一般体育教师性子急,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认真分析病根,而只就外在表现简单处理,有时难免主观、片面、不公正,这样往往会加剧师生间矛盾,而导致教学失败。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待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认真检讨自己的缺点,而指责学生,这样的教师将失去威信,让学生反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相反,一个善于自省的体育教师,本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处理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心理防线就会慢慢地消失,从而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自然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上好每一次课。
  五、充分利用室外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主要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动”,多数是在室外运动,师生之间的接触也就会比别的课程多很多。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还要练,如果教师能自觉的进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游戏中,无形中就会使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更加的近了。尤其是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多数是在室内上课,一到上体育课,就会象出笼的鸟一样无比的兴奋。安排好了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调整,学生各得其乐,可以促进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有时在体育的准备活动上还要注意学生在上体育课前的一节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准备活动对学生上体育课的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一些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多鼓励他们就变得尤为重要。 
  六、合理运用评价方式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课标理解不全面、不准确,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有的教师采用重技能轻情感体验的评价方式挫伤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性。如何改变呢?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方法,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进师生见得融洽关系。 
  例如:我在蹲距式跳远的考试中,改变了以往以一个成绩“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选择评价自己的方法,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就选择技能成绩评价,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就选择动作展示性评价方式。这样一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评价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进了师生间融洽的关系。这样就克服了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积极情感战胜精神紧张和肉体惰性,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生,先天体弱,身体弱小,肥胖,学生不要提过高要求,应使教法简单,无急躁,不过分批评,惩罚学生,让他们对事物产生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并产生积极情感体验,使之获得知识,开拓视野增强信心。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当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得到满足,具有很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特点,加强互动与心理沟通,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 【发布时间】2021/7/2 21:59:46
  • 【点击频次】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