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何应通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创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公开课”教学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开始普遍。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公开课”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不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也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在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立足于当下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不断提高合作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身为一名一线教师,从物理教学出发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高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效率
  一、科学分组,保证合作教学的效果
  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划分小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小组成员捆绑到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分组时需要坚持“组内参差,组间平行”的原则,这样才能保持小组间的学习水平均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常的情况下,小组的人数在5人左右最为合适,在分组前教师需要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爱好、家庭情况等,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进行小组划分,更能保证各小组之间的水平均衡。小组之中既要有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又需要有成绩相对较差的,既有性格开朗的,也要有性格内向的,这样才能形成互补的趋势。可将成绩优秀的作为小组的组长,负责对整个小组进行管理,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收发小组作业,在小组中起到带头作用。
  二、注意小组纪律,提高小组交流讨论的质量
  与初中的物理知识不同,高中的物理知识不仅需要对定理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对定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应用,这无疑就增加了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将知识具体的应用到实践之中,得到真正的提高。而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是重点,教师必须要注意观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维持小组学习的氛围,可制定小组讨论纪律规定:如不交流与知识无关的内容;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让组内高效交流,提高合作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教学时,学生大部分可以清楚的记忆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与加速度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但是记住定义,并不代表可以对定理进行灵活的应用,这时就可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讨论,如“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此处所说的惯性所指的是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定理知识的了解更加的深入,且知晓了此处的惯性参考系所指的就是相对于地面静止,或者将匀速直线运动作为参考系。在讨论中学生知晓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此时再以相关的题目进行巩固,学生的应用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制定科学的竞争目标,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对组别进行划分,然后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但是,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秩序混乱、不守规矩、随意打断讨论等现象,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受到影响。本文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就可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立一个讨论的目标之后,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效果的竞争,讨论过程最好,讨论结果最为完善的小组将会获得胜利,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的奖励。这样可以在一定成都上提高小组交流的质量,保证讨论的秩序。
  例如,在进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教学时,学生需要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公式以及适用的条件,同时要对万有引力进行灵活的应用。教师可以课前预习为合作学习的目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将知识的脉络整理出来,并突出重难点知识。当然教师需要对小组预习的时间进行规定,这样才能保证预习的效果。预习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预习成果进行点评,有的学生将主要的知识点抄写在笔记本上,并计算了教材中的例题,有的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将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单独记录下来,显然这样的预习结果质量更高。小组预习结束后,教师预习成果最好的小组评选出来,并进行全班展示,让大家进行参考学习。这样既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能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可以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但是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的划分,对小组的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配,注意保持合作学习的纪律,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适合应用合作教学的模式,教师还需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安排。
  参考文献:
  [1]冯红霞.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 知识文库, 2016(12):135.
  [2]俞家平.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
  [3]谢妙燕.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
  [4]袁玉成. 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20, 000(010):P.85-86.
  • 【发布时间】2021/7/2 21:59:58
  • 【点击频次】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