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农村少年宫信息化+语文科特色活动教学的新要求

 

【作者】 黄耀英 王桂红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农村少年宫是农村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它的信息化,是农村少年宫的进步,也就是农村素质教育载体进步。然而,载体的进步,不一定是教学质量的进步,实际对少年宫的活动看法中,存在很大的误区,甚至以为少年宫存在,不利于学生学习。造成这种认知的原因,是教师的少年宫专业知识不足,以及家长及相关的社会人员对少年宫的认识不到位。这里就用少年宫的语文学科专题教学活动为例,经过例子事实证明,只要教师顺应学生的心理行为,而家长及社会的相关人员对少年宫的教育给予理解与支持,少年宫的信息化就能发挥其应用的功用,就能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开发心智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少年宫;语文教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也有了信息化的少年宫,这是农村素质教育的进步。少年宫的教学活动,历来定位为道德教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公共教育教学课程,少年宫活动课看起来很难与知识文化课融合,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后的心理调节课。其实,少年宫的教学活动与具体科目相结合,能给少年宫活动有了生命力,而具体学科教学形式也因此实现了多样化,少年宫活动课就发展成娱乐、技能、知识三位一体的业余课堂。农村少年宫信息化+语文科特色活动教学,是很好的搭配,但要取得成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既要熟少年宫的活动,又要熟语文学科的特点,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成功,与此同时,对小学生的家长、相关的社会人士,也要更新观念积极配合,才能是信息化的少年宫活动课取得更好的成效。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教师队伍必须专兼结合
  (一)少年宫活动课程理论基础
  少年宫是苏联为培养、发现天才儿童,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场所。少年宫的活动课程,看似苏联首创,其实,在活动中培养和发现人才的做法,在人类教育学中流行已经很久,其真正的是充分利用“儿童游戏心理学”。儿童游戏是儿童全部能力、思想、以具体的身体运动个人的头脑印象和兴趣等自由运动和相互作用,游戏成为儿童萌芽能力的充分实现,并且可以引导儿童从一个低水平能力自然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简单的讲,透过儿童游戏可以发现他们的最初的思想和聪明才智。正是因为这样,少年宫活动教学,能够发现、培养天才儿童,同时也有利于所有儿童的成长,如果儿童能够得到老师正确的心理学指导的“游戏长大”,他们思想活跃、做事能力强、品德健全、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广泛持久,现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就是居于这样的考量而开设少年宫。少年宫经过不断的发展沉淀,而今,已经不只是天才儿童的场所,而是学校紧张的知识学习训练之余,正确引导小学生游戏学习的最佳场所。
  (二)理论联系实际,方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带行动,才让行动有据可循,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显其正确与活力。刚才我们浅谈“儿童游戏心理学”主因与作用,推导少年宫课程与作用。现在我们要用理论化少年宫活动与语文科的特色活动相结合,这样语文科特色活动有了理论的指导,同时少年宫活动通过语文科特色活动的才能检验出它的活动成效。然而,信息化的少年宫活动,如何引导语文的教学活动,而语文科的特色活动又怎么检验少年宫的活动?
  这道理和做法都很简单。比如,以演讲为例,演讲是农村少年宫信息化与语文特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典范。信息化的少年宫,在演讲训练阶段,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及一体机等大型显示屏与大都市的少年宫相连线,在线可以得到演讲专家直接指导。在演讲阶段可以远程联演,演讲活动在农村少年宫,而评委可以是在省城。有时还可以城市农村进行同一主题演讲,通过屏幕切换,一个农村小学生讲完,下一个又是城市小学生演讲。这样的活动,农村小学生可以享受城市有关专家的师源,得到“游戏”的心理和行为的指导,让农村小学生农村少年宫的活动,活动肯定自于儿童的心理需求,又得到老师的引导,利于儿童成长。得到少年宫信息化的助力,农村少年宫发展很快,演讲活动节目最多,而观众占学生总人数达70%,这又检验了顺应“儿童游戏心理学”的少年宫演讲活动是正确的。
  (三)教师教学技能专兼结合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出于好奇心,对会动的、会发声的、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出于好胜心,喜欢比赛的,获得实物奖励的活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懂得这些基本的儿童心理学,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语文节目,才能适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比如,设计演讲,就要远程联演上下功夫,以满足农村儿童想了解外面世界的好奇心;还有在音响和光彩上下功夫,以满足儿童对光、音的敏感心理。而书法类,不要讲太多的道理,而是给小学生有机会练习,练习时希望儿童像成年一样用习惯和意志来控制自己,以达到练习的目标,这是不切合实际的,而是借助学校的少年宫活动,进行书法比赛,评委可以用远程评委,这样既满足好奇心,又满足好胜心。当然,语文科借助少年宫活动完成的课程,老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必须过硬,才能驾驭知识与活动的结合度和效率。同时又要掌握少年宫活动心理学知识,才能设计出适合儿童心理需求的节目。也就是说,想要借助信息化的农村少年宫活动教学的语文老师,他的教学技能必须是专兼结合。
  二、家长要提高认识
  信息化的少年宫,对家长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一是父母要多陪伴孩子;二是引导小孩正确使用网络。下面就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父母要多陪伴孩子
  在纯农耕年代,父母陪伴孩子是正常的,而现在是工业化的时代,人们谋生随工业点迁移,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儿童只能留在老家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送到农村学校的少年宫,这看起来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实践证明,初初时,适合儿童的好奇心,因而有效,但时间长了也不起作用。这主要是少年宫只是一个活动场所,活动时有老师陪伴指导,这个环节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出现在,教学活动之后,无人陪伴,儿童亲情上空缺、失落。长久孤独、失落的心灵,会冲淡儿童的好奇心,学习就失去了原有的动力。也就是说,信息化的少年宫,是敌不过亲情的缺失,信息是没有温情的娱乐,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说,越信息化越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生活所需与教育小孩所需,这对矛盾,目前难于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引导小孩正确使用网络
  刚才说过,为了生活,家长长期外出务工,父母不能陪伴孩子,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没有得到家长的指导,他们的游戏爱好是没有方向的,杂乱的,碎片化的,因而他们的成长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现在手机流行,网络使用普及,电子游戏是儿童游戏活动的主流,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儿童形成了游戏网瘾,那么少年宫活动,对留守儿童没有吸引,甚至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负担。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解决的办法不简单,但总是有的,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就发现,在少年宫活动中,干脆教给儿童“人与机对话”的背诵诗词游戏。比如儿童对着手机背“近听水无声”的前一句是,手机答“远看山有色”,而且互动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奖。经过这样引导一段时间,学生爱上“少年宫信息化+语文科特色活动”。沿着这个方法,我们还可以在少年宫的语文专题活动中,制作很多关于学习的电子游戏。比如制作病句修改游戏,比如选中病句就哭,选中正确句子就笑。但是为了少年宫的活动教学有外延,也为家、校联合,儿童回到家,偶然外手机,或者与父母远足,希望儿童的活动与学校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家长有一定的网络知识,而不是仅仅只会打游戏。只有懂得网络知识,家长才可以在后台监控孩子的活动,就算他们在广东打工,也基本上懂得自己孩子在玩什么,是否对语文学习有利。
  三、社会相关人员要更新观念积极配合
  语文科的特色少年宫活动,初看好像与社会没有关系,其实,与社会的相关人员有很大的关系。
  传统的安全保障,必须由社会的通力合作,不然一次夏令营活动,可能发生车祸、溺水身亡、大风大雨冰雹的伤害事件。而在是信息网络的少年宫活动,更需要社会相关人员的合作。首先学校周围的网络环境必须是良好的,最好没有网吧或提供免费的WIFI。在农村,很明显这些盈利性的网络游戏,都是为中小学生而设的。给商人让出利益而给儿童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不是简单的要求,而是要考验一个人的良知。其次有关部门把内容健康的活动引进校园。比如,德行天下的讲座、演讲、道德教育、古文知识等,进入校园;各种视图丰盈的法律讲座、流行病的防治等进入校园。这给少年宫活动带来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带来语文知识,也带来道德、法律、医学等等知识。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农村少年宫活动课将变得更丰富、科学。
  实践证明,信息化的农村少年宫活动,与特定的语文学科结合以后,要取得成功,对教师、家长、及有关的社会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得到落实之后,农村少年宫利用率可达70%,教学活动更加活跃,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网上查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理论。
  [2]参考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参考《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5]美国化学老师伯尔曼和萨姆的“翻转课堂”,网络查询。
  • 【发布时间】2021/7/2 22:01:28
  • 【点击频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