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

 

【作者】 张顺西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洪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带有逻辑推理性质的学科,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而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引导小学生在空间的认识与描述中实现其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教学的目的。因此做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对于学生成长与数学后期教学开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几何;教学研究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贯穿到多个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发生转变,小学数学人才培养的重点也转移到学生全面发展上,更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有限,却是数学基础奠定的黄金期,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图形与几何的引导教学意义重大。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精髓 
  所谓教学观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遵循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管是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还是教学环节中,数学教师要贯彻落实教学观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教师要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为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讲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又要利用游戏、讨论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数学课本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渗透应用,现阶段现代化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拥有诸多优势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先进教学设备,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弥补传统教学缺陷与漏洞[3]。面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趋势,面对信息技术如此突出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原有教学观念,树立先进思想意识,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如,借助多媒体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并用a、b、c等字母将图形各边长表示出来,用于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既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又能够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其优势更加明显,更加符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因为图形本身是一个不同于文字、数字的符号,借助现代化平台将其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将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眼球。
  三、强化数学语言对图形描述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语言的掌握是学生理解数学抽象内容的基础,在图形的方向与位置变换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数学语言,而数学语言的使用则可以使图形方向位置的变化描述更为严谨、准确。例如,用数学语言描述豆豆从家到学校的路径路线变化,即“豆豆从家出发向东行走300米,到达商场后向东偏南45度的方向行走150米到达公园,随后向东偏北60度的方向再行走200米到达医院,接着向正东方向继续行走300米到达广场,最后向东偏北20度的方向行走180米到达学校(如图7)”。
  通过利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方向和位置走向,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图形转换变化的理解,且通过多次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数学语言对图形描述的能力。
  四、组织小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
  组织小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可以让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更加的形象,也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老师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小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样还可以培养小学生主动去学习的能力,也让小学生体会到抽象图形转换为形象实物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的正方体,在做小正方体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做出不同的拼接方法将6个正方形平面组成一个小的正方体,然后小学生就可以很快很主动地算出正方体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五、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
  1.给学生们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情景问题。鼓励学生多发现生活中的物品并且与空间几何进行联系,让他们能够养成独立思考以及联系课本与生活实际的能力。
  2.给学生们互相交流的空间。发散他们的思维以及让他们在跟其他同学们的思维碰撞之间加强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加深对于空间、几何的理解。
  总之,“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逻辑思维的重要课程。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和组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强化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措施来切实改善图形与几何教学,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21/7/2 22:05:09
  • 【点击频次】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