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阶段德育渗透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高中是学生发展道德素养的最佳时期,但是,德育主任也应当认识到,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指导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德育主任应当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地结合新时期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开展德育指导,切实地将德育与班级管理相联系,促进学生高尚品行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学;实践活动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教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培养全面型学生的一个必要环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德育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德育教学工作的方向,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充分渗透德育教学的新理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走上学习和发展的正轨,为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做好万全准备。
1、德育管理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相当大的突破。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化的必要性,逐步实现德育管理的信息化。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方法来提升德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利用信息化方法来调查,分析和研究德育管理的现状,可以利用信息化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实施德育管理策略。例如: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腾讯发布会等等信息化网络平台举办在线主题班会,在线家长会,在线英雄纪念会等活动,从而可以使德育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因此,高中时代的德育管理必须信息化,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2、培养学生的德育行为
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将理论思想执行到实际的生活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设置不同的活动游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帮忙,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在活动中教师也能观察学生的行为、性格特征,方便教师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措施。其次,教师定期利用自习时间或者利用班会时间创设生活情景,学生在情景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设置突发性事故,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的思想导向,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最后,高中德育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联动,在其他学生教学时也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加入德育教学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有意识引导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将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组织实践活动,深化道德感悟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单一的理论知识的渗透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只有通过践行德育知识,才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因此,结合课内德育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针对这项德育内容,我主要会组织两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第一,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会组织开展一系列班级主题活动。比如“唱红歌”、“爱国诗歌朗诵比赛”、“主题演讲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有利于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第二,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如:我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革命烈士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作出的巨大牺牲。最终,利用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4、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为切实优化德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参与度,高中教师为此要带领学生对传统德育工作进行坚持,比如,学校每周升旗仪式,通过演讲内容和班级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品质。此外,也要运用丰富的形式对德育教学进行渗透。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观点为切入点,从学生的角度对德育工作进行合理设计。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
5、引起公众对德育教学的关注
当前,信息技术已全面普及,新媒体发展迅速。在学生学习方式不断变化的同时,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应重视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媒体在传播信息内容时必须确保信息质量,并严格控制不良信息内容和行为,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当前的社交软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快手、火山视频、抖音等视频软件。有很多内容不适合学生观看,对学生影响很大。
6、树立骨干作用,推崇言传身教
班级管理内容极为广泛,如果凡事都需要德育主任亲力亲为,自然会增添更多压力。因此,需要做好工作分工,充分发挥班级骨干的带头作用。每一个班级都有班委会、团支部组织,还有各种形式的职能管理小组,能够进入这些组织的当然是班级的骨干。如何让这些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一,将班级管理责任进行分解,让每一个班级骨干都要承担一点责任,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范围,班级管理也便进入良性轨道了。其二,设置更为细化的管理小组,对班级德育管理内容进行功能化设置。适时推出活动管理小组,将涉及到的训练、组织、协调等工作都交给活动管理小组,让学生进入自我管理阶段,一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其三,要利用多种平台,大力表彰先进个人和单位,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进行带动。
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要加强情感教育,了解学生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关怀,并且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聘请专家或者由教师、学生搜集资料进行小型讲座,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素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为响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德育教育逐渐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观,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
[2]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学;实践活动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教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培养全面型学生的一个必要环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德育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德育教学工作的方向,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充分渗透德育教学的新理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走上学习和发展的正轨,为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做好万全准备。
1、德育管理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相当大的突破。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化的必要性,逐步实现德育管理的信息化。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方法来提升德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利用信息化方法来调查,分析和研究德育管理的现状,可以利用信息化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实施德育管理策略。例如: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腾讯发布会等等信息化网络平台举办在线主题班会,在线家长会,在线英雄纪念会等活动,从而可以使德育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因此,高中时代的德育管理必须信息化,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2、培养学生的德育行为
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将理论思想执行到实际的生活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设置不同的活动游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帮忙,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在活动中教师也能观察学生的行为、性格特征,方便教师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措施。其次,教师定期利用自习时间或者利用班会时间创设生活情景,学生在情景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设置突发性事故,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的思想导向,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最后,高中德育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联动,在其他学生教学时也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加入德育教学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有意识引导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将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组织实践活动,深化道德感悟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单一的理论知识的渗透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只有通过践行德育知识,才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因此,结合课内德育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针对这项德育内容,我主要会组织两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第一,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会组织开展一系列班级主题活动。比如“唱红歌”、“爱国诗歌朗诵比赛”、“主题演讲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有利于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第二,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如:我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革命烈士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作出的巨大牺牲。最终,利用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4、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为切实优化德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参与度,高中教师为此要带领学生对传统德育工作进行坚持,比如,学校每周升旗仪式,通过演讲内容和班级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品质。此外,也要运用丰富的形式对德育教学进行渗透。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观点为切入点,从学生的角度对德育工作进行合理设计。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
5、引起公众对德育教学的关注
当前,信息技术已全面普及,新媒体发展迅速。在学生学习方式不断变化的同时,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应重视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媒体在传播信息内容时必须确保信息质量,并严格控制不良信息内容和行为,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当前的社交软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快手、火山视频、抖音等视频软件。有很多内容不适合学生观看,对学生影响很大。
6、树立骨干作用,推崇言传身教
班级管理内容极为广泛,如果凡事都需要德育主任亲力亲为,自然会增添更多压力。因此,需要做好工作分工,充分发挥班级骨干的带头作用。每一个班级都有班委会、团支部组织,还有各种形式的职能管理小组,能够进入这些组织的当然是班级的骨干。如何让这些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一,将班级管理责任进行分解,让每一个班级骨干都要承担一点责任,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范围,班级管理也便进入良性轨道了。其二,设置更为细化的管理小组,对班级德育管理内容进行功能化设置。适时推出活动管理小组,将涉及到的训练、组织、协调等工作都交给活动管理小组,让学生进入自我管理阶段,一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其三,要利用多种平台,大力表彰先进个人和单位,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进行带动。
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要加强情感教育,了解学生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关怀,并且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聘请专家或者由教师、学生搜集资料进行小型讲座,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素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为响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德育教育逐渐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观,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
[2]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
- 【发布时间】2021/8/2 17:00:10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