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为了使我班几个学困生能早日赶上来,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本学期根据学困生的年龄特征,学困生的实际学习及家庭情况,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树立学生良好的数学文本意识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学生是学习主体凸显出来。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数学教材所涉及的选题十分广泛,综合性也比较强。在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文本意识,提升学生读题能力,引导学困生对数学符号进行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数学阅读材料来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也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其中所需要的逻辑十分缜密,其表述也十分乏味与单调。因此,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激发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困生年龄以及心理的特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将学生单调的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提升对数学学习兴趣,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奠定基础。
二、用心研究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找准原因,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制定科学方案,需要老师用心,发挥集体智慧。实践中,我们把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学研讨之中,既从小学阶段数学一般教育规律找答案,又充分分析每个学困生的个性,集体研讨后给每个学困生“量体裁衣”,一人一个转化方案。总结实践,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1.起点差异。除了天赋外,孩子接受的幼儿教育基础不同,特别是一些学生是借读的,借读的年级越高、跨地区越大往往差异越大。2.兴趣差异。没有培养兴趣的基础,更糟糕的是随着年级增长,成绩差距拉大、打击越大,兴趣几乎消失。3.信心差异。越是学困生越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学困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4.环境差异。一方面是班级环境,班级学习风气好坏,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接纳和帮助,老师对学困生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等等。如果是一个方面原因,转化工作难度相对小些,而现实往往是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老师来讲更要用心分出主次,这样才能拿出一个科学方案。
三、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学困生并非样样都差,永远不变,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困生找回自信。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每个孩子都不会拒绝来自大人的称赞,特别是来自老师的称赞。而称赞对于老师而言,实在是一件太简单的事。优秀的学生已经听惯了老师对自己的称赞,可那些后进生却很少能得到老师的称赞,他们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老师对自己的认同。老师的一句称赞可以使这些孩子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慢慢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不再自暴自弃。
四、尽可能给学困生更多爱心
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家长、同学共同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引导学困生浪子回头。有一个学困生属借读的,父母开出租车,平时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不理想就是惩罚,导致孩子心理自卑、孤独、压抑。我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适当降低要求,给孩子暂时减压,待正常学习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同时,我建议家长养成写便条习惯,给孩子点滴关怀,弥补面对面沟通不足,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心。
有一个六年级女学生生活在离异家庭,以不好好学习报复父母,甚至有些叛逆。我们除劝其父母尽最大可能照顾孩子外,让班级好学生轮流陪其完成作业,不歧视,多理解,动员其参加环保假日小队,课堂让其板书。有时,周五放学让其在老师办公室完成作业,并以肯德基给予奖励。后来,这位同学说,老师和同学比父母对自己好,自己一定认真复习,以优异中考成绩报答大家。中考,她目标实现,而且有了自己的知心同学,更加成熟,减少了对父母依赖,每年还到学校看望小学老师。
五、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六、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师首先需要从自身出发,不断优化与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困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困生建立多方位的数学学习思维。学生家长也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动态,加强与学校教师间的沟通,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多便利的学习条件。只有这样,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学困生才能够实现更为有效的转化,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 【发布时间】2021/7/17
- 【点击频次】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