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要使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培养人,就必须创新提效策略。本文探讨了创设情境设问、因地改进条件、利用现代手段辅助实验和严格规范操作等四个方面的提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高
源于生活的化学学科,其教学展开都是基于实验而进行。作为一门奠基的自然学科自然就应担当其学生科学启蒙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教学任务。然而,传统由于取向“应试”,注重“备考”,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取高分而不得不努力地背、抄实验现象或结论,甚至背抄实验组装以及操作过程步骤。这样的实验教学把本来就该手、脑的活动任务完全转嫁于口这个不相干的器官来进行,自然不会“得心应手”,而且加重了负担,学苦相伴。我们知道,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大家的共识。新课标对其意义一再强调教学做法,特别是在“教学建议”中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也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身在教学一线的化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了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就我县的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我认为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更多需要努力改变的空间。目前,在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的实践中作为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应努力实践,不断努力,从课堂知识呈现、师生活动、效果实现等方面来看,化学实验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努力改进提高的地方才能使其教学有效性得到大幅提高。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从这几个方面来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从低走向高。
一、创设情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情境,巧妙设问,可以将学生引入我们的课堂。在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实验的原理、如何设计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各个实验的内涵,设置合理的问题,适时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认识、理解。
例如在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我们就可以在不同学习阶段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到该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在实验前可以设问:(1)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O2消耗掉以及燃烧时能不能产生新的气体?(2)如何测量在实验过程中消耗掉的O2的体积?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可以设问:(1)点燃红磷前把止水夹打开为什么水不会倒流还有就是燃烧停止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都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2)过程中减少的气体有多少?说明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因地制宜,改进条件,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简陋而不能正常开展实验教学时,老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增设并改进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比如,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废弃药瓶作反应容器等。又如用片剂药片包装做液体间反应容器等,既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更新手段,直观教学,利用现代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目前,各个初中的教室里基本上都能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手段来辅助开展教学,老师应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践证明,利用这种直观手段助教能够让我们的实验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比如,在一些涉及到有毒性有害物质的化学实验时,我们就可利用视频代教代做,让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转向观看实验录像的过程。还有就是如果实验操作失误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事故的实验,我们同样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展示的现代化工具将正确操作的过程和错误操作而致的严重后果进行对比性演示呈现,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可以身临其镜加深印象,而且能强化错误行为导致实验失败的纠错性心理,进而减少实验操作时的失误,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探究意识。遇到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生活中难以接触的化学化工生产过程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观看实验视频、化工生产过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课堂中很多演示实验,后排的学生往往很难观察到实验的操作及现象的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投屏软件将实验过程投放出来,让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避免了学生因不能很好的观察而思绪“脱离”课堂。
四、规范操作,严格要求,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功,教师要提高,学生也要得到培养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方法并要求学生正确完成实验,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化学实验方法、实验技能技巧,才能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实验并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全面地分析实验,从而理解相关化学概念、性质和原理等。每年中考前夕,在市教育体育局的统一布署安排下,由各区县教科体局具体实施安排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从规定题目范围中来抽取自己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实验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及实验的结论分析等,因此要求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规范训练。比如,用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学生必须掌握量筒、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当然,要使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培养人,就必须创新提效实施策略,从多样化的路径中选择适合教与学的好方法,才能使化学实验这块芳草地开出灿烂的花朵来。
参考文献:
[1]余迪明,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新课程,2012年。
[2]刘新志,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3年。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高
源于生活的化学学科,其教学展开都是基于实验而进行。作为一门奠基的自然学科自然就应担当其学生科学启蒙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教学任务。然而,传统由于取向“应试”,注重“备考”,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取高分而不得不努力地背、抄实验现象或结论,甚至背抄实验组装以及操作过程步骤。这样的实验教学把本来就该手、脑的活动任务完全转嫁于口这个不相干的器官来进行,自然不会“得心应手”,而且加重了负担,学苦相伴。我们知道,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大家的共识。新课标对其意义一再强调教学做法,特别是在“教学建议”中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也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身在教学一线的化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了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就我县的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我认为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更多需要努力改变的空间。目前,在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的实践中作为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应努力实践,不断努力,从课堂知识呈现、师生活动、效果实现等方面来看,化学实验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努力改进提高的地方才能使其教学有效性得到大幅提高。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从这几个方面来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从低走向高。
一、创设情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情境,巧妙设问,可以将学生引入我们的课堂。在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实验的原理、如何设计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各个实验的内涵,设置合理的问题,适时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认识、理解。
例如在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我们就可以在不同学习阶段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到该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在实验前可以设问:(1)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O2消耗掉以及燃烧时能不能产生新的气体?(2)如何测量在实验过程中消耗掉的O2的体积?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可以设问:(1)点燃红磷前把止水夹打开为什么水不会倒流还有就是燃烧停止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都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2)过程中减少的气体有多少?说明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因地制宜,改进条件,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简陋而不能正常开展实验教学时,老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增设并改进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比如,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废弃药瓶作反应容器等。又如用片剂药片包装做液体间反应容器等,既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更新手段,直观教学,利用现代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目前,各个初中的教室里基本上都能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手段来辅助开展教学,老师应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践证明,利用这种直观手段助教能够让我们的实验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比如,在一些涉及到有毒性有害物质的化学实验时,我们就可利用视频代教代做,让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转向观看实验录像的过程。还有就是如果实验操作失误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事故的实验,我们同样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展示的现代化工具将正确操作的过程和错误操作而致的严重后果进行对比性演示呈现,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可以身临其镜加深印象,而且能强化错误行为导致实验失败的纠错性心理,进而减少实验操作时的失误,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探究意识。遇到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生活中难以接触的化学化工生产过程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观看实验视频、化工生产过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课堂中很多演示实验,后排的学生往往很难观察到实验的操作及现象的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投屏软件将实验过程投放出来,让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避免了学生因不能很好的观察而思绪“脱离”课堂。
四、规范操作,严格要求,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功,教师要提高,学生也要得到培养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方法并要求学生正确完成实验,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化学实验方法、实验技能技巧,才能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实验并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全面地分析实验,从而理解相关化学概念、性质和原理等。每年中考前夕,在市教育体育局的统一布署安排下,由各区县教科体局具体实施安排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从规定题目范围中来抽取自己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实验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及实验的结论分析等,因此要求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规范训练。比如,用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学生必须掌握量筒、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当然,要使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培养人,就必须创新提效实施策略,从多样化的路径中选择适合教与学的好方法,才能使化学实验这块芳草地开出灿烂的花朵来。
参考文献:
[1]余迪明,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新课程,2012年。
[2]刘新志,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3年。
- 【发布时间】2021/10/9 23:05:32
- 【点击频次】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