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 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者】 钟 洁

【机构】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学科服务于生活这一性质赋予的重要教学任务。实践中,我们应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解决和总结问题四个阶段入手,着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是“教以应试”的需求而是数学源于生活又反哺生活的学科特点使然。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问题解决”简单地看作是“解决问题”甚至就是能做好数学题。如果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看作是求分能力培养,得高分就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那必将让教学走向错误的境地。要知道,数学上的“问题解决”是个思维过程,不是“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行为结果,二者属于隶属关系。具体地说,“问题解决”包括“解决问题”,同时还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总结问题”三个环节和操作内容。也就是说,新课标中的“问题解决”包含四个环节也叫四个阶段,分别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这四个环节涉及的能力培养,每个都是一个教学课题,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研究,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一些个别教师由于对此认识不清,概念理解过于肤浅,导致不能过细地去培养学生问题通解能力,笼统地去培养,导致各个环节的功夫做得不扎实,也没培养到位。最后结果就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没有得到应的提高,也未达到该年级的应有水平。因此,我们应从基础抓起,低段抓起,认真去践行。下面,我结合自身现任低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及“优教优学”课改推进的实践经验谈谈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理解问题,首先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司空见惯的事要发现出问题来,更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实质就是“审题”,这是我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也是进行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没有对题目的仔细观察,就不会有深刻理解的结果,更不会发现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使学生能做到多读多思,对数学语言表达的问题进行生活化地“翻译”,能将书面的数学语言翻译成自我能懂能理解的语言,获得主旨理解和所求方向的发现。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总是轻描淡写的看看题目就下笔,这样的做法带来的错误不是粗心所能概括的,而是不尊重编者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越准确、越清晰、越深刻的题目理解所带来的正确效应,不仅得心应手而且正确率大大提高。为此,落实到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可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审题发现上作文章,不断发展自我理解问题的能力。一是加强数学语言教学,二是让学生养成爱读多思的习惯,三是根据现有思考,进行深入分析。
  二、授予学生解决问题策略,让学生优化问题解决方法
  (一)引导学生提出正确问题。正确的问题解决是以提出科学的问题为前提的。如果得出的问题方向有误,即使再努力也不会将成功收获于囊中。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时我们在重视的前提下要此项能力的培养真正践行起来,结合新知教学特别是数学实验的教学要把学生猜想与提出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培养。
  (二)重视问题解决策略指导,学法指导在数学教与学各个环节中都应加强。而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与学最难也是最多的实践,更需要教师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和授予。虽然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多,实践中常用的策略有画图、列表、假设、模拟操作和逆推还原等。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才是关键。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为题目中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则需要学生深入解读分析之后才能实施。
  (三)优选解决问题策略。数学中的问题,大多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或开放性习题,其解决方法都是多样的。因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要掌握一套方法,才能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进行自我囊中优选。在众多问题解决策略中优选出最简单、最有效的策略来。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学生所选用的实践策略没有好坏之别,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是否更简单、更直观之分别。我认为在策略选择中只有解决实际问题,且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不管其是挖掘了隐性还是显性的条件作支撑或桥梁,我们都应为他们动脑思考点赞。
  三、培养总结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不是做了就过了,还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之后作必要反思和总结。这样的总结反思不是多余的,有利于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分析、整合和形成良好解决策略应用等实践能力。这样的习惯和能力培养,需要教师落实到每个问题解决的教学中,而且旗帜鲜明地把培养这一能力的过程说出来,让学生明了并重视。现实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将“你真的理解问题了吗?”“有其他解决的途径吗?”“你的解答合理吗?”“你运用的策略可行吗?”这几个问题挂在脑海并积极践行实施,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标赋予一线教师的不可推脱的重要任务。在全面“优教优学”的课改实践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把问题解决看作是数学教学的全部而不是仅仅为了解决教材上的应用题。这样才能把学数学的过程变成问题解决的生活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反哺生活、服务社会的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雯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J].教育研究,2017年。
  [2]张勤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创新策略[J].学周刊,2019年。
  • 【发布时间】2021/10/9 23:07:57
  • 【点击频次】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