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挖掘资源;互动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下边谈谈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探索: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对于每节课都很重要,尤其是这种口语交际课更为重要。在上口语交际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相关的准备,教师要准备有关的教学材料,学生要准备相关的说话内容,这样,在口语交际时,教师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说,学生才有话可说,才能说得更好。在上这节口语交际课之前,我搜集了很多凝聚着父母之爱的图片,有平常生活中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用以勾起学生对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爱的回忆;也有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父母舍弃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的图片,目的是让孩子对生与死面前的这种大爱产生深深的震撼。再配上一些适合的音乐,同时搜集了表达爸爸妈妈的爱的诗歌,来深化对爸爸妈妈的爱的理解。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凝聚着父母之爱的照片等物品,同时搜集体现父母之爱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提前准备这些材料,是为了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有话可说,有事例可谈。
二、针对学生不同年段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各学段各单元都有其口语交际的侧重点和要求。教师应认真把握,让学生能按照其各阶段的要求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对于不同年段的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针对这一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自己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具体生动地讲述事例。第二,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清楚明白地讲述事例;倾 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敢于提问。第三,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没拔高要求,也没降低要求,符合学生的口语表达特点。
三、创设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我想说,我要说的氛围,达到欲言的目的,让学生充满表达的欲望,产生交际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交际情境在口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教学也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才能相以为继。因此创设情境就是打开口语交际的大门。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采取了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的策略。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我出示了两个场景:场景一:早上吃完早餐。妈妈对准备上学的孩子不停地叮嘱着……场景二:儿子正在写作业,爸爸回来了,看到儿子做得马马虎虎的作业,不住地责骂……我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根据老师提供的场景提示,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画面,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再一起演一演,演完后思考:场景中的爸爸妈妈的行为是不是爱孩子的表现,为什么?学生通过创造性地想象人物的对话,并通过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的唠叨及对自己的严厉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从中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不同形式的爱。
四、注重交际技巧,规范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培养了小学生“爱说话”,但却不是随便说。不仅要求把话说明白,层次清晰,还要大方得体,让对方听起来浅显易懂、如沐春风。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小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交际技巧。首先要注意口语交际时的仪态,在衣着、服饰、仪表方面要朴素端庄、落落大方;其次,说话时眼睛要平视对方不能斜视,对话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要注意用心去倾听,这不仅是个人素质的表征,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再次,用词要用准确,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压服对方,话前要多思量即将说出的话是否合适。考量后再完美地表达出来。实践证明,规范的口语交际,可提高个人社会的交往能力,避免出现交流沟通有误导致的不必要的误会。但做到以上几点对小学生而言确实不易。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耐心、用心、真心地去指导,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注重交际技巧方面的传授,不断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采用多元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
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时,就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让学生能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口语交际意识、强化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切实了解到口语交际练习与自身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并能够积极的在课后准备口语交际训练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之间迅速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彼此发展、共同进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交互,能够消磨彼此间的隔阂,进而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更加顺畅和积极,真正实现班级口语交际能力整体提高的目的。
六、要注重对学生“听”的指导
一般的口语交际课,对于学生如何说指导得到位,但往往却忽视了听的要求。口语交际就变成了老师或学生单一的说,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口语交际训练经常处于单向活动, 缺乏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教师不遗余力地要求学生怎么说, 却很少或没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没有引导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性, 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听话抓不住要领,使得口语交际的说也没落到实处,或者口语交际课成了单一的“说话”课。在这节课中,我适时地对学生的听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小组交流事例时,我要求一个人说,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向对方询问;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在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仔细倾听,然后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评价,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可以谈谈。这样,就把单项的口语表达变成了双向的交流过程,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七、通过实践体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应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取材,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如:学生口语课的技能篇,教师可让学生以“我会做的事”、“我的小本领”等为题进行口语交际;人物篇,教师可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诗人”、“我最喜爱的作家”等为题进行口语交际;事迹篇,教师可让学生以“我最难忘的事”、“我最后悔的事”等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文物馆,去敬老院慰问退休老人,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等。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小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教师应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积极解决当前小学口语交际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口语交际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挖掘资源;互动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下边谈谈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探索: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对于每节课都很重要,尤其是这种口语交际课更为重要。在上口语交际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相关的准备,教师要准备有关的教学材料,学生要准备相关的说话内容,这样,在口语交际时,教师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说,学生才有话可说,才能说得更好。在上这节口语交际课之前,我搜集了很多凝聚着父母之爱的图片,有平常生活中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用以勾起学生对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爱的回忆;也有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父母舍弃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的图片,目的是让孩子对生与死面前的这种大爱产生深深的震撼。再配上一些适合的音乐,同时搜集了表达爸爸妈妈的爱的诗歌,来深化对爸爸妈妈的爱的理解。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凝聚着父母之爱的照片等物品,同时搜集体现父母之爱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提前准备这些材料,是为了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有话可说,有事例可谈。
二、针对学生不同年段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各学段各单元都有其口语交际的侧重点和要求。教师应认真把握,让学生能按照其各阶段的要求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对于不同年段的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针对这一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自己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具体生动地讲述事例。第二,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清楚明白地讲述事例;倾 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敢于提问。第三,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没拔高要求,也没降低要求,符合学生的口语表达特点。
三、创设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我想说,我要说的氛围,达到欲言的目的,让学生充满表达的欲望,产生交际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交际情境在口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教学也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才能相以为继。因此创设情境就是打开口语交际的大门。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采取了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的策略。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我出示了两个场景:场景一:早上吃完早餐。妈妈对准备上学的孩子不停地叮嘱着……场景二:儿子正在写作业,爸爸回来了,看到儿子做得马马虎虎的作业,不住地责骂……我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根据老师提供的场景提示,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画面,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再一起演一演,演完后思考:场景中的爸爸妈妈的行为是不是爱孩子的表现,为什么?学生通过创造性地想象人物的对话,并通过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的唠叨及对自己的严厉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从中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不同形式的爱。
四、注重交际技巧,规范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培养了小学生“爱说话”,但却不是随便说。不仅要求把话说明白,层次清晰,还要大方得体,让对方听起来浅显易懂、如沐春风。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小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交际技巧。首先要注意口语交际时的仪态,在衣着、服饰、仪表方面要朴素端庄、落落大方;其次,说话时眼睛要平视对方不能斜视,对话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要注意用心去倾听,这不仅是个人素质的表征,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再次,用词要用准确,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压服对方,话前要多思量即将说出的话是否合适。考量后再完美地表达出来。实践证明,规范的口语交际,可提高个人社会的交往能力,避免出现交流沟通有误导致的不必要的误会。但做到以上几点对小学生而言确实不易。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耐心、用心、真心地去指导,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注重交际技巧方面的传授,不断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采用多元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
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时,就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让学生能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口语交际意识、强化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切实了解到口语交际练习与自身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并能够积极的在课后准备口语交际训练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之间迅速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彼此发展、共同进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交互,能够消磨彼此间的隔阂,进而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更加顺畅和积极,真正实现班级口语交际能力整体提高的目的。
六、要注重对学生“听”的指导
一般的口语交际课,对于学生如何说指导得到位,但往往却忽视了听的要求。口语交际就变成了老师或学生单一的说,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口语交际训练经常处于单向活动, 缺乏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教师不遗余力地要求学生怎么说, 却很少或没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没有引导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性, 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听话抓不住要领,使得口语交际的说也没落到实处,或者口语交际课成了单一的“说话”课。在这节课中,我适时地对学生的听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小组交流事例时,我要求一个人说,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向对方询问;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在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仔细倾听,然后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评价,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可以谈谈。这样,就把单项的口语表达变成了双向的交流过程,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七、通过实践体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应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取材,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如:学生口语课的技能篇,教师可让学生以“我会做的事”、“我的小本领”等为题进行口语交际;人物篇,教师可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诗人”、“我最喜爱的作家”等为题进行口语交际;事迹篇,教师可让学生以“我最难忘的事”、“我最后悔的事”等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文物馆,去敬老院慰问退休老人,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等。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小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教师应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积极解决当前小学口语交际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口语交际学习环境。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25:45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