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加强幼儿期语言能力培养策略创新是充分利用人语言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路径,加强这一时期语言教育培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不仅能有效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发挥主阵地作用和跨学科培养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语言教育;有效性;提高
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幼儿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平台。我们知道,加强语言教育,对处于3至6岁阶段的幼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这个特殊阶段,强化幼儿语言发展不仅能提升他们语用表达能力,也促进了他们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学前幼儿园教育中作为尽职尽责的老师应加强语言教育,要充分发挥园内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尽可能使幼儿在多样化的培养途径中获得好的发展——能说、乐说。下面,我就从语言学科主阵地和跨学科协同培养这两个方面谈谈实践策略。
一、充分发挥语言课堂主阵地作用
幼儿语言教育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个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营造愉悦和谐的语言教与学氛围,让幼儿在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的前提下产生“我想说”的语言表达需求,进而在“我能说”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
(一)以图激趣,想象语言。幼儿思维是形象的,利用这一特征的正确做法就是直观施教。直观施教路径很多,实物、图片(包括教材插图和课外拍摄的)、简笔画、现代多媒体都是直观载体,都能满足幼儿形象思维参与学习的需要。实践中我常常配合多媒体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一是利用教材插图施教。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绘本式的编排使得教材吸引眼球的作用越来越强。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绘本教材的吸引作用,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诱发幼儿表达需求。为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插图,看清插图细节,结合文字描述明了其内容,让幼儿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教学,不仅课堂有趣味有形象,还能锻炼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丰富他们语言表象和素材,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利用自拍图片施教。除了借教材之插图施教外,我们还可在主阵地借助图片训练。幼儿不仅思维是形象的,而且语言也必须借助直观才能描述。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点,幼儿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情往往要借助实物或相当于实物的图片的提示才能进行,否则不能有效地表达他们心中想说的话。因此,在训练时,我们不妨利用智能电视呈现一些自拍实物图片,让幼儿按照图片中的意思进行语言表达,告诉老师、同学图片上讲的内容。幼儿在表述时,教师要加强引导,注意发现幼儿表述不清或不完整的地方,或作提示或表扬,让他们尽量把图片的内容说好说完整,形成一句语意完整、准确的话语。当幼儿能说时,我们就可关掉图片呈现,让幼儿再把图片中的内容说出来。这时,由于没有图片的辅助,缺少直观呈现,就会迫使幼儿调动脑中积累去组织语言,从而就有利于幼儿独立说话能力的培养。
(二)融入生活,拓展语言。语言教育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因为语言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实践交际工具。只有语言与生活中的优美事物相联系,语言才具有了生命与活力。因此,把语言教育融入生活中,实施生活化教育才是培养幼儿语言的有效策略。如让幼儿说说秋天来了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园内花开了我们的心情等。这样的生活化内容自然就会使幼儿兴趣大增,产生表达需要,于是他们就会把积累在脑海里的小草,落叶等记忆唤醒,于是就在良好的交流中表达了自我意思。
(三)创设情境,诱发语言。情境具有煽情性和趣味性,是诱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很好载体。我们知道,幼儿行为受情绪主导具有明显的表现,利用这一特征展开语言表达,就可收到良好效果。实践中其实现路径就是创设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作用下产生表达欲,进而“说”出来。如我们利用故事《小老鼠造房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小老鼠造房失败的痛苦心情,同时也有幼儿为痛苦为动力,迫切想为小老鼠造达到目的,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表达:“我给它造楼房,还有造屋顶和门窗”“我们搬新家了,我把空出来的房子让小老鼠来住”“我让小老鼠住我那个房间,我们一起玩。”由此可见,利用情境诱发幼儿语言表达,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结合其他学科共同担当幼儿语言培养
语言教育,又是母语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应担当这个培养责任。因为幼儿学习,首先就是要接受这个学科所具有的学科语言,这些都是丰富幼儿语言内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就可将幼儿语言实践能力渗的训练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渗透到到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在音乐教学、美术教学、体育教学中,更能促进幼儿语言规范,培养表达能力。但在实践中最常用的学科融合平台就是体育教学。因为这项活动性强的学科学习,更能促进幼儿趣从中来。再加上体育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抓住这个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说话表达,是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
总之,作为一线学前教育教师,要创新利用幼儿期这个关键阶段的语言发展优势,通过多样化的培养路径着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特殊时期,课堂是主阵地,学科融合、区角活动融合等平台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新明,幼儿园语言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年。
[2]刘春梅,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师,2017年。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语言教育;有效性;提高
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幼儿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平台。我们知道,加强语言教育,对处于3至6岁阶段的幼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这个特殊阶段,强化幼儿语言发展不仅能提升他们语用表达能力,也促进了他们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学前幼儿园教育中作为尽职尽责的老师应加强语言教育,要充分发挥园内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尽可能使幼儿在多样化的培养途径中获得好的发展——能说、乐说。下面,我就从语言学科主阵地和跨学科协同培养这两个方面谈谈实践策略。
一、充分发挥语言课堂主阵地作用
幼儿语言教育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个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营造愉悦和谐的语言教与学氛围,让幼儿在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的前提下产生“我想说”的语言表达需求,进而在“我能说”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
(一)以图激趣,想象语言。幼儿思维是形象的,利用这一特征的正确做法就是直观施教。直观施教路径很多,实物、图片(包括教材插图和课外拍摄的)、简笔画、现代多媒体都是直观载体,都能满足幼儿形象思维参与学习的需要。实践中我常常配合多媒体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一是利用教材插图施教。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绘本式的编排使得教材吸引眼球的作用越来越强。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绘本教材的吸引作用,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诱发幼儿表达需求。为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插图,看清插图细节,结合文字描述明了其内容,让幼儿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教学,不仅课堂有趣味有形象,还能锻炼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丰富他们语言表象和素材,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利用自拍图片施教。除了借教材之插图施教外,我们还可在主阵地借助图片训练。幼儿不仅思维是形象的,而且语言也必须借助直观才能描述。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点,幼儿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情往往要借助实物或相当于实物的图片的提示才能进行,否则不能有效地表达他们心中想说的话。因此,在训练时,我们不妨利用智能电视呈现一些自拍实物图片,让幼儿按照图片中的意思进行语言表达,告诉老师、同学图片上讲的内容。幼儿在表述时,教师要加强引导,注意发现幼儿表述不清或不完整的地方,或作提示或表扬,让他们尽量把图片的内容说好说完整,形成一句语意完整、准确的话语。当幼儿能说时,我们就可关掉图片呈现,让幼儿再把图片中的内容说出来。这时,由于没有图片的辅助,缺少直观呈现,就会迫使幼儿调动脑中积累去组织语言,从而就有利于幼儿独立说话能力的培养。
(二)融入生活,拓展语言。语言教育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因为语言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实践交际工具。只有语言与生活中的优美事物相联系,语言才具有了生命与活力。因此,把语言教育融入生活中,实施生活化教育才是培养幼儿语言的有效策略。如让幼儿说说秋天来了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园内花开了我们的心情等。这样的生活化内容自然就会使幼儿兴趣大增,产生表达需要,于是他们就会把积累在脑海里的小草,落叶等记忆唤醒,于是就在良好的交流中表达了自我意思。
(三)创设情境,诱发语言。情境具有煽情性和趣味性,是诱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很好载体。我们知道,幼儿行为受情绪主导具有明显的表现,利用这一特征展开语言表达,就可收到良好效果。实践中其实现路径就是创设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作用下产生表达欲,进而“说”出来。如我们利用故事《小老鼠造房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小老鼠造房失败的痛苦心情,同时也有幼儿为痛苦为动力,迫切想为小老鼠造达到目的,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表达:“我给它造楼房,还有造屋顶和门窗”“我们搬新家了,我把空出来的房子让小老鼠来住”“我让小老鼠住我那个房间,我们一起玩。”由此可见,利用情境诱发幼儿语言表达,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结合其他学科共同担当幼儿语言培养
语言教育,又是母语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应担当这个培养责任。因为幼儿学习,首先就是要接受这个学科所具有的学科语言,这些都是丰富幼儿语言内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就可将幼儿语言实践能力渗的训练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渗透到到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在音乐教学、美术教学、体育教学中,更能促进幼儿语言规范,培养表达能力。但在实践中最常用的学科融合平台就是体育教学。因为这项活动性强的学科学习,更能促进幼儿趣从中来。再加上体育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抓住这个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说话表达,是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
总之,作为一线学前教育教师,要创新利用幼儿期这个关键阶段的语言发展优势,通过多样化的培养路径着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特殊时期,课堂是主阵地,学科融合、区角活动融合等平台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新明,幼儿园语言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年。
[2]刘春梅,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师,2017年。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27:39
- 【点击频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