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方法

 

【作者】 陈 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西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基础也是他们强烈的“我要学”需要产生的原因。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趣味教学,创新策略,让多种方法作用于学生主体兴趣的形成,使其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发挥主体作用。本文探讨了合理设计内容、营造和谐氛围、运用情境教学和搭建竞争平台等四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有效方法
  符合兴趣需要的学习才能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这是我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得出的经验。是的,兴趣是“我要学”的源动力,没有学习内驱,学生自然就没有动力促使主体成为主人并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而我们知道,小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非常肤浅,再加上天性活泼好动,以及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征,如果我们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就没有内驱力,就不能自觉参与。纵然是体育教学,仍然无法让学生持久学习。因此,我们体育教学也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有自主内驱。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激发体育兴趣
  预则立,激发兴趣目的实现也同样如此。只有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进入教学范畴,才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深掘教材蕴藏的趣味元素,使教材中的趣成为学生兴趣点燃的导火索或者以趣味的教使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乐趣,同样可以使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我们知道,体育虽以追求运动技能提升为主,但也不乏知识教学,方法培养和动作理论学习,这些作为抽象性的存在,自然也是较枯燥的,要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就必须把外在的趣融入其中,以趣化内容或趣化过程,以达到使这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学科。当然,更主要的是利用体育学科自身的运动性来激趣更具有意义。因为兴趣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形成的最重要方式,当兴趣一旦变成需要,学生就不会感受到体育学习苦,相反,乐在其中。所以,在强化教学设计时我们一定要在这两个方面着力,使其能根据需求、喜好以趣化教的内容或教的手段,尽可能使体育学科的基本的跑、跳、投、掷等枯燥的动作技能训练变成有兴趣的各项天性需求的东本。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热身后的新知新技能教学奠定兴趣基础。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以培养体育兴趣
  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学生自我意识,使其生命力变成创造力。运动技能的形成是身体练习反复进行的结果,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运动条件反射,其过程就是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运动刺激在人的大脑皮层支配下所产生的一种规则性动作。动作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和谐的环境气氛有利于激活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一旦其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就会在学生理解新知识,接纳新动作,发展动作思维上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大脑皮层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生没有自由感,思维活动受限,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不够,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热身环节,我们应加强和谐氛围的营造工作,不能一上课就开始热身做动作。要知道,我们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因为我们教任多个班,不能上午下午地就能与学生见个面,师生关系并非有那么融洽。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热身准备动作趣味化,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与故事相结合、与激励相结合等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带微笑的激励是很有效果的,一句温暖的话能让学生开心几阵子。另外,象我们这儿偏远乡村的孩子还要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中间很多是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孩子、隔代抚养的多。对于这类学生,我们既要像家长般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呵护,又要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满足受尊重的需要,特别是“学困生”,让他们受到鼓励,扬起学习自信,不惧动作技能没到位而受耻笑。
  三、有效运用情境教学以提高体育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由于其融言、行、情于一体,能激趣能诱思,故而受到众多教师青睐。特别是在“三活课堂”理念践行中,这种教学方法更是成了热宠,很多教师都将此作为学生兴趣激发、氛围和谐、效果提高的重要策略。实践也证明,运用这种方去助力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参与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表象增加、技能形成和发思维发展,培养情感意识。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真、好动的天性只有顺从而不能强制,对于教学展开只能尊重他们特征需求而将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融入其中。为此,我们可通过创设情境,寓游戏于其中,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游戏氛围内,使他们大脑皮层下的思维、想象得到激活和兴奋。例如。在教学“前滚翻”一课的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就可创设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情境。这两个游戏虽然很普通,但可以为后面前滚翻教学奠定好动作基础。因为这两个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其隐含了完成前滚翻所必需的的动作要领——-低头和团身。正是有了这种基础性练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减小了动作难度,才使得学生在新动作技能学习时感到轻松,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四、搭建竞争活动平台以巩固体育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不仅好玩好动还好竞争好成功好表扬。而体育又多是竞技性的。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就可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竞争活动平台,让学生球类、田径类的体育活动中去满足自己的多种需求。例如,让学生比一比跳高、跳远、短跑、参加球类比赛,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巩固学生体育兴趣,增强他们体育自信。
  总之,增强学生体育兴趣是使其发挥主体作用,是取得体育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有这一意识和实践方法,让学生受趣而学。
  参考文献:
  [1]陆晓琴,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探究[J].体育与科学,2019年。
  [2]陈永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34:52
  • 【点击频次】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