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作者】 张 果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满足学生快乐学体育的需求而在体育课堂课堂中实施应用快乐教学法,需要教师细化实施策略,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产生强烈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快乐实践体育。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教学法;实践运用
  快乐教学法,又名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结合内容和学情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而运用一些能营造愉悦氛围、创设和谐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教学策略。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实施理念,因为其落实到教学中,实际上需要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快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带着这种理念创新实践,运用多种方法施教。而体育教学,其过程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特别是室外体育更让学生有快乐。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学生也学得不够开心,同样满脸愁容。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运用快乐教学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体育教学和我县“三活课堂”“活力展现”课改实践谈谈快乐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感受。
  一、快乐教学法的实施特点
  体育课堂上实施快乐教学法主要是基于学生好动爱玩的需求而展开的,让他们在学体育、强身体、增技能的过程中还要收获愉悦的心理。运用这种方法理念施教,有这样的特点。
  (一)全面性。体育是一门协调身体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担当的任务较多。传统体育教学,大多只注重了运动技能培养,缺乏人文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实际上,体育教学同样需要注重全面性,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时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获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有兴趣和情感的双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就会又深一个层次。
  (二)愉悦性。愉悦不仅在环境氛围的融洽,还要在学生心理构筑起一个愉悦的心理场,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快乐。这才是实施应用快乐教学法的追求所在。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亲和力,多有点攒的声音和激励的话语,才能体验到寓教于乐带来的良好快乐。同时,也通过多种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生之间也有好的关系认同,互相鼓励和促进,既要锻炼勇气又要磨砺意志、有协作和支持,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肩并肩”“手拉手”的友爱、温暖与团结。也就是说在教师“乐教”下学生成为了“乐学”的主体,有学好技能、掌握某种方法的成功愉悦感。
  (三)实用性。学习有用的知识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施运用快乐教学法时,我们同样需要注重实用性这个考虑与实践。体育知识的实用性主要是实现了学生看得着的近期目标。最直观的就是技能提升、体能变化和身体变化。如篮球教学中学生明显感觉到自我技术的提高,足球学习中扣球能力的提升等,这样都是实用性强的技能获得。这也是我们“快乐教学”所应注重的教学实践。
  二、快乐教学法的实践运用策略
  “活力展现”课堂的创建要求从情感培养和兴趣激发入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采取师生对话的互动策略,以促进学生快乐学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创新策略,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追求,开启课堂教学。
  (一)注重愉悦氛围营造。良好的愉悦的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心理自由与安全,是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所在。实施快乐教学法,首先就应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民主与和谐。教学中实现这个效果的方法有多种,一是教学语言的亲和性,教师应和颜悦色,幽默其中,把抽象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二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就是通过“爱屋及乌”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体育学习;三是深挖教材中的趣味因子施教。这是让学生爱上体育的重要策略;四是结合教学内容,整合体育游戏,满足学生好动好玩需求;五是运用多媒体化解运动技能学习难点,快速体验学习成功;这样方法不仅利于氛围营造,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
  (二)开展体育活动竞赛。抓住学生好动好强特征,就可以在体育中开展竞赛,这是满足他们好竞争的一种重要策略。目前,学生感受不到体育学习的快乐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体育竞赛设计不够完善,趣味性不强,教育性不够,导致新的技能教学没有在竞赛很好体现出来。有效的实施快乐教学法,离不开体育竞赛的组织实施。要知道,初中学生好竞争的心理抓住也是实施快乐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这也能满足学生需要。学生爱好体育,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竞技性。因此,我们不论是在三大球的教学中还田径项目中都要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活动,让学生从中既锻炼又磨砺,还满足他们需求,从而提效又快乐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学习过程激励。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学生的这种需求似乎更强烈。抓住这个特征,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态度、方法及时给学生送去点赞的声音,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积极的愉悦体验,进而主动学习。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后进学生,不能因为他们身体素质差、技能掌握慢、领悟能力弱而对他们大呼小叫,要多一些耐心和爱心,从鼓励出发,让学生在帮助中克服困难,渐渐走向成功。
  总之,在创建“三活课堂”理念指导下的“活力展现”课堂,就必须实践运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成为主人与教师互动对话,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既学体育知识长技能又得得多育融合培养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自己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吴海波,快乐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9年。
  [2]夏心雯,快乐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年。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36:36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