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作者】 周 静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清晰其写作思路,将其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之所以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个人情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脑海中写作素材的累积量不足,无法将自身的想象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认真对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阅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自身的认知视野,使其思想得到升华,而且还能帮其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锻炼其想象思维,使其写作内容更加新颖、细腻。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想象的积累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阅历比较少,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比较薄弱,限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想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接触和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丰富学生的认知,从而在学生脑海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增加学生脑海中想象素材的积累量,是高效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实践体验不足,观察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始终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鼓励学生勇敢的走进社会生活,引导他们通过对事物认真的观察与分析,挖掘作文想象的素材,以此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经过学生对写作素材大量的积累,并加以整合之后,最终成为作文写作中的养分,丰富了写作内容。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周围事物、人物等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加留心观察,包括大自然的景色、人物的特点等,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的人、事、物在课堂中进行详细描述,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心得与体会,针对于学生描述的内容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其正确的建议和指导,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学生观察事物经验的积累,加上老师针对性的指导,进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因此,老师除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布置写作任务,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具有针对性的课外观察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社会生活的体验感,而且还能使学生作文内容更具丰富的内涵。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想象力得到萌发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储备大量的词汇、语句,才会将自己丰富的想象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而阅读是学生储备词汇、语句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语文写作教学中,老师更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惊人的想象力,非常善于对别人的模仿,然而由于其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量,只能将其想象的内容以天真、稚嫩的语句表达出来,以至于写作内容空洞、缺乏个人情感。因此,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去阅读与挖掘课本或者课外书籍中的写作素材,通过分析和研究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及情感,发散自身的想象思维。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拓宽自身的认知视野,使其思想得到升华,而且还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锻炼其想象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使其在阅读中自觉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其次,在学生对文章精读之后,老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词语、句式、段落等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以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将读与写进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学生写作素材范围的扩展和延伸,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此外,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学习文章某种句式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针对该句型进行练习,或者根据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要根据这个例子做到举一反三,在阅读中提炼写作技巧”。因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语言、句型的积累,才能将想象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想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思想,使其思维得到彻底释放,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然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不是代表学生可以对事物的形态进行杂乱无章的表述,可以畅所欲言,但是却不可以进行胡言乱语、无中生有的表述。老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在文章中广泛应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新颖和内涵,而且还助于释放学生的天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第二,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还需注重学生思维深度的拓展,使学生在对某一件事物进行观察时,除了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还需要深度挖掘该事物的内涵。培养学生想象力需要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日积月累,以及长期性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辅助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犹如处在身临其境一般,同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加强学生对事物的印象和记忆。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拥有超强的模仿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阅历比较少,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比较薄弱,限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增加学生脑海中想象素材的积累量,使其写作内容更加新颖,富有创造力。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41:45
  • 【点击频次】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