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美好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音乐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太重视,会出现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认真思考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
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比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很好机会。又能增强学生爱拼的精神。在课堂上学生喜欢比赛是因为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每学会一首歌曲后都要求进行比赛,根据学生的要求,我在教学中认真的思考,精心设计了比赛规则。如:第一轮分成两个大组,男女组;第二轮分成四个组;第三轮从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代表本组比赛。每轮比赛后都进行评比,让他们自己当评委,教师当主评做最后的点评。例如,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比赛,他们都很高兴,这样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组都想争第一,每位同学都不甘落后。在比赛中个个都很认真,很兴奋、很激动、热烈的掌声响不停,整个课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每个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都被激发。所以教师在设计比赛中,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能把制作好的课件,生动、形象展示出来。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巧用器械激趣。合理地应用各种器乐对学生教学,既是音乐教师扎实基本功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情的重要手段。作为音乐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在音乐课上,学生总喜欢自由歌唱、总喜欢在课堂上“狂”一下、“野”一翻。这也难怪,爱动本是初中生的天性,教师过分的压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往往对此,我是想办法让他们“狂”、“野”得更起劲。这主要归功于器乐在课堂上的应用。在课堂前,我常常会抱上一堆乐器(以打击乐器、竖笛为主),当然学生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每次学生见到这些都心动不以,激情满怀。课堂中,我把器乐纷纷发给学生让学生演奏,甚至上讲台表演。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在发器乐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讲:器乐发给最遵守纪律的小朋友。有的学生吹竖笛,有的玩打击乐器,没有的器乐的,教师让学生演唱歌曲,整堂课充满了热烈的气氛。教师在课堂上也十分的轻松、愉快,把教师放在真正的辅导的位置。学生在此过程中,得以身心的愉悦,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巩固和提高了他们的演奏技能,促进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发展。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我们应该真正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拓宽学生音乐学习的渠道,改狭隘、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广阔、开放式的音乐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我们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用脑去想,用口去唱,用眼去看,用身体去表现。
- 【发布时间】2021/9/20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