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李 慧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石龙小学

【摘要】 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
【正文】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因为有些课堂教学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而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仍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只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使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而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堂上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下面我就谈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练习是有效教学的延续练习的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而重复、单调乏味、缺乏深度和广度,更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见,目前练习设计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无效、低效。我认为,有效练习应是作业量适当、难易适度,具有变化性、多样性,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选择性。

 有效管理是有效教学的保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得好,就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在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传统的教学管理偏重对教师课堂外教学行为的管理,而忽视了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今天,我们认为教师的有效管理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见和计划,是对教学活动的、对象、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和作业等方面的管理。它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情感,使教学内容、教学信息的传达达到最佳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实践证明,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表明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因为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此时,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当然,在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成为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实质的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的而不是少数的。 

创设情景教学环境,树立有效指导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激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要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史上早有这样的实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即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景,达到了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情景教学法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他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可见,创设恰当的情景能有效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有效指导意识,适时、适度地进行适当地指导,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的内容,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提供时间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能直接讲授结果。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我在听公开课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即教师整节课讲个不停、手舞足蹈、满头大汗、自问自答,而学生却毫无插嘴的余地,更无思考探究的乐趣,至于大胆质疑就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试想,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流畅的表达、创新的方法吗?这样的课堂能有生成性、动态性、高效性吗?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应是准确和明确的。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人性化,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何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手段,都应当努力服务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任何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教学,无论课堂多么精彩,都应该说是无效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阐述,一节好课必定要在融洽地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定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色,也一定离不开教师出色的预设和处理课堂教学的能力。多种元素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完美整合,就会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21/10/26 9:37:16
  • 【点击频次】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