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由反抗走向独立 ——简论女性地位上升
现代中国经济腾飞,大城市崛起,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这些都对女性更加友好,他们不用“相夫教子”不用在家庭男性角色缺位的情况下单独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体力劳动,所以女性有更好的自我规划和人生目标,自我价值感更加良好,独立性也更强。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有过著名的论断:“妇女能撑半边天”;2019年出台民法总则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具体解释为:户籍未迁出的出嫁女与其他村民一样,平等享有征地款分配权,进一步保障农村女性的财产分配权,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那么,在社会还没有那么先进,法律还不是很健全的古代或着近现代社会,女性争取独立抗争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一般是如何开始的?反抗、独立的程度怎么样?方式如何?本文将在几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做简要分析。
· 由反抗向着独立发展基本是由对爱情的失望开始的。《诗经 氓》女主人公对她的爱人是如此的依恋:不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而且她的情感变化也是因为爱人出现与否:“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她的独立意识是淡薄的,自我的关照完全消融在对方的情感和好恶中,可以说是“卑微到尘埃里”。但是当认识到男子性格本质时,女主人公有了毅然决然的果断行为:“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结束了这段倍加珍惜的爱情,但是不知道走后是否能有更好的生活,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读者们应该有一个基本推测了。刘兰芝也是由于对爱情失望也是引起了反抗,只是这种法抗显得更加委婉,只是靠让自己光艳照人来形成反差,《孔雀东南飞》中写到: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或许心中还存在着焦仲卿要挽留她的想法,但是丈夫却没有将对她的爱放在第一位,导致刘兰芝决定回到自己娘家,这样的微薄委婉的反抗是由于汉代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妇女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这样的行为背后的闪光点——反抗的意义。这样的反抗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体现的更为激烈一些,当娜拉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被海尔茂爱过,自己的父亲还有丈夫都觉得她是一个玩偶和花瓶,她出离了愤怒:父亲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当做一件玩意儿,就像我小时候玩的泥娃娃一样。后来我到你家来住着——
这些年我在这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拖伐,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可是你喜欢我这么做。你和我父亲把我害苦了。我现在没出息都要怪你们。”这是娜拉对海尔茂的控诉,是看清爱情本质不过是一个“玩偶”,是临时推卸责任的替罪羊,她发起了激烈的反抗。《雷雨》里面的蘩漪对爱情的失望透顶源于两个男人的打击,首先她嫁给周朴园,以为找到了依靠与爱情,谁知道她本身确是一个替代品,周朴园只是因为她是富家大族的小姐,而且有当年鲁侍萍的影子,这导致第一重打击。压抑的蘩漪转而把热烈的爱投向继子周萍,谁知周萍是个始乱终弃而软弱无能的人,并同鲁四凤建立恋爱关系,于是她奋起反抗:不喝药,不上楼,当众揭露她和周萍的不正当关系,彻底搅乱了周朴园自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对爱情的失望是激发她反抗报复的潘多拉魔盒,她自己也是受害者。
经济独立还有女性主义的兴起为女性独立建构起基础和框架。小说《简爱》描述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发生误会,一个人出走,爱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而且相当在意自己的名誉和尊严的女性,宁可自己受罪也不愿意接受名不正言不顺的爱情,当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时有这样的描述,罗切斯特先生说道:“呵,简,我发现你走出桑菲尔德,而又到处找不到你,仔细看了你的房间,断定你没有代签,后者能还钱的东西,我心里是多么难受呀!我送你的珍珠项链原封不动的留在小盒子里,你的箱子捆好了上了锁,像原来准备结婚旅行时一样,我自问我的宝贝成了穷光蛋,身边一个子儿也没有她该怎么办呢?她干了一些什么呀?”匆忙的离去导致简爱在外面流浪三天忍饥挨饿,在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英国,女性的一旦失去经济地位,她要在社会上立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一点在《玩偶之家》里面表现更为明显。虽然萧伯纳认为娜拉出走时候“在他身边关门的砰的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但是出走以后面临的生存问题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现实,鲁迅曾在《娜拉出走后怎样》一文中有生动的描绘:但从事推理想来,娜拉或者实在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了飞翔,也是诚然无路可走。”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对于女性的重要性,美国著名奥斯卡获奖影片《魂断蓝桥》中讲述舞蹈家玛拉在失业之后几经挣扎,不得已只能沦落风尘,靠着卖身来养活自己,战后玛拉与克罗宁意外相逢,她自觉形秽无法继续这份恋情,最后玛拉在两人初识的滑铁卢桥上车了经济对于女性的重要性。所以鲁迅接着在文章中写到:“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是能够为钱所卖掉……她还需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更有钱。”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大城市女性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受教育机会均等分配让女性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由于经济独立,她们的意识更加独立,这使得两性关系更加均衡,从而谈不上谁依附谁的问题,这样的思潮从城市流传到乡村,启蒙了更多的女性个体。今天女性主义思潮虽不像波伏娃那样女权主义气息强烈,但是它来得更踏实,更接地气一些,如果说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一种摇旗呐喊的冲锋陷阵,那么今天的女性主义思潮则是面对穿衣镜的自我关照审视。无论是正午阳光的爆款剧《欢乐颂》讲述上海职场女性的喜怒哀乐,还是《三十而已》讲述现代婚姻中女性如何权衡工作和家庭,个人独立尊严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关系,都是现代女性进步、独立、解放思想的证明,也是社会进步的证明。
理性看待独身主义。这里说的独身主义既是指不结婚的女性,也是指离婚后的女性。她们奉行个人独身主义,倡导充分自由,由于社会充分发展,大环境对女性更为友好,在社会还有职场上与男性展开充分的竞争,个人价值很容易实现,所以大多数女性打出“不将究”的标签,出生率创下新低,人口老龄化结构严重,为此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来鼓励女性走进婚姻。倡导婚礼从简,设置离婚冷静期,对家庭暴力现象从法律上严厉打击……但是女性结婚意愿并不强烈,这一方面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社会分工细化,需要女性面对的体力劳动可以通过购买实现,孩子教育直接衔接到2岁的幼儿园小班,等到老了,医院和养老机构可以代替孩子赡养的职能,这些社会功能的进步为女性解决了后顾之忧,那么个人对兴趣、价值、理念的追求成为人生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思想解放,对于女性的定义是创新的、多元的,西方的女性主义思潮传播,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的展示,对传统的反叛,这些都对女性独身主义进一步强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可以解释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由原来微弱的,不能自主的反抗到后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到走向基本独立,真实社会的进步带来的结果,这样结果自然是利大于弊,社会还在进步,女性地位必然会进一步提升,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信有一天会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更不一样的变化。
- 【发布时间】2021/10/26 9:39:51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