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抓好识字教学,确保学生会认,会写,会用生字,牢固掌握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抓好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识字应从拼音入手,“以音入字”。一年级学生一进学校就学习拼音,在学会拼音后,他们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独立自主地识字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反复读拼音。学生通过熟读拼音,就能够认读生字,读准生字的音了。
二、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字形、字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快乐学习。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编一句或几句顺口溜来教学生识字。如:“二人坐在土地上”(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学生会念顺口溜了,生字的字形自然而然地也就记住了,有的字连同字义也理解了。又比如:教师还可以根据字的形状及意义编字谜让学生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如:“人在大树旁,正好歇歇凉”(休)“把手放在眼睛上”(看)“有土能种庄稼,有水能种荷花,有人不是你我,有马大步飞跨。”(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一分、合一合、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等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教师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小脑袋也活跃了,他们也会潜移默化地根据字的形状及意义,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去寻求识记字形的方法了。这样做,学生不仅乐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孕育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
三、重视写字指导。学生认识了字后,不等于就能写好字,而写好每一个字又是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每节课,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写字。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位置,了解汉字的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上小下大,左右相等,左窄右宽,右窄左宽等字的基本写法,然后让学生动手书空,描红、书写。对于发展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一次又一次地手把手地教。这样做学生既学会了写字,同时也巩固了识字效果,记住了字形。
四,借助直观教具,创造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比如教师可以辅导学生给每一个生字做一张生字卡片,还可以用长短不一、柔软的电线摆出各种各样的字。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就会加深对字形的记忆。
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教材就是很好的语言环境,教师要把它利用好。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并让学生圈出生字,勾出带生字的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熟字带生字,使熟字起到记忆支柱的作用。比如在教材中看到“山坡上”三字,如果“山”、“上”是熟字,那么“坡”字也就容易识记,多次见面就记住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字叫“无意识字”。这样做,学生在阅读中就能初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语言早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到了入学年龄已具备了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些常用的词汇、常用的句型和常用的表达方法都有所掌握。因此,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各种语言环境,让学生把所学的字、词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比如我在教学球时,我在教学“球”字时,就让学生组出了“地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词语,并让学生把所组的词语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以此巩固“球”求字的音、形、义。二是让学生用生字、词说话。比如:我在教学“电视”一词时,要求学生用“电视”说话。一个学生说:“我家新买了一台电视,是长虹牌的。”另一个学生又说:“我喜欢看电视节目,同一首歌。”还有个学生说:“五一劳动节那天,南桥实业公司奖给了我爸爸一台电视。”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仅记住了字的音、形、义,而且还学会了运用。
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应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识字量应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口”的原则,学生能识多少就是多少,越多越好。因此,除了识好教材中的字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独立自主地识字。比如:电视里、报刊上、杂志上、课外书上、建筑物上、商品的包装盒上等处的字都可以让学生识记,教师要求学生时时、处处都要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都可向别人请教。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述刍议,只是我一孔之见。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有利于他们对生字音、形、义识记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法,才会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 【发布时间】2021/10/26 9:41:59
- 【点击频次】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