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的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一)培养学生正确握笔姿势和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三个“一”:眼睛距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捏笔处离笔尖一寸)。(二)培养学生书写时遵循汉字的笔画规则。(三)逐步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书写能力的要求。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方法
1、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示范
我们教师板书时必须书写工整、美观匀称:批阅学生作业时也要一笔一画.一年级起步阶段,老师的示范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生动的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领略到汉字的结构美.讲解时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要对照书本上的范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写完一个字后还要从整体看这个字写得是否匀称,整体感觉如何,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久而久之,学生在练习写的时候.就会养成自我体会书写美,把自己的字与老师的范字或书上的范字作比较的好习惯。
2、严格训练,规范书写习惯
写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范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该怎么做呢?
(1)编写儿歌。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如:“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做好写字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3)学生体验。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利用现代化技术。多媒体和投影仪等现代化技术辅助手段可以适当运用在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使教学更形象,教学内容丰富.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习作,让学生的“通病”或“范文”都真实的展现在大屏幕上,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讲评,学生互评.还可以同时把多份作业进行比较、分析,能让同学从中受到启示.运用媒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范字,欣赏书法艺术,显示笔画书写的运笔过程,评议学生的书写作业,加强了欣赏和体验,极大的提高了写字课的效率。
4、培养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学习的好习惯。
(1)开展书法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吸引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定期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书法骨干,以带动其他学生的书写水平,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2)开展一日一练活动。在书法兴趣小组的指导和安排下,每天安排一人检查学生当天的练字情况,字写得好坏,全班同学都有评价,这个同学听后会受到教育和启发,以后加强练习,逐步提高。
(3)开展写字竞赛活动。字的练习可利用空余时间,比赛也不必用太多时间,可在上课后十分钟或下课前十分钟举行,字也不必写得太多,一般以一段话或一首诗为主。比赛后要进行评奖,把优胜者的作品进行展览。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 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有了竞争意识,从而也就有了写字的兴趣,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了欣赏,学会了评价。
5、坚持不懈,协调一致
每天要让学生写字帖,不求多,但要持之以恒。学生使用的字帖要一直是某一位名家的,这样有力于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各科教师要协调配合,统一写作要求。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配合,加强督促。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漫长过程。小学老师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方能使每一位学生能真真正正地掌握汉字书写的各种技巧和技能,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 【发布时间】2021/10/30 15:23:06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