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旷汝翠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和校区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认识到通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可以实现有效的学习与发展。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就是通过学生进行思考,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满足素质教育需求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体的阶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形象思维也开始向着逻辑思维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兴趣情境,为学生奠定创新基础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先导。教师如果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环境,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自然地发展,循序渐进,进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就会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新旧知识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是严密的逻辑系统知识。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往往以前所学旧知识、旧经验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同时又是对旧知识、旧经验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鉴于此,每教一点新知识都要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来铺路搭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时,教师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小小的购物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和利用乘法计算总价的知识,计算出5只铅笔、3块橡皮、4条毛巾、2千克苹果等商品的总价,列出算式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加强数形结合,深化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手段加强联系。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研究和分析出理论知识的本质,最终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这也能深化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者就是用数量关系转化图形,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时候,虽然有周长的计算公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公式死记硬背下来,这样就很难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正方形由于长和宽的长度是一致的,所以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时候,有四种方式:即①长+长+宽+宽;②宽×2+长×2;③长/宽×4;④(长+宽)×2。在介绍这些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图形来讲解,这样,就在加快学生理解的同时,加大了思维深度,增加了对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

四、提倡多向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能力是获取和发现新知识活动中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它表现为不循常规,不拘常法、不落俗套、寻求变异,黄于创新,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探究,求新立异,激发学生在电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后“调整、改组和充实”,创设条件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能培养创造思维的形成。例如,引导概括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有学生将圆柱的侧面上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出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的高,有的学生在圆柱侧面上斜剪开,展开后出现的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底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高是圆柱的高。这两种情况总结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表=2S底面+Ch。有的学生创造性地将圆柱体的底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底面拼成的长相当干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两个底面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恰好是援助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又正好是园样底面的半经,从而得出两底面积的和为cr,而园柱的侧面积是ch,因此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S=c(h+r)。

五、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课堂。教师不变,课堂不会变,学生也就不会变。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将学习活动内化为一种创新活动,在创新思维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探索数学王国的奥妙,培养出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 【发布时间】2021/11/4 11:29:40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