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利用数学文化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施策略

 

【作者】 罗礼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十二中学校柏溪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水和舟”相互依存的关系。数学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积累,从而为解决数学学科学习提供丰富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更离不开数学文化的渗透学习。
  关键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思维;实施策略
  “文化”一词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其本意是易改,生成,造化的各色交错的纹理。通过不断衍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比如饭桌文化,学习文化,交际文化......而本文要谈的是学习文化中的如何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断研究学习,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从形成了该门学科独有的知识,我们把这种知识成为学科文化,我们数学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为我们数学学科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对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本文中粗略地谈一下关于如何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看法。
  一、了解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关系
  数学文化是数学思维的灵魂,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的学习。如果把学科学习和文化传播渗透分割开来,那么学科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学科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非常抽象,难懂的形象。因此,许多孩子对数学学科都不喜欢,甚至于非常讨厌。这源于日积月累的刻板印象,有许多孩子觉得数学只需要掌握了做题的方法就学会了数学。其实不然,数学文化和我们中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我们了解了数学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数学学科其中的奥秘,集百家之长于身为自己解题提供更多的数学思维。
  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水和舟”相互依存的关系。数学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积累,从而为解决数学学科学习提供丰富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更离不开数学文化的渗透学习。
  二、目前小学阶段数学文化渗透与数学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价值取向上的缺位,思维单一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仅仅对要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关注,其他与考查内容无关的知识不感兴趣,对于数学文化知之甚少。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觉得价值不高,也仅仅局限于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知识点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对于与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联系紧密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机械地接受式了解,停留于“老师让我学”,却忽视了“为什么学”“主动学”,致使数学文化学习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数学思维单一,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会自主去探索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
  我们数学学科的学习,不管是是学段测试还是学期测试,对于数学文化的涉及非常少,甚至于完全没有。关键在于数学文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许多教师只会在数学公开课或展示课上才进行数学文化的引导教学。老师们处于功利心,只关注了与数学考试有关的知识,普遍认为数学文化的渗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不大,对考试也没有任何利益,甚至影响学科教学进度,因此更愿意把教学时间放在传统的知识重难点的传授上,对数学文化的渗透缺乏正确的理解认识,更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因此,有许多老师和孩子认为只需要在学习考试中完成了相应的习题就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完全不重视。因此,出现了数学学习千篇一律毫无创新,甚至于离开了该类型的习题后就不会做,不能做。
  (二)功利心太重,急功近利,导致数学文化的理解缺失
  随着研究的深入,虽然教师对数学文化渗透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长期对数学文化内涵理解认识上出现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把数学文化与其他概念混淆,甚至将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概念等同起来。比如,有教师把教学模式理解为数学文化。二是把数学文化局限在数学家故事或数学史,认为讲授相关的数学家故事或数学史就是渗透数学文化的教学。理解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引导学习上存在的数学理念和数学方法的失当。
  由于数学文化学习的长期缺失,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于什么是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有什么作用?该如何学习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对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等问题表现出一片茫然的情况。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较高,但仍有少部分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不喜欢数学,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数学文化,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因而不知从何学起,从何问起,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维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文化,促进数学思维不断发展。
  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适合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数学活动才是最好的活动。因此,我们在数学文化的渗透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自主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进孩子自信心,帮助每个孩子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孩子数学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孩子们学习数学文化,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数学文化,并对所学习的数学文化进行梳理吸收,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数学文化的奥秘,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二)构建以生活经验为起点的数学文化,促进数学思维形象化。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文化,从小的讲日常物品的购买,交通方式的选择,旅游方式的选择......这些都充满了数学文化的渗透与数学思维的培养。这些数学文化在孩子们生活到处存在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加以恰当运用引导孩子自主探索,不断总结日常生活的经验就可以促进数学思维的形象化,从而理解数学文化。
  以生活经验为起点生活的数学文化强调数学文化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数学文化,感悟数学文化。先进的数学文化离不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教育思想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数学文化的渗透也只有以生活经验为起点,才能更好的促进数学思维的形象化。
  (三)构建以家庭教育为抓手的数学文化,为数学思维的多样化提供可能
  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贴近生活的优势成为了渗透数学文化,培养数学思维的有利土壤。但是目前许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思维,只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却忽视了孩子数学文化的学习情况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这对孩子们的综合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其实,好的数学家庭活动不仅仅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数学文化体验,还能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促进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不断渗透。因此,我们在数学家庭教育活动中可以设计比如讲数学故事,数学家庭活动,家庭数学表演等方式,通过不断地“学——练——演”的模式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总之,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水和舟”关系。数学文化是数学思维的坚实基础,只有重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才能促进数学思维的提高。数学思维的不断创新探索对于数学文化的学习也起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褚焕生《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基础教育出版社2018:8
  [2]郭萌 王宁 《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索》数学教育学报 2015:8:24-4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贾恩华 《小学数学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教育C版 2019:5
  • 【发布时间】2021/11/5 19:45:28
  • 【点击频次】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