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专业发展联盟的新教师内生力培育研究探析

 

【作者】 张金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打金街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存在不足,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力缺乏。创新培育模式是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亦是当前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专业发展联盟;新教师;内生力培育
  一、研究的来源
  (一)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教师改革措施,强调加强教师培训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机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世界各国都将教育改革的成败系于好教师的培养。幼儿教师的职前和职后教育进展缓慢,造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急需突破困境。我国也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强调教师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各地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培训组织实施工作提供了关键性的政策支持”。
  (二)幼儿园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急需高质量培育
  2018-2019学年翠屏区公办幼儿园0-3年新入职教师的占比数为16.95% ;打金街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共有276名幼儿教师,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中入职1-3年者65名,入职3-5年教师89人, 5年以下教龄者占55.80%。本集团新教师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当下职前职后课程设置与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较低的基础学历降低了新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新教师在其入职的1-5年里,为专业发展的“求生阶段”1,也是其职业生涯的关键期。如果在此阶段得不到高质量的培育,会不断遭遇职业挫败,导致“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其专业发展。
  (三)新教师入职后专业培育存在不足,无法激活教师内生力
  已有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课程目标割裂、“各自为政”,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研究与实践证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多是在在职阶段获得。加之每个新教师生活经验、学习经历、内在要求不同,成长需求也不同。她们入职后各类培训多偏向于同质化培训,既不能体悟到每个教师教学中的现实困境,不能引发教师自我学习的意识。新教师被动的接受培训和学习技能,自我学习力不足,学习动机不强,思辨力差,缺乏学前教育的职业神圣感,内生力严重不足。
  (四)已有专业发展联盟,无法为新教师成长提供有效支持
  合作化与区域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和趋势。2015年以来,翠屏区人民政府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成立了六个学前教育集团,实施城乡幼儿园、公办和私立幼儿园资源整合和联合管理,以求达到教育的均衡共同发展。集团下的专业发展联盟开展了支教送教、观课赛课、对话研讨、世界咖啡等一体化教研模式下的教研活动。集团内各园之间有了情感的链接,在教师培训层次上有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培训与校本培训。但已有的区域教研发展联盟对新教师的发展支持不够。一是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新教师流动性非常大。二是已有培训体系合力不够,聚焦问题不够、钻研深度不够、持续过程不够,无法激活新教师内生力。需要优化“新教师专业发展联盟”,激发和提升新教师的内生力,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胜任力,激发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五)打金街幼儿园致力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模式探索
  打金街幼儿园在70多年的办园历程中一直持“依托科研资源 走特色之路”的办园理念,省级课题成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园本课程构建》、《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园本课程构建》于2009年、2017年两次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我园已结题的市级课题《校地园一体化“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幼儿园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在多年的课题务实研究中,幼儿园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不断地发掘自我生活中有利于专业成长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与反思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 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本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当前已有研究对目前对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新教师内生力培育实践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聚焦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内生力,立足已有的教师发展专业联盟,于新教师内生力培育的有效途径、方法与策略,从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上作更深层次探求,重点研究如何优化已有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在此基础上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力。能在一定程度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本选题有极大的实践价值。本课题通过研究找到幼儿园新教师内生力激发的关键因素,探究新教师内生力的提升策略,建构可操作性的新教师内生力培育模式,优化新教师专业发展联盟,提升新教师的专业归宿感和幸福感,提高新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定位新教师角色,打造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而辐射到各个幼儿园区域,充分激发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达到教育均衡化优质化,促进新教师和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地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是新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当前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
  1.满足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如何有效地缩短入职适应阶段,更快地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技能,并迅速地完成“求生—强化—求新—成熟”这一过程,是每一个新人职幼儿教师都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培育新教师内生力,就是培育新教师自己想要学习的过程,是新教师全面发展,知识、思维、德性全面提高的过程。通过提高新教师的自我学习力,发展新教师的思辨能力,发展新教师的道德力,促进新教师在学习力、思辨力、道德力的支撑下,不断地发现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达到自我激发,获得职业归宿感与幸福感,培养具有教育创新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学习型、反思型、智慧型、研究型教师
  2.满足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新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效。目前,我国幼儿园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迫在眉睫。新教师内生力的激发和提升直接导致其职业胜任能力,更关乎着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园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优化新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培训模式,引领、支持、指导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新教师内生力激发和提升。
  3.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联盟优化的事实需求
  政府组建“金幼集团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的初衷,是以“优质、公益、共享、共进“为主题,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策略。在事实运行中,因为教师年轻化趋势、民办幼儿园新教师流动性大、体系合力不够,已有的区域教研发展联盟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优化“新教师专业发展联盟”才能激发和提升新教师的内生力,激活新教师内生力才能优化专业联盟,真正做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4.满足幼儿发展的长远需求
  优质的教师专业发展联盟才能给城乡幼儿一个真正滋养的环境,一个内生力激活后不断成长的新教师才能给幼儿一个良性的示范引领,从而持续促进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J], 2003年6月
  [2]万丹.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现状研究——以江苏省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1):54-57.
  [3] 张晓菊. 基于幼儿园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模式研究[D].长江大学,2018 
  [4] 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南京师范大学 2018年10月第7次印刷
  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丽莲·凯兹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求生阶段、强化阶段、求新阶段、成熟阶段四个阶段。幼儿教师从新手到成熟快则3年,多则5年。求生阶段的1-5年是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
  • 【发布时间】2021/11/5 19:45:40
  • 【点击频次】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