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生问题式习作教学研究的体会

 

【作者】 付美珍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西郊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生在习作前、习作中、习作后总会面临着许多习作问题。如不知怎么写,写不具体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并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呢?这些年,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作前预判和练兵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语文要素教学,单元作文体现了这一语文要素。学生每一次单元习作前,教师预测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教学中,教师依托教材展开语文要素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开展练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时,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自己心情的方法。通过例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写一种自己的心情,为学生在后面的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写好自己的心情做好了铺垫。当然,要写好这篇作文,还要让学生有游戏的体验。在写作前,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袋鼠跳、吹乒乓、运气球、抢凳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写作前的指导和练习,为学生搭建习作的支架,让学生沿着支架轻松地拾级而上。
  二、作后诊断和解决
  学生写好初稿后,教师对学生写作初稿进行阅读与批改,诊断学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针对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开展专门的写作技能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比如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习作中,学生第一次习作后,按照了一定的顺序写了游戏,却没有写出游戏印象深的部分和自己的感受。作文讲评课上,我就让学生再次观看或回忆游戏。引导学生知道印象深的部分就是有感受、有想法、紧张、难过、开心的部分。如在学生《自我介绍》外貌描写中,多数都是弯弯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我专门开展《独一无二的外貌描写》训练,让学生写出独特的自己。针对学生写作后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写作训练与指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大有益处。
  三、平时多阅读和积累素材
  学生要提高习作能力,只习作时指导和习作后讲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提高作文习作水平。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对所读的内容加以思考,并从中摘录好句好段。通过读写结合的学习,有利于掌握写作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任何文学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生作文写作也不例外。学生只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才会多姿多彩。假期,我鼓励学生到外面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习作积累一些素材。周末,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班会课,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用手写我心。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学习生活中独特的人、事、物等用新语本简单记录下来,为作文建好素材库,方便日后的作文写作。
  四、创设多种平台树信心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部分指出: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次学生习作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享受到写文章的乐趣,树立自信。那么我呢?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个人微信刊发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班级作文班报,班级展示栏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习作得到了展示,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形成了习作的动力,从而养成了热爱写作的好习惯。
  小学作文教学的路任重而道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地预判和诊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训练和指导,注重课外阅读,相信作文教学之路会越走越轻松!

  • 【发布时间】2021/11/5 19:52:18
  • 【点击频次】277